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物史观解读先秦时期国家的发展变化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4605300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唯物史观,历史合力,早期国家形态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7-0033-04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旧社会,由于新形成的社会各阶级的冲突而被炸毁;组成为国家的新社会取而代之,而国家的基层单位已经不是血族团体,而是地区团体了。”①也就是说,恩格斯认为,国家是在氏族制度瓦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不是对氏族组织的简单继承,而与氏族组织有着根本的区别。关于国家组织的特征,恩格斯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区分与定位:一是国家按地域划分它的国民,按居住地来组织国民,氏族组织则是以血缘关系组成居民组织;二是公共权力是国家产生的另一个标志,国家以公共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即以武装的人及其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设施为后盾,这是氏族社会所没有的;三是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甚至发行公债。恩格斯的这些论断,是我们理解从夏商王朝到周王朝、从周王朝到秦帝国,这一早期国家形态演进的理论原点。但是,按照这一认知,笔者解释中国早期的国家形态,尤其是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一特性时,难免会有一种困惑:怎么解释夏商西周的国家形态呢?如何理解东周列国到秦统一的国家组织结构的变化呢?
  结合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论述,判定夏朝建立进入国家形态的突出标志是“家天下”。夏本来也是部落组织,禹传位给儿子是以“家天下”的方式垄断了公共权力。但是,夏朝的生产力还处于石器时代,商朝虽然进入青铜时代,生产工具仍然以石器、木器为主,考古很少发现青铜工具。考古资料显示,在春秋早期铁器还较少使用,中晚期逐渐增多,进入战国后,尤其是战国中期,铁农具的使用已经较为普遍了。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①恩格斯后来又进一步地阐发了马克思的这段经典论断:“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②“我们视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等等。此外,包括在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当然还有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③
  结合马恩的上述观点及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论述,夏、商、西周虽然产生了公共权力,但是三代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彻底瓦解血缘部族组织。商和西周国家形态的发展表现为以“家天下”为特征的中央权力不断强化,这是社会存在强化了社会意识,一个强大部族统治了周边弱小的部族,部族中的贵族沿袭先前的传统,世代居统治地位,决定了阶级的划分。中国早期国家即使到西周仍然没有按照地域建立地方组织,血缘家族仍旧是国家的基础。西周分封制规定,各地诸侯要按时向周天子进贡,这可以视为早期国家收取的“捐税”。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突飞猛进,在生产关系层面冲击和突破了原来的社会组织和经济制度。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私田、荒地不断开垦,导致井田制度发生危机。井田制下的公田荒芜,统治者想出赋税征收的新办法,新办法的推行,又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也促使社会组织、尤其是农村里的基层组织“村社”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大批的自耕小农与地主。同时,农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手工业、商业的活跃。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局面。原先以部族组织为基础的国家军队,还不是以募兵制建立的常备军。在争霸战争与兼并战争中,不仅加速了旧贵族阶级的淘汰和新职官阶层的崛起,而且瓦解了部族组织。各国出于富国强兵的动机,发展职官制度;实行征兵制,推行军功奖励制度,这是推动新旧制度更替最重要的两个轮子。国家制度的更新通过一系列变法逐步成为现实。比如商鞅变法中最值得注意的三项:其一,新的职官实行任命制和俸禄制,既摆脱了血缘宗法制的直接干预,也掐断了与地方政治经济的直接相关性,成为中央权力系统的工具。与此同时,对世卿世禄制也实行以“军功”论取舍,作为一种过渡,直到最后自行消亡。其二,实行郡县制,国家以地域组织取代原来的血缘部族组织,完善了国家形态。其三,固定国家征税标准,向全民征粮、征税、征发徭役。恩格斯所论的国家三个特征到战国时期完全对应成为事实,即中国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过度,在战国时期才完全实现。
