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脉“大企业病”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ldb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的国有企业来说,避免染上“大企业病”,必须防微杜渐,通过持续的变革,让企业保持活力和竞争力
  
  今年6月1日,成立于1908年的通用汽车公司(GM)正式向美国联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随后,旗下悍马、欧宝、萨博、土星等品牌纷纷转卖。通用汽车的破产保护,代表着美国经济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正经历着一场深层次的变革。学习如何应对这种变革,对中国的企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大企业病”毁了通用汽车
  
  


  导致通用汽车破产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是战略失误使通用陷入泥潭。当油价飞升、市场更喜欢小排量节能车的时候,通用仍致力于开发动力强劲、乘坐舒适的高耗能车。
  二是劳工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削弱了其竞争力。通用汽车现有员工13万,小时工资(包括福利在内)为70~78美元,比丰田和本田等日本企业美国工厂的人力成本高出近30美元。退休员工有33万之多,再加上家属,通用需要为近100万人提供医疗保险。它欠下500多亿美元医保费用,而且仍将以每年数十亿美元的数额递增。这些使通用在美国生产每辆汽车的成本增加了1000多美元。
  三是“大企业病”深入骨髓。所谓“大企业病”,不一定是大企业才会有的管理通病,小企业可能也会有。只是大企业由于层级复杂和人员庞杂,容易暴露出机构臃肿、反应迟缓、官僚风气、团队意识下降等问题,我们称之为“大企业病”。反观通用汽车走到今天,除了战略失误和成本过高外,已经表现出深入骨髓的“大企业病”,必须通过彻底的业务重组和文化重塑才能根除。
  “大企业病”更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不太健康的企业文化。一旦感染了这种疾病,想根治就非常困难。因为一旦有症状,“大企业病”实际上已经深入到企业的组织、文化、领导力、执行力等各个层面。
  
  国企“大企业病”病根何在
  
  并不是说大的国有企业就一定有“大企业病”。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变革意识非常强,企业充满了拼搏进取的精神。这样的企业多集中在竞争激烈的制造业。不过,垄断性越强的行业,“大企业病”的问题就越严重。另外,一些中型的民营企业或者规模不大的国有企业,也表现出明显的“大企业病”——层级多、决策慢、官僚主义盛行。
  中国国有企业“大企业病”病根何在呢?
  ——体制的差异是决定性因素。“2009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26万亿元,比上年提高了19.7%,且收入利润率等绩效指标首次超过美国500强。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却给中国500强企业代表泼了一盆冷水。他说:“客观地说,今天评的500强,实际上还是500大。”
  中国企业500强中,六成多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少企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靠的是行业红利、资源红利和政策红利,而不是管理红利。国企在市场竞争中,由于体制的原因,更容易受到政府和政策的支持,获得垄断优势或者资源优势,而非核心竞争能力的优势。
  ——国企的人事管理机制容易滋生“大企业病”。近几年,国有企业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但是不管怎么改,都没有形成真正的面向市场的人事用工制度。原因也很简单。好的国企,薪酬福利比较好,没有一点“关系”很难进入。既然有“关系”,那不管怎么改,都是“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因此,机构越来越臃肿,效率越来越低下,很容易滋生“大企业病”。
  由于职位“珍贵”,国企里普遍存在着“求稳”的心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又由于缺乏客观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员工往往唯领导马首是瞻,一切围绕领导转,领导让做什么,才敢做什么,不是领导交代的,都是次要的事。在一个不敢承担责任、不敢大胆创新的企业,“大企业病”会越来越严重。染病后未得到及时治疗,等大家都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往往已经是“尾大不掉”,病入膏肓了。
  


  ——国企的领导作风决定了企业的文化导向。在国有企业里,领导风格也是滋生“大企业病”的重要因素。我们曾接触过一家国企改制过来的民营企业,500多人。其成立时间不算太长,但已经染上了严重的“大企业病”。集团公司的经理、主管叫“处长”、“科长”。原因是下属公司叫经理,要区别于他们,而且去政府办事的时候这样叫起来好听。这个企业,大家喜欢互相叫“领导”,等级意识非常强,执行力却非常差。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所有人都看领导的脸色,对老板没有人敢说“不”字。
  老板倒是非常着急,下了很大的力气,引入了很多管理方法,但往往实施不下去。即使执行下去了,员工也是一片怨言,这位老板很困惑。企业依靠政府资源,发展倒是非常快,但越是发展快,管理越是跟不上。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大企业病”。企业管理层多来自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工作作风和思想意识被带了过来,渐渐地形成了一种很难改变的文化。而老板的“一言堂”作风,又导致企业缺少畅所欲言、敢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大家什么都不敢说,不敢多做事,因为多做就多错,错了就挨罚。
  
