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县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个例分析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及MICAPS格点资料,对2016年7月24日兰州地区降水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转变及各种物理量特征进行诊断分析。分析发现:此次过程与高空冷槽、低空急流、低涡切变及垂直速度的发展有关。此次降雨过程水汽、热力、动力等物理量场的变化也较明显。降水产生在低层高能舌、水汽辐合带及低层辐合高层幅散的上升气流区域内。
  关键词:兰州;降雨天气;分析
  中图分类号:P33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1053
  1 资料和天气实况
  1.1 资料与主要方法
  本文主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MICAPS格点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天气学、动力诊断等方法,对此次降雨过程的环流转变及物理量变化特征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
  1.2 天气过程概况
  受高原低涡和北部冷空气共同影响,从7月23日23时开始,皋兰县自西南向东北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强降水。皋兰县中南部出现大到暴雨天气,局地出现暴雨。过程降水量在17.8~57.6mm之间(如图1),最大累计降水量出现在忠和镇六合村,为57.6mm,超过50mm的站点还有九合镇李家沟村站点为56.5mm。另外超过40mm的站点有13个,占皋兰县雨量监测点的62%。其中皋兰县城降水量为44.6mm。
  1.3 服务情况
  针对本次过程,专题服务。皋兰县气象局7月22日16时30分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受高原低涡和北部冷空气共同影响,预计23日夜间—24日白天,皋兰县将有一次较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皋兰县普降中到大雨,降水量在20~30mm之间,局地可达大到暴雨,最大降水量可达35mm以上,较大降水时段主要出现在24日清晨至上午期间,局地可能有短时强降水。需防范累积降水和强降水可能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及地质灾害。
  预报服务。皋兰县气象台7月23日21:20发布天气预报:24日,大-暴雨转中雨,16~26℃;25日,阵雨转多云,27~14℃;26日,多云转晴,14~29℃。
  预警服务:皋兰县国土局与皋兰县气象局7月23日20:50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受强降水天气的影响,预计24h内,皋兰县全县范围内有较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请注意防范强降水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皋兰县气象台7月23日23:35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h内,皋兰县发生雷电的可能性较大,并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阵性大风,局地可能出现冰雹。请注意防范。
  皋兰县气象台7月24日01:41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24h内,皋兰县大部地区降雨量将达50mm以上。请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皋兰县气象台7月24日02:33更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预计6h内,皋兰县大部地区降雨量将达50mm以上。请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皋兰县国土局与皋兰县气象局7月24日03:09继续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高预警:受强降水天气的影响,预计24h内,皋兰县南部有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请注意防范强降水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电话服务:时刻监测皋兰县21个雨量监测点,每当出现超过地质灾害阈值的站点,及时向政府办、地质灾害办、防汛办及所在乡镇和村电话服务。
  短信滚动服务:从23日23:00开始,每1h提供滚动气象雨情快报,本次降水服务对象包括皋兰县党政主要领导、县气象防灾减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各乡镇、村(社区),甘肃省市气象局主要领导,省市国土局主要领导、气象信息员、地质灾害监测员等4320人(次),累计发送短信15000条。覆盖皋兰县各地,气象信息能传到自然村。
  1.4 灾情及影响
  据皋兰县民政局灾情直报核报显示:灾害造成3镇20个村2270户10310人受灾,主要受灾农作物有:玉米、西红柿、辣椒、菜花、莲花菜、西甜瓜、果树、洋芋、龙豆、豆角、番瓜、冬瓜、桃树等。农作物受灾面积341.55hm2(西红柿39hm2,辣椒25.33hm2,菜花26.67hm2,莲花菜20hm2,西甜瓜72.67hm2,果树13.33hm2,龙豆5.01hm2,豆角6.67hm2,番瓜12.67hm2,冬瓜6.67hm2,洋芋23.4hm2,玉米76.8hm2,桃树13.33hm2),其中成灾263.35hm2,绝收73.01hm2。泥於农田107.14hm2。道路受损151.49km,渠道受损34.86km。一般损坏房屋22户68间,其中一般损坏农房21户52间。