  用唯物史观解释三代到春秋战国的变化,生产力水平是根本因素。在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上,夏、商两代都没能打破血缘部族组织。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改变了部族的上层。但是血缘组织的特征仍然存留下来。直到铁制农具与犁耕技术的出现,才打乱了原先的国际格局、政治体制和社会关系。以宗法血缘关系构筑起来的社会等级秩序遂难以维系,社会失衡与关系失序也就成为了应然。思想意识的巨变随之而来,诸子百家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救世方案。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旧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早期国家形态的特征。国家形态走向成熟也必然有其经济基础。
  恩格斯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虽然永远存在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但他们的性质和作用在各个时代却各不相同。二者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体现特定的历史发展规律,各自呈现特殊的历史色彩,形成具有不同历史内容的对立统一体,并且随着彼此间矛盾的推移而发生不同的转变。西周推行宗法分封时,生产力水平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周王实际上是以国家力量强行将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新的诸侯国,而诸侯国还是以血缘宗法为纽带,这对历史发展是消极还是积极的呢?应该说积极作用更大一些。因为新建立的诸侯国不仅加强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还统领了所在地域的较小部族,相对商朝来说是进了一步。这一变化不是经济状况决定的。那么,进入东周时期周王“共主”地位的丧失、地方分权体制逐渐解体,这个变化一定全部归因于社会经济变革吗?用单一的经济因素来分析难免牵强,以上问题是诸多因素的合力促成的,其中重要关节是列国的区域开发和地缘政治的拓展。考古发现显示,中华文明的起源决非纯粹是由中原向四周輻射的结果,相反四周也不断地为中原的发展提供活力。两者反复互动,取长补短。西周“封建”各诸侯国,它们实际是包含着宗族血缘与区域地缘二元因素的混合体。各诸侯国之内,都有不同部族的土著方邦居住,三晋地区则是长期与狄戎诸族交错杂处。西周以亲缘化解与融合地缘的政策非常成功。在每个以大国为中心的区域内,接触-冲突-交流-适应-整合的过程走了一圈又一圈,到战国时期,以大国为核心,若干区域地缘政治的特色已十分明显。此外,长期的兼并战争与各诸侯邦国内部的各种权力斗争,都起着助燃爆破的作用。   其实,西周建立初,邦国之内、邦国之间都存在不少的空隙地带。由国君直接管辖的郡县,其中不少便首先是在邦国空隙地带或邦国与邦国交界的空隙地带设置的。这就是区域人口与地缘经济发展的标志。郡县与原来的封邑不同,官员都是由国君直接任命而非世袭。尤其到了战国时期,“已经逐渐抽去了世袭贵族一层,剩下的只是君主与被统治者两橛,没有中间许多阶层的逐级分权”。②“大一统”就是地方行政系统制度创新的推广和全面实施。秦的大一统建筑在诸国各自区域统一的基础之上,这没有疑问。③
  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进行历史解释,即是分析从封邦建国体制走向中央集权体制这一历史转变过程,如果仅是从经济层面寻找原因,即是单一的经济决定论,难以令人信服。而实际上铁制农具与牛耕技术普及都比较晚。同样,单纯用经济因素来分析秦为何统一也牵强。由经济领域的变化带来的各阶层人的身份、地位的变化,贫富分化的加剧,社会角逐的激烈等,反过来成为了一種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百家争鸣也为新时代的转型提供了思想资源。进一步概括而言,西周时期已经具备国家机器与机构,但是这一时期是将地缘关系与血缘关系加以糅合的国家形态。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春秋战国是一个动荡时期,如各国的变法改革愈来愈多地打破了血缘关系,而县制的建立愈来愈强化了地缘的关系与黏合。
  恩格斯对于国家起源的论断是基于“家庭”这一血缘概念在“私有制”这一生产力发展的过程逐渐被打破,由国家这一地缘因素与特性彰显的形态所取代的过程。因此,在运用唯物史观解释这一时段国家形态变化的时候,恩格斯的论断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从国家产生这一问题本身看,则需要重新梳理。我们不仅要关注家庭与私有制对国家起源的论述,还要关注马恩在其他论著中的一些相关论述。不然会陷入理论与现象的悖论中。这也警示我们对于唯物史观要有全面、灵活的理解。
  同理,对秦国何以能完成统一等问题的追索,也要关切统一性与矛盾性。历史发展的解释需要更多的是合力论,并不是唯生产力而论。即便是同一生产力,也可以适应不同的上层建筑,而同一生产关系可以容纳多层次的生产力。15至16世纪英法确立的君主专制政体也允许甚至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工业化为根本推动所引发的现代化运动、现代社会具有的多样化特性,以及当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也显示了同一社会政治制度下,不同生产力完全可以相存并举。