  避免感染“大企业病”
  
  韩德胜在新通用成立的第一天,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信上说:“我们将改变通用汽车的‘文化’,新的企业文化将更多关注消费者、效率、责任与风险承担精神。我们将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整体结构:扁平化组织架构,简化管理层级,拓宽管理范围,授权接近消费者的人进行决策。旧有的业务模式在通用汽车已经终止,现在通用汽车上上下下每一个人都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做好准备,进行变革,并且是迅速的变革。”
  韩德胜的这番话,实际上是解决“大企业病”的基本方法。具体来说,中国企业避免“大企业病”感染,必须做到三个创新。
  
  靠机制创新让企业保持活力
  
  国企“大企业病”的根源在于用人机制,而用人机制的形成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一套面向市场、面向客户、面向流程的绩效考核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是根治“大企业病”的核心。
  只有靠业绩说话,才能真正地实现人员的合理流动。海尔人力资源管理采用的OEC管理法和“三工”转化本身并不复杂,很多企业也在学,但总是学不到位。比如说,海尔的“三工转化”采取 “40%优秀、50%合格、10%试用”的原则,事业部内部自己调整。但有一家企业采取的是“10∶70∶20”的比例,而且是按部门淘汰。海尔的“三工转化”体现了激励,而这家公司却体现了惩罚,员工当然很难接受。海尔的机制创新,是体现“赛马不相马”理念,就是用业绩和结果说话。
  
  靠组织创新让企业保持灵活性
  
  组织创新不是简单的压缩组织、淘汰人员,而要和企业战略、业务选择结合起来,比如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或者流程再造都会涉及组织的变化。这会比较顺利地推进组织变革和人员调整。
  


  海尔为了建立面向市场的组织架构,整合了内部资源,把原来基于事业部的组织架构调整为基于流程的组织架构,构建了三大运营中心,分别是“职能中心、产品本部、推进本部”。海尔又提出人人都是SBU(战略业务单元),并制定了流程上下节点的考核办法。这样的调整,让海尔始终保持了如小企业般的灵活性。
  组织创新不要怕折腾。美国《财富》杂志所列全球500家最大公司中,几乎所有的公司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组织结构调整,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组织紧缩的方式。通用电气公司就是通过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较成功地治愈了“大企业病”。从变革之初到完成变革的十几年时间,其销售额从200亿美元增加到1004亿美元,利润大幅增长,实力一度上升到全球第二,雇员人数则从41万下降到29.3万人。实现这种高效转变,归功于总裁韦尔奇所实施的组织扁平化战略。1981年韦尔奇就任CEO时,通用从董事长到现场管理者之间的管理层数目,多达24~26层。通过“无边界行动”及“零管理层”的推行,公司管理层级数减少到了5~6层。管理层级的大幅缩小瓦解了自上世纪60年代就深植于通用组织的官僚系统,不但节省了大笔开支,还有效改善了管理的功能,企业的效益也大大提高。
  