  此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5181.56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762.06万元,基础设施损失3401.5万元,家庭财产损失18万元)。无人员伤亡。
  2 影响系统分析
  2.1 地面分析
  如图2a,2016年7月23日20:00地面图中,本地上游雨区主要落区在新疆北部,青海东部以及甘肃省河西大部,新疆中部有锋面,冷锋处于此处,过境将会出现降水天气过程。皋兰县处于低压中心。
  从7月24日08:00地面天气图(如图2b)上可以看出,新疆北部额降水区范围有所扩大且有所东移,影响我区的降水区域已经移出本地并有所北移,锋面已经移出本地,本次系统对皋兰的影响已经结束。
  2.2 高空形势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主要天气系统为两槽一脊,巴尔喀什湖、新疆北部均有高原短波槽,槽后冷空气明显。甘肃酒泉敦煌出现明显的西北低涡,逆时针旋转形成气旋。低涡中有较强的辐合上升气流,可产生云雨天气。从该低涡出发有一深厚的低槽系统,一直从甘肃省河西出发,经青海东部一直延伸到四川盆地。槽前西南风较大并且明显,副高北抬并且维持,高空配合很好。   如图4:从四川到甘肃河西走廊,有一显著流线,西南风很强;新青交界有西北到东南方向的显著流线,2条显著流线在甘肃西北部青海北部会合,形成较强辐合,与500hpa此处的低涡配合的比较好。分析温度露点差,川甘陕交界有明显的湿区。水汽充足,风速较大,可达10~12m/s,对水汽有较好的输送。
  3 物理量诊断
  3.1 水汽条件
  3.1.1 比湿
  本次降水过程一直维持着一个较好的水汽条件, 23日20:00,低层850hpa水汽较大,本站为8g/kg 左右(如图5a);中层700hpa水汽条件良好,比湿为10g/kg(如图5b),高层500pha;低层比湿较小,为5g/kg左右(如图5c)。本次过程低层湿度条件好,上层较干,有利于局地强对流产生。
  3.1.2 水汽通量
  在700hpa的水汽通量图上,20日08:00,本地水汽来源主要来自孟加拉湾绕云贵高原经四川盆地到达甘肃中南部地区,最大值在甘肃南部,达到13 g·hpa-1·cm-1·s-1以上(如图6a);后期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北抬,持续向甘肃中部输送水汽,输送条件一直较好。
  可见本次降雨过程水汽输送来源主要以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为主,依靠绕高原气流的偏西南风携带孟湾水汽作为后期水汽输送,且水汽通量与水汽动力抬升作用配合良好,为本次过程准备了充分的水汽条件。
  3.1.3 相对湿度
  从23日20:00开始850hpa相对湿度较大区还集中在藏川贵交界,700hpa甘肃南部至兰州市榆中一带的相对湿度在90%以上,水汽含量接近饱和,形成一个高湿区,表明具有很好的湿度条件,有利于局地强降水的发生。
  3.2 动力条件
  3.2.1 散度
  23日20:00700hPa在甘肃省中部和青海交界为<0的负值区,最大达-6S-1辐合上升,500hPa为正值区,最大为4S-1辐散下沉(如图8a、b);低层辐合上升,高层辐散下沉,这种强烈的抬升运动对强降水的出现极为有利。
  3.2.2 涡度
  23日20:00700 hPa为正涡度辐合上升区,最大中心值在甘肃中部兰州地区为20×10-20 S-1(如图9a),500hPa皋兰中部为负涡度辐散下沉(如图9b)。低空强正涡度与高空负涡度的形成有利于降水产生。
  3.2.3 垂直速度
  在23日20:00的垂直速度场上甘肃省中部和青海交界的垂直速度从300~700hPa均小于0,为上升运动区,青海和四川交界处有一最大值为-41×10hpaS-1的高值中心(如图10a、b、c),随着此大值中心的北抬,23日夜间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兰州市北部地区(永登及皋兰)。上升速度大小与水汽辐合紧密相连。在不考虑地形上升速度及比湿不变的条件下,降水强度等于整个气柱的水汽辐合,整层水汽辐合量和500hPa上升速度成正比。
  4 中尺度分析
  从8月23日20:00环境条件场实况中分析图(图13)可以看到:水汽条件,甘肃河东,宁夏南部、陕南温度露点差小于3,兰州、临夏、定西、陇南、天水、平凉西部都处在700hPa湿舌中;青海南部,甘肃武威以东、宁夏南部、陕西大部CAPE大于100J/kg,从不稳定层结上来看,较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500hPa酒泉有冷槽,青海东部,河西西部有切变,700hPa祁连山区东部-甘南-川北有切变,具备了抬升条件;另外河西酒泉、金昌,河东地区大部分地方比湿都在10g/kg以上。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兰州地区皋兰县具备了在8月23日23:00—24日06:00产生强降水的条件。
  5 小结
  本次降水过程成因主要为前期高原暖湿气流发展旺盛,同时高纬度冷涡底部有分裂南下的冷空气于甘肃省河西东部及青海中部等地交汇,从而形成了比较集中的降水。
  强烈的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引起对流云团强烈发展,同时浑厚的湿层是暴雨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卫星云图上,云系的移速与移向、变化与发展、减弱与消亡同降水的加强与减弱在时间和空间上基本上一致。
  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完全一致,这种“抽吸作用”对暴雨或大暴雨的形成非常有利。
其他文献
摘 要:乌江是西南地区著名的大江之一,是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文章以地处乌江河畔的贵州普定县猴场乡为例,对如何保护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作了探讨,以推进这里的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乌江;猴场  中图分类号:S7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033220  乌江流域资源非常丰富,但生态环境颇为脆弱,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矛盾