  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是中学历史课程的核心能力。马恩对人类社会生产是如何产生其他种种社会关系与社会矛盾的经典论断,构成了当下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认知路径与原理。历史发展与变化是异常丰富和波云诡谲的,历史过程的矛盾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唯物史观作为我们研究历史的行动指南,更多地指向为具有统摄性的思想与方法,不可以用作公式来套用与剪裁历史事实。教师既要准确地把握唯物史观,用以观察历史发展的各种关系和基本矛盾,又要充分意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历史教学不要求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而是要求教师将历史唯物主义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落实到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也不是理论化的说明,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史实基础之上。有史实根据的解释才能被学生接受。教条化的解释只能培养僵化的思维。马克思主义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唯物史观的合理性也在于实事求是。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唯物史观千万不能忘记实事求是。
  【作者简介】张子辉,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松江区立达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虽说晚清发行纸钞是从1895年才开始的,但能上纸钞的头像和世界各国一样, “准入门槛”很高,只有慈禧、李鸿章等重量级人物才有机会。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庆亲王的儿子、清末农工商部尚书载振竟也在钞票上亮了相。  印有载振头像的钞票,是上海信成银行于1907年发行的“横式银元票”,上面还有行小字,“大清国商部尚书固山贝子卫镇国将军载公振”。  那为什么要让载振“露脸”呢?信成银行的创始人解释:一是载振跟信
隋末名臣李纲素以正直闻名,见到不合规矩的事,马上站出来口诛笔伐,毫不留情。大家都觉得他难缠,李渊却认为这才是忠贞之人,因此入主长安后到处寻他为自己打工。  李渊登基后马上重用李纲,让他做了礼部尚书。一次,李渊在朝堂上夸奖李纲,“今我有公,遂使刑罚不滥。”不久,李渊又命他担任太子詹事,以助太子日有所进。  李纲到东宫上班不久,敏锐地发现自己陷入宫斗旋涡了。当时皇族内部的矛盾十分激烈:太子李建成和秦王
海景房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许多人的理想住房状态。有需求就有市场,地产商抓住大众心理,卖海景房,借着“既可投资,又可养老”“首付只需3万元”的诱人广告词,一时间吸引了大批投资者。  然而,业内专家谈到投资海景房时,却连连摇头,表示不看好。医疗资源的缺乏、交通的不便,让大多数人最终放弃到海边、山边养老。许多在海边买了房子的人好几年都不去住一回,海景房成了“空房”。没有人气,何谈升值?  长线投
动词-ing形式功能非常强大.它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表语、状语、定语、宾语补足语等成分,但它不能作谓语。动词-ing形式是高考常考语法点,下面我们为你精心挑选了八道经典动词-ing形式高考题,现在就开始疯狂操练吧!  1.Choosing the right dictionary depends on what you wanttO use it for.[V-ing形式作主语][2007年
1938年1月10日,南京城内一间房屋里,一个人在微亮的灯光下,悲愤地写下一封长信,他将这封信复制成多份,秘密转交给停泊在南京下关码头的美国军舰上的水手。一个月后,信函的内容公之于世——1937年12月13日,日本人侵占南京后,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写下长信的人成为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惨案的第一人,他就是在华美国传教士贝德士。  1920年夏,23岁的贝德士被派往中国南京金陵大学任教。年
粉丝们的疯狂表现,隔些日子就刷爆眼球。不过,17至18世纪的一些欧洲粉丝倘若听到这话恐怕就得淡淡一笑:做粉丝能疯狂得过我们?他们集体崇拜的偶像,就是同时期的中华文明。  当时最典型的行为就是翻译引进中国的儒家典籍,由于水平限制,也常翻译出新花样,《大学》被译成“成年人的学问”,《中庸》被译成“不变之中道”。这类翻译得“别致”的中国图书在当时都是欧洲各国赠送君王的名贵礼品。欧洲学者们还寻章摘句,整理
《红楼梦》里,凤姐生日时,贾琏招来鲍二家的,两人齐口骂凤姐、夸平儿,偏又被凤姐听到。于是,众目睽睽之下,平儿成了琏、凤二人的出气筒,羞愤间只想一死了之。  并不是平儿脆弱或矫情,而是在当时的状况下,她实在不知该怎么办。领域被侵占、情感被践踏的凤姐自然理直气壮,不占理的贾琏却用一套“夫为妻纲”的观念为自己撑面子,顺水推舟,索性拔剑要杀凤姐。  他们在面子上互不相让,必要争个高下。因为彼此心知肚明,谁
1038年,西夏国主元吴正式称帝。可在此前一段时间,他却备感闹心,因为臣子一致反对他称帝——西夏一直享受宋朝的供给,况且目前的军事实力不足以与宋朝对抗,最好维持现状,休养生息几年再图大业。可元吴铁了心要干这事,谁劝谁挨刀。  第一个挨刀的是掌握西夏左厢兵的大将山遇惟亮,他是元昊的叔父,早年曾随元吴的父亲南征北战,后又辅佐元吴巩固河西走廊,可谓居功至伟。他认为:中原物产丰富,西夏贸易一直依靠宋朝,如
一、“以‘我’为主体”的理解  孙喜和认为,在运动学习中,应该将学习主体的动觉感受放在第一位,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感受——主体感受,才是体育教学展开的关键。他还强调,对运动的认知,特别是运动场面的具体认知与认知下的体验是这种主体感受获得的前提。那么,从单元的落实来看,运动场面的具体认知就显得格外重要,它强调的是一个整体的运动学习观,而非单一的动作学习观,是将技术动作置于运动整体的结构中,在其结构的基础
民国初年,北洋系、立宪派、革命党构成一幅宏大的政治版图,北洋系与革命党势同水火,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精神领袖的立宪派左右摇摆,起着调和南北、平衡新旧的作用。  自戊戌变法起,康有为与梁启超便一直致力于“倒袁”,康有为还在海外建立了庞大的保皇会,希望实现武力勤王,前提就是除掉慈禧的臂膀荣禄、奕勖、袁世凯。但梁启超的态度没那么坚决,他虽将袁世凯当作头号政敌,但也试图与其联络并合作。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