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约取 日日耕耘 五年磨剑 年年硕果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tuo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欣赏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的树木可以做纸浆,十年的树木可以做房梁,一百年的树木可以做古董,供人鉴赏”。这是我25年工作经历的一个反衬,认认真真做一件事情,总会有收获的时候。我始终认认真真地做的一件事,那就是教学工作,正所谓“敬业有多深,事业就能走多远”。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有几个数字值得欣慰:21年班主任经历,历练了我对各类学生的管理能力;分别在6所学校参加过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讲课活动,其中市级评优课、示范课共四次,“送教下乡活动”三次,无疑快速提升了我的业务水平;最值得我欣慰的是,从2004年调入32中到现在8年间,我送了6届初三毕业班,文科综合中考总成绩平均分拿过五次全区第一,及格率四次全区第一,优秀率三次全区第一。2009年学生刘兴强文综成绩以119分勇夺全区第1名。
  荣誉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每一次经历都是对我的一种鞭策、一种历练、一种提升、一种收获、一种财富……。我心中始终有一个执着的信念——那就是“任何事情不干则罢,干就干出个成效来”,它时刻提醒我、鼓励我牢记责任,努力工作。这里我把自己工作中一些感悟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执着与坚持是我成功的奥秘
  成功的奥秘在于坚持不懈地奔向目标————-每接一届初三目标是拿成绩,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闯过了无数难关,战胜了许多挑战,这就是我的性格————-执着、不服输。因为执着给我力量,给我恒心,给我毅力,给我精神。
  2010年,我担任初三年级组长。由于这一届教师大调整,学生面对的是新老师,教师面对的是新学生,我面对的是新集体。在这种情况下我和新班主任许竹梅、张润清、吕亚楠及各科任教师齐心合力整顿班风班貌。为了能使学生的面貌尽快改观,我上历史课时几乎是前半节教育课、后半节文化课,一边做大量的思想工作,一边训练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积极协同全体教师从点滴小事严格要求,认真落实,与家长沟通,与学生交流,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在全體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半学期后年级面貌终于有了改观——-问问题的同学增多了,自觉学习的状态出现了。我再一次体会到了团队无穷的力量,体会到执着坚持的力量,这些财富鼓舞我激励我继续奋进。
  二、落实与激趣是我成功的保障
  我每次接班先给学生灌输一个理念:学历史就得“先死后活,死中求活,死去活来”。这里的“死”是指记住历史基础知识,“活”指的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的提升。
  为了实现这个理念,我采用了“自问自答式”的检查方法。具体做法是:按照名次从第一名开始限时熟练背诵,一一过关。每查过的一位同学就加入到老师行列,站在讲台上检查其他人,慢慢的课堂上“老师越来越多”而学生越来越少,对学困生我再辅导、再鼓励、再检查,直到要他尝到一次背过的甜头为止。从此,爱学历史的尖子生就会越来越多,学困生也会信心百倍,积极听课、背诵,及格率、平均分随之攀升。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二是老师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以便对症下药;三是及时发现自己教学问题并及时调整教法;四是加速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2010年我与政治老师李薇搭档所教学生刘兴强同学以119分的文综成绩夺得全区第一就是这么“炼”出来的。
  有人觉得历史就是靠背,事实绝不是这样。记忆只是知识目标中最低级的要求,而理解、运用知识才是高层次的要求。学历史必须具备前后知识联系、中外历史比较、纵横知识总结、论从史出等能力,才能应付中考。要实现这一切必须要有基础知识做后盾,而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儿,困难再一次向我袭来,怎么办?我发挥了历史知识的魅力,吸引住了学生,让学生学历史的兴趣浓厚起来。
  三、敏锐与巧干是我成功的技术支撑
  深钻《课标》。《课标》是我们教学的航向灯,没有《课标》教学就会迷失方向;《课标》是我们教学的一把尺子,没有《课标》教学就失去了衡量的标准,《课标》是我们教学的一面旗帜,指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否则就会走很多弯路,费力不讨好还不见成效。所以,我在平时特别注重钻研《课标》,教学紧扣《课标》。注重整合教材。
  《课标》对课程的设计思路是,要求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从而掌握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认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总趋势,明晰世界近代史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为了使学生有个完整的知识脉络,把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贯穿起来。我精心设计课件将三个单元11课内容的知识,浓缩到这一页课件上。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历史人物但丁、华盛顿、拿破仑、马克思、恩格斯等共25位;历史事件有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等大约12个;历史现象包括文艺复兴、“三角贸易”、工业革命等,这就是课标上所说的“点”,必须给学生讲清楚,并要求准确记忆。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这里面的两条线索:一条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另一条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整个世界逐渐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这样在整体上把握了世界近代史的总体线索,了解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又初步理解了人类在这一历史时期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讲清楚历史知识是一个目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为此,我要求每位学生把所学知识象串珠子一样先说完整的一句话,再说完整的一段话。这样,学生不但理清了知识思路和脉络,还锻炼了他的历史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达到了我检查历史知识记忆情况的效果,可谓是一举三得。
  总之,我的体会是,越是临近中考的资料,越要重视,宁信其有而不可轻视其无,同时还得积极联想和大胆预测。一个人的作用不足以支撑优异的成绩。我愿做大海里的一滴水,森林中的一株树,我们勤奋工作,努力创新,再创辉煌。
其他文献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短短的几句话,却字字千斤!当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把佳作名篇详剖细讲,不再仅仅是字句段篇、标点修辞,也不再仅仅是师授生收、记录考核,对很多语文教师来说,这似乎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終结。带着初涉课改的新鲜、困惑和惶恐,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本人觉得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应这样做:  一、确立一些新课改的理论
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Tjeder)是蚜虫、叶螨、鳞翅目卵及低龄幼虫等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是害虫生物防治中极具应用价值的一种天敌昆虫。该虫以成虫进行兼性滞育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我国北京、华北、华东、西北、华中、华南都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及印度等国家。黄杨绢野螟为庭院观赏
近年来美术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了许许多多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教学手段,因此,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美术欣赏课完美结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多媒体教学作为一个新事物,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的恰到好处,我认为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重要问题,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
“教育是爱,成功的教育就是巧妙的施爱。”这句话作为一种教育观点、教育理论传承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不仅仅是对学生提出的一个硬性要求,更是对教师提出的一个教学原则,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把握,怎样着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孩子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趣引导,热爱读书  广泛兴趣会
实蝇(fruit fly)泛指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果实蝇属(Bactrocera)昆虫,是危害水果和蔬菜的重要害虫类群。目前,已有64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将实蝇列为植物检疫危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低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我认为更要以培养兴趣为主要教学任务。俗话说“兴趣是一切动力的源泉”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