  靠文化创新让企业保持竞争力
  
  从根本上说,“大企业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要根治这个病,制度创新必不可少,但最终还是要靠文化的力量。文化既是制度的灵魂,又决定了制度执行的效果。企业的变革始于文化、终于文化。必须倡导一种合作分享、有序竞争的企业文化,才能根除“大企业病”的滋生。
  联想集团在2001年的时候,惊呼自己患上了“大企业病”,竞争力有所下降。因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总裁杨元庆的做法是从最高层开始开务虚会,每个人都得检讨自己,找到自己的确最需要沟通又缺乏沟通的地方。沟通的时候确实发现了问题,比如一个人好拿架子,难以沟通,公司就让他在房间里边放一面镜子,经常看看自己的样子。对别人斤斤计较,太算计的人,公司就让他每个月非得要做两件和他工作完全不相干的事,把它列为这个人的工作目标。
  通用电气公司的“通力合作”方案更为有效。方案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雇员必须能够面对面地向管理层提出建议;二是管理层应该尽可能使雇员当场得到回复。“通力合作”方案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让员工广泛参与管理,注入了参与感和归属感,从而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现在,“通力合作”已成为通用电气一种日常性活动,随时都可以根据需要举行,参与人员也从员工扩大到顾客、用户和供应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于中国的国有企业来说,想要避免染上“大企业病”,必须防微杜渐,通过持续的变革,让企业保持活力和竞争力。
  作者为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
  编辑|吴杰 wujie@semg.com.cn
其他文献
“新国企”这个词现在用得比较多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对以前国企的看法不太好,所以现在觉得不错了就用了一个新国企。  我觉得首先还是国企,国企首先的一个特点还是国有控股,是国有资产,同时也是首先要执行国家的政策和国家投资的任务,这就是责任。过去社会老有人说这个、说那个,实际上国家的企业干什么呢?就是听国家的。这一、两年好一点了,尤其最近国企进步比较大了之后。  现在说起“新”应该就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国
期刊
新能源产业将照亮经济发展复苏之路,而智能电网将照亮新能源产业。众望之下,中国式的智能电网能否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景,抑或她有着自己的忧愁    在针对新能源企业和行业的扶持政策被多方关注、新能源项目纷纷上马的关头,与新能源利用直接相关的智能电网建设,悄悄提上了日程。  “智能电网的概念这几年一直在炒,”中科院科学时报社首席经济学家武建东告诉记者,“这一领域的商业竞赛早就在进行中了。包括电力自动化设备生
期刊
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是,发展中国家与欧美日本经济学家对中国改革的评价,远比中国自己迷信华盛顿共识的经济学家要高,这不该反思一下吗?    从措辞来说,无论“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都是对现实状况的一种表述,但仅仅凭“进”与“退”就对现象做一褒贬的定性评价则显得过于轻率。在采访中,就有专家向记者表示,对于中国的国企改革,国外的研究比我们客观深刻,比我们自己一些学者专家的评价更高。  我们当然不可就此
期刊
铜业要整合也必须整合,这是中国铜行业的一个共识,也是中国铜业做强的必由之路    当中铝提着192亿美元在海外披荆斩棘时,其身后长长的背影中,是分散的中国铜业企业国内竞争的嘈杂。铝和铜,作为有色金属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板块,在中国长期是“大铝小铜”的局面。  《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似乎能让“大铝小铜”的版图有所改变。参与此次《规划》讨论的专家向记者透露,国家希望借助《规划》来整合出具有代表性和
期刊
访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王金城    1990年前后,许多政府机构成立了“翻牌公司”。在当时的经济学界,对于“翻牌公司”的评价一般都倾向于负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似乎正在忘记“翻牌公司”这个词。多数翻牌公司都成了个头比较大的公司。其中,一些公司因为垄断而遭受公众指责,另外一些公司则成为受人尊敬的大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属于为翻牌公司正名的一个例子。这是一家受
期刊
通过合并重组和战略转型,葛洲坝一公司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因修建葛洲坝水电站和三峡大坝而享誉国内外的葛洲坝集团,被誉为“中国水电第一品牌”。正如葛洲坝集团公司总经理、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杨继学所说,如今“葛洲坝”这三个字,已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名称,而成为了一个行业的标准,一个业界领先水平的代名词。  2008年4月,作为集团公司旗下建筑板块最大的子公司,原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和葛洲坝集团
期刊
2009年,粤电进入“广东省企业100强”第8位、“中国企业500强”第124位    2009年6月28日,“广东省企业100强”揭晓,粤电集团以463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8位,比去年前进了6个名次;9月5日,“中国企业500强”名单正式发布,粤电集团名列其中第124位,比去年前进了1位。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粤电集团凭借扎实的发展基础,秉承既定的战略发展方针、理念和政策,克服了重重困难,想方
期刊
我们过去讲铁路行业是个夕阳行业,主要是指国外铁路发展的速度放缓了,比如说美国。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等方面的重视,现在各国的铁路处于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整个全球还处于一个比较快的发展过程当中。应该说这个行业在全球来看还是处于发展阶段的。  我们的产品满足了国内铁路市场的同时,近几年出口有了比较大的进展。第一就是出口额的增长很快,南北车刚刚成立的时候
期刊
南新仓是明清两朝京都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官仓,现在成为文化休闲街的载体    时尚在历史中    是历史的也就很难是时尚的,两者结合起来并不容易。提起故宫,大家会想到那是皇帝工作生活的地方,谈不上时尚。现如今的北京,提起南新仓,许多人会想到那是文化休闲餐饮娱乐的好地方。南新仓作为皇家粮仓,始建于1409年。古老的皇家粮仓在今天华美转身,迎来了新的春天。  现代的绘画作品,在600年的粮仓中展出,营
期刊
高端路线和国际视野,把这家“老三线”企业推向了行业领袖的地位    当机床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备受煎熬的时候,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秦川集团)却仍然安如磐石。  在2008年机床工具行业报表中,秦川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0.49亿元,同比增长22%;工业增加值达到7.03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税3.47亿元,同比增长27%。今年上半年,产值利润略有下降,但与同行业相比,仍属佼佼者。  这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