准确把握学情 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分析学情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的起始内容. 如果钻研教材不够深入,对学情估计不足,那么这节课后学生作业的错误一定会令你大吃一惊:50 - 20 × 3 = 30 × 3 = 90,先乘后减的运算顺序根本就没掌握,头脑中有的是既往的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25 12 × 6 = 72 25 = 97,尽管从计算结果来看不错,但不可忽视如此书写背后的错误想法,即认为先算的结果一定要写在前面;再如60 ÷ 2 × 3 = 60 ÷ 6 = 10,这样的错误极有可能是学生片面理解了“先乘除、后加减”这一运算顺序的内涵. 只有切准了教材的脉搏,准确把握了学情,设计教学时,才能做到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课堂教学时才能得心应手,以学定教,打造高效课堂. 二、教学案例
  (一)复习导入
  1. (板书:混合运算)学生齐读,问:你觉得怎样的算式就是混合运算的算式?下面的算式,你会算吗?
  2. 课件出示:
  第一组:12 3 - 5 12 - 3 5 12 - 3 - 5
  第二组:4 × 9 ÷ 6 56 ÷ 8 × 9 2 × 3 × 5
  学生口答.
  思考:算式中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 (引导学生一组一组地观察)
  小结:(课件出示)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过渡: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算式.
  3. 出示第三组: 5 3 × 2 6 × 4 - 9
  思考:这两个算式中含有哪些运算?
  (在课题前板书:乘加 乘减)
  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呢?
  估计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下面我们就结合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研究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到底先算什么才比较合理.
  (二)探究新知
  1. 研究乘加混合运算
  (1)出示例题主题图.
  出示问题:小军:我要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需要用去多少钱?
  你会解答吗?试试看. 指名不同做法的板演.
  (2)指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
  (3)交流明理,明确顺序.
  指名说说分步算式分别求的是什么.
  综合算式里含有几步运算?哪两步?
  先算什么合适?为什么?(先算乘法,先算出3本笔记本的价钱,然后才能算出总价钱,体会先算乘法的必要性. )
  在综合算式上面对应板书: 3本笔记本的钱 1个书包的钱
  (4)书写格式指导.
  师:同学们,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
  板书:3 × 5 20 = 15 20 = 35(元).
  边板演边介绍:在第2行先写上等号(为了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还没有计算的一步要照抄下来. 提问: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再写一个等号和上面对齐,然后写出第二步得数.
  (5)启发思考:求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的钱,除了列这个综合算式解答,还有别的算式吗?说说想法. (板书:1个书包的钱 3本笔记本的钱)这个算式也含有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与刚才不同的是什么?(乘法在后面)
  (6)比较: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都有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都是先算乘法. )
  2. 小结:对,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运算的时候,不管乘在前还是乘在后,我们都是先算乘,再算加.
  ……
  三、教学反思
  1. 巧设细节,突破重难点
  数学课上如何有效突破重难点,往往会在细节处见分晓. 本课中学生在解答“3 × 5 20”的过程中,已初步知道要先算乘法的道理了,其实这题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体系,即从左往右算,可如果乘法在后面,是否还应该先算乘法?显然这对学生来说是困惑,也是难点. 教学中针对“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需要用去多少钱”巧设一问:“还可以列别的综合算式解答吗?”乘法在后的算式应运而生:20 3 × 5,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先算什么比较合理,然后通过两个算式的比较,明确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运算的时候,不管乘在前还是乘在后,我们都是先算乘,再算加.
  再如课始复习准备第一、二组试题分别呈现,回顾计算方法的同时引领学生小结运算顺序,即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这样的安排承前启后,同时与新课要学习的运算顺序明确区分. 笔墨虽不多,但对学生准确掌握运算顺序十分重要.
