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各种新型学习模式纷纷出现, 合作学习成为了最为广泛的学习模式, 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开始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具有互助性,学生通过合作,明确自身的责任,完成预设的任务。合作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思考
1 合作学习概念
合作学习的教育思想最早出现于英国。从英国传到美国之后,合作学习才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在帕克、杜威等人的努力下,合作学习理论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一个重要的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并在世界各地的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认为,合作学习包含三个要素,即学生、合作、学习。学生是主体,合作是形式,学习是核心,以上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了合作
学习的框架结构,概括了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具有普适性,语文教学也能够应用这一教学形式。合作学习之所以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应用是基于以下原因:第一,新课改要求将合作学习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来。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而这一点与合作学习的内涵深相契合。第二,语文学科的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引进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受教育思潮的影响比较大,每次变革都会将当时新的教育理念、内容、形式等吸收进来,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具有很多优点的教学形式,自然会被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第三,合作學习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小学阶段,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不容小觑。而合作学习注重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学习,这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
2 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班额教学影响了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我国是人口大国,有很多小学实施大班额教学,即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超过了正常标准,这种大班额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而言都是有害无益。从学生方面来看,班级人数过多造成活动空间狭小,合作学习的一些活动无法得到施展;从教师方面来看,大班额教学使得教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很多细节性的问题也无法在课堂上加以解决,只能采用“批量生产”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很多教师表示,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本身是非常好的,由于学生人数太多,教师没有太多精力监督每一位学生的合作学习,于是部分学生就很容易分神,学习效果也就不够理想。
其次,缺失监督与指导,且评价标准比较模糊。合作学习的一个表象是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热烈,但是,教师没有深刻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与外延,只看到合作学习的表象,于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实行放任政策,不对学生的学习加以监督。而小学生的自律性比较差,在没有教师监督指导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课堂嬉闹、浪费时间的情况;而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学生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会迷失了方向,将合作学习变成某个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领导下的小组学习除了缺乏指导造成的问题外,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比较模糊也是比较关键的问题之一。学生、教师思考角度的不同都会导致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难以统一,而很多教师
在当前阶段仍然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班级的合作学习评价标准。
再次,合作学习的应用走向了两个极端。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形式,合作学习的教学应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现实情况中,有的教师滥用合作学习,
而有的教师则极少采用合作学习。之所以出现这两个极端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知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部分教师夸大了合作学习的作用,认为合作学习放之四海而皆准,而另外一些教师则没有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本质以及它的优点,对合作学习存在偏见,进而不愿意使用这种教学形式。
3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首先,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得到教师的有力支持。因此,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首先,教师要提高理论水平,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来对合作学习进行深入的认识、理解、接受以及应用,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能够真正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精髓。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小学生的向师性非常强,教师在课堂上要格外注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合作学习。其次,合作学习教学形式需要教师花费很多的精力来做前期的准备工作,且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教师要树立发展的观点正确看待挫折,并相信合作学习教学终究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合作学习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谨慎确立教学目标,最好是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知识水平等来完成教学目标的准备工作。指导与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指导与辅导工作。首先,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小组学习时间。学生面对着的是新事物,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接受和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小组合作学习比较容易产生意见分歧,而这些分歧则有可能影响到学习的进程,教。师要及时加以指导,教会学生倾听他人的观点看法,从而学习他人的长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总之,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所促成的结果。随着合作学习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适用性的提升,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深刻内涵,继续推进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薇薇.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六项核心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06).
[2]董娜.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作者单位
贵州省平塘县塘边镇中心学校 贵州省平塘县 558305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各种新型学习模式纷纷出现, 合作学习成为了最为广泛的学习模式, 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开始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具有互助性,学生通过合作,明确自身的责任,完成预设的任务。合作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思考
1 合作学习概念
合作学习的教育思想最早出现于英国。从英国传到美国之后,合作学习才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在帕克、杜威等人的努力下,合作学习理论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一个重要的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并在世界各地的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认为,合作学习包含三个要素,即学生、合作、学习。学生是主体,合作是形式,学习是核心,以上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了合作
学习的框架结构,概括了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具有普适性,语文教学也能够应用这一教学形式。合作学习之所以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应用是基于以下原因:第一,新课改要求将合作学习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来。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而这一点与合作学习的内涵深相契合。第二,语文学科的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引进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受教育思潮的影响比较大,每次变革都会将当时新的教育理念、内容、形式等吸收进来,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具有很多优点的教学形式,自然会被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第三,合作學习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小学阶段,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不容小觑。而合作学习注重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学习,这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
2 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班额教学影响了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我国是人口大国,有很多小学实施大班额教学,即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超过了正常标准,这种大班额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而言都是有害无益。从学生方面来看,班级人数过多造成活动空间狭小,合作学习的一些活动无法得到施展;从教师方面来看,大班额教学使得教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很多细节性的问题也无法在课堂上加以解决,只能采用“批量生产”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很多教师表示,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本身是非常好的,由于学生人数太多,教师没有太多精力监督每一位学生的合作学习,于是部分学生就很容易分神,学习效果也就不够理想。
其次,缺失监督与指导,且评价标准比较模糊。合作学习的一个表象是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热烈,但是,教师没有深刻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与外延,只看到合作学习的表象,于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实行放任政策,不对学生的学习加以监督。而小学生的自律性比较差,在没有教师监督指导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课堂嬉闹、浪费时间的情况;而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学生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会迷失了方向,将合作学习变成某个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领导下的小组学习除了缺乏指导造成的问题外,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比较模糊也是比较关键的问题之一。学生、教师思考角度的不同都会导致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难以统一,而很多教师
在当前阶段仍然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班级的合作学习评价标准。
再次,合作学习的应用走向了两个极端。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形式,合作学习的教学应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现实情况中,有的教师滥用合作学习,
而有的教师则极少采用合作学习。之所以出现这两个极端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知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部分教师夸大了合作学习的作用,认为合作学习放之四海而皆准,而另外一些教师则没有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本质以及它的优点,对合作学习存在偏见,进而不愿意使用这种教学形式。
3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首先,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得到教师的有力支持。因此,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首先,教师要提高理论水平,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来对合作学习进行深入的认识、理解、接受以及应用,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能够真正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精髓。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小学生的向师性非常强,教师在课堂上要格外注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合作学习。其次,合作学习教学形式需要教师花费很多的精力来做前期的准备工作,且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教师要树立发展的观点正确看待挫折,并相信合作学习教学终究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合作学习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谨慎确立教学目标,最好是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知识水平等来完成教学目标的准备工作。指导与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指导与辅导工作。首先,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小组学习时间。学生面对着的是新事物,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接受和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小组合作学习比较容易产生意见分歧,而这些分歧则有可能影响到学习的进程,教。师要及时加以指导,教会学生倾听他人的观点看法,从而学习他人的长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总之,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所促成的结果。随着合作学习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适用性的提升,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深刻内涵,继续推进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薇薇.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六项核心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06).
[2]董娜.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作者单位
贵州省平塘县塘边镇中心学校 贵州省平塘县 558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