摘要: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既关系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关系着城市生态建设和形象建设,要从人文、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社会效应等多个方面考虑。本文就迁安市对滦河迁安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取得的效益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滦河迁安段综合治理工程;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收获  中图分类号:TC85文献标识码:A  1滦河迁安段综合治理工程概况  滦河是河北省的第二大河流,在迁安市
摘 要: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农民的调查,对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土地流出意愿受到农民年龄、健康状况、兼业情况、农业收入占比、抛荒认知、养老医疗保险、中介组织的显著影响。土地流入意愿受到年龄、农业收入占比、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确权的显著影响。据此,本文进一步提出提高农民教育水平、扶植中介组织发展、增加农民养老医疗保障的力度和加强农地政策的推行及宣传教育的政策建议
摘 要:基于红外光通信原理,文中设计了一款集机械防盗和电子防盗于一身的电子钥匙。该产品在普通锁具机械防盗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密码验证的方式增加了一道防护措施,在不增加体积以及较低成本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普通家居用锁的防盗性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防盗;红外光通信  1 作品简介  本产品基于红外光通信原理,将密码转换为红外频闪所代表的0、1数字信号。信号由钥匙头部发射出来
摘要:菜豆是一种优质的豆类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纤维少,口感好等特点,可以鲜荚烹饪食用,还可以加工成优质的速冻蔬菜、脱水蔬菜,深受人们的欢迎。特别是随着特色菜豆产业的发展,原有的农家菜豆品种已不能适应生产的高投入、高产出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选育成九架豆13号具有无筋、无革质膜、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满足优质菜豆产业化、市场化的需要。  关键词:菜豆;九架豆13号  中图分类号:S6
摘 要:肥料的合理运用,对于粮食的增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水稻作为重要的农作物,对水稻管理施肥技术的探讨,有利于提升水稻产量,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持。本文就水稻管理施肥技术展开分析,总结水稻管理施肥的基本原则,并就水稻管理施肥技术要点进行探究,希望对于水稻管理施肥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水稻;施肥技术;作物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
摘 要:烟叶的烘烤目的是排出鲜烟叶里的水分,使烟叶烤黄、烤香、烤干。本文通过对秭归烟叶烘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提高的措施进行阐述,浅论烘烤工艺在秭归烟叶质量提升上的实际运  用。  关键词:烘烤;烟叶;质量;运用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3005  通过近几年的精益生产管理措施,秭归烟叶生产水平逐年提升
摘要:近年来拉萨地区大量建设阳光温室,灵芝作为优良药用菌,对阳光温室经济带来机遇。利用实验室与阳光温室互补配套栽培灵芝,可有效提高灵芝栽培的成功率。菌种制备以及培养料的配制,栽培方法的选择以及病虫害的防治都可影响灵芝产量,而准确控制温湿度则是关键。总结拉萨地区进行灵芝人工栽培试验仅供参考。  关键词:灵芝;栽培技术;拉萨地区  中图分类号:S56731文献标识码:A  灵芝(Ganoderma l
摘 要:随着科技市场的全面放开,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化经营的科技查新发展局面正在形成。笔者以热带农业科技查新为基础,对科技查新面临的困境、盈利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提出了科技查新业务市场推广的策略。  关键词:科技查新;困境;盈利模式;市场推广;热带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210  1990年,
摘 要: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历史文化悠久,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和“文物之邦”之称。作为改革开发的前沿阵地,浙江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遗忘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浙江长期坚持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促进了浙江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浙江省中等收入人群不断壮大;而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大大激发了农村老百姓创业热情,捉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