  2. 善用对比,探究知识本质
  数学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探究与掌握,常常会采用对比题组的训练. 本课教学多次用到对比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复习题就是以对比题的形式出现,帮助学生较快进入新课之中. 课中当学生列出20 3 × 5这个综合算式后提问:这个算式也含有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与刚才不同的是什么?(乘法在后面);当分析出50 - 18 × 2 这个算式表示的数量关系后追问:还有不同的综合算式吗?18 × 2 - 50行不行?为什么?当学生出现了计算错误时,以对比的方式评析错例,往往能让学生很快明晰错因,理解透彻. 课尾通过“比一比,算一算”,先算再比,让学生体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比完后让学生再思考还可以怎样分组,如此两种不同情况下的运算顺序再次得以强化. 整节课的教学以运算顺序为主线,以比较贯穿全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打造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现行的高职数学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专业的发展,如何推进高职数学的实用性?我们必须实行高职数学“应用化”,只有提高数学的应用性教学质量,才能让高职数学服务于专业课的学习.  【关键词】高职数学;应用化;问题解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
【摘要】根据已有的调查[1] [2],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学生的成绩与其高考数学科成绩的相关性并不好.究其原因,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在内容的编排模式、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从高中课堂出发,从教学理念的渗透、教学模式的渗透、n维空间的渗透和知识点的严密性的渗透、数学文化的渗透等五个方面,实现在高中课堂渗透大学数学的教学思想,力图使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后能尽快地适应大学数学的学习.  
一、完形填空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0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In order to keep your computer running well, you will need to keep up on daily maintenance. The first thing you always want to do is___1___updates w
阳光驿站,是成都市郫都区开展残健共融的一个小的缩影,残健共融,是郫都区探索社区综合治理的新路径。  “这盆花送给你。”在四川郫都区花园镇白鸽村“阳光驿站”,脑瘫小伙小明(化名)把刚刚手工课上亲自动手做的艺术盆花递给记者。  小明今年18岁,不会数数、不识字。从家到村委会几百米的距离,他经常迷路。自从融入“阳光驿站”这个大家庭后,他再也没有走丢过,甚至还学会了做很多事情。每天早上,他都能穿戴整齐,独
摘要 只有回归生活的数学教育才会更有生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孩子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让数学走进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 新课程;数学;生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1913年,革命党人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于8月2日取道台湾,转往日本,继续策划“讨袁”革命工作。  1914年,孙中山为重建革命队伍,制定了中华革命党革命方略,拟组织军政府,其中拟定了飞机的编制、装配、制造、修理等诸职位,并在日本着手筹办航空学校,以培育革命所需要的航空人才。正在这时,孙中山的挚友梅屋庄吉先生将日本民间航空的创始人之一、日本早期飞行家坂本寿一介绍给了孙中山先生。
警报声突然响了起来,呜呜叫个不停。  正是黄昏,饭馆里的几个客人愣怔了片刻,慌张地走了。  石谦对伙计小武说:“关门吧。”  小武答应了一声,很快上好了门板,正要栓门,悦来理发店的学徒马山闯了进来:“石老板,快帮帮我。”  石谦看着满身是血的马山,忙问:“这是咋啦?”  “我把特务队长钱大头杀了。”马山气喘吁吁地说。  “啊!”石谦惊叫了一声,“那刘师傅呢?”  “师傅被特务打死了,我好不容易才跑
叙事“作为一种历史编纂的基本体例,它早在古典史学时代就奠定了基础,至近世日渐完备” [1],后让位于分析的历史哲学。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叙事的转向”(或称“语言学的转向”)取代“分析的历史哲学”成为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主要潮流,尤其是海登·怀特的《元史学》打破了历史与文学的学科疆界,凸显了历史叙事的诗性特质。保罗·维纳《书写历史:知识论文集》明确提出,历史是对各种情节的综合理解,而理论其实是
胡飞来到俄罗斯,上车逃走,随后就给周啸南发来了一条短信:师父,我在俄罗斯购买猛犸象牙也帮不上忙,弄不好还会添乱,您自己找个翻译,啥时候回国,再联系啊!  胡飞随后将手机一关,就跟着同学一起,从列宁广场开始,一路游玩了下去,中午跟两名同学直奔新西伯利亚最著名的米其林餐厅去吃大餐,俄式沙拉、熏鸡、熏肠、烤肉串等点了一大桌,当然少不了名贵的大马哈鱼的鱼子酱。  一顿饭吃完,胡飞正想结账,餐厅的服务员告诉
这个学期,我在班里适时开展了“我来当老师”这一活动. “我来当老师”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老师走下讲台当学生. 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家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字吗?”“李老师”指着黑板上的“ 聪 ”字说到. 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到:“聪,聪明的聪. ”“的确,耳心并用,称之为聪. 可我认为,真正的聪明还应多动手. 所以,在下面的这节课里,希望同学们注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