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在药物临床前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及现状

来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bug_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毒性和安全性不良反应是药物研发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药物发现和临床前研发阶段,有40%左右的药物因为毒性和安全性问题被淘汰。根据对过去20年对150种上市后被撤回药物的临床前毒理学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现有的临床前所有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方法的整体毒性预测性只有71%,有近30%的药物毒性是无法用现有的临床前实验方法无法预测的。目前,"早期发现,早期淘汰"(fail early,fail cheaply)这一理念已经被国内外医药界广泛接受,提高药物早期毒性预测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已经成为医药行业的迫切需求,包括以斑马鱼为代表的小型模式动物毒性筛选系统、计算毒理学虚拟筛选技术以及早期筛选生物标志物技术等各种新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斑马鱼(zebrafish,Danio rerio)是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的重要模式生物。斑马鱼是一种脊椎动物,与人类基因同源性高达85%,其信号传导通路与人类基本近似,生物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哺乳动物高度相似,具有饲养成本地、体积小、发育周期短、体外受精、透明易观察、单次产卵数较高等特点。目前斑马鱼已被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列为继人和小鼠之后的第三大模式生物。目前,在美国及欧洲共有2000多家机构从事斑马鱼相关技术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并有9家斑马鱼新药筛选公司向全球范围提供商业化服务。斑马鱼模型现已广泛应用于包括急性毒性、发育毒性与致畸性、胚胎毒性、心血管毒性、肝毒性、神经毒性、肾毒性、行为毒性和生殖毒性等在内的一系列药物毒性评价中。2009年欧洲斑马鱼药物筛选技术服务公司Biobide(www.biobide.es)获得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评估局(EMEA)的GLP认证,标志着斑马鱼药物毒理学与安全性评价模型已经得到了欧美国家政府的正式认可。2012年,辉瑞、默克和强生联合发表了一篇用斑马鱼进行药物早期肝毒性评价的综述文章,积极评价了斑马鱼模型在药物早期肝毒性评级中的作用。2013年4月8号,美国FDA在其官网刊文报道斑马鱼在药物早期毒性评价中的作用,目前,FDA内部下设有3个斑马鱼药物毒理学评价实验室。经过我们多年来对斑马鱼药物筛选技术的积极推广,斑马鱼药物筛选技术在国内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接受,目前有多家斑马鱼药物筛选和研究机构成立。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及浙江省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都已经在使用斑马鱼进行药物毒性评价和药物辅料安全性评价,并已开展用斑马鱼评价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物的质量评价方法。
其他文献
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日益复杂和快速的发展,本文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大数据环境下对网络信息资源多维评价研究,分别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处理、网络信息资源的多维度评价体系的建立
目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院肝病门诊确诊乙肝病毒携带者15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1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生活满意
测控网络主要由测量设备、测量站、数据中心、测控指挥网络组成,是实现精确测控的基础网络,其可靠性要求较高。目前,测控网络中,测量设备与测量站之间是电话线路传输,测量站与数据
实验以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款冬花序芽突起为材料,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款冬花序芽分化各阶段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款冬花序芽从7月上旬开始花序(盘)分化至十月初
电影摄制的各个阶段及导演的作用□谢铁骊编者按:本文系著名导演谢铁骊于几年前在中国电影研究中心组织的电影进修班上授课的讲稿,后经修改补充,现已收入山西教育出版社即将陆续
如何科学的进行库存决策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解决原材料缺乏和过剩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针对企业的各种需求状况做出准确、全面的库存计划。通过计划的执行,在保障生
本文应用微元分析法,通过流体流量问题推测并展现高斯公式的合乎逻辑的发现过程,提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
针对光伏电池输出电压范围宽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准两级主电路拓扑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方案,并建立了基于Simulink的,包括光伏电池模型在内的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
儒墨两家作为中国古代的两大教育学派,在教育思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在教育作用的发挥上,儒家重"德政",墨家重"下教";在教育内容上,儒家重"人文",墨家重"科技";在教学
针对煤液化示范工程中高压差调节阀高速气-液-粒三相流传输引起的阀芯严重空蚀和冲蚀磨损问题,采用k-ε湍流模型、Schnerr-Saur空化模型、随机轨道模型和冲蚀磨损模型,计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