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建筑和文学

来源 :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和建筑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游历祖国的名川大山,无不留下文人的笔墨。或是文人慕山水之名来,有感而发;或山川因美文而著,流芳于世。以致古人发出如斯感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川大体如此,建筑也不例外。纵观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的建筑,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国古人崇尚的是儒家文化,给我们留下浩如烟海的文学瑰宝。文人需要建筑激发自己的灵感,而建筑也在文人的笔下灿烂生辉,名扬四海。到如今,一提起某某古建筑,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古人对其的介绍,心中回荡的,也是古人的篇章。建筑无言,关于建筑的传说和诗词却让建筑沉沐在文学的光华里。
  位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自古就被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它始建于宋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滕王阁序》。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中最为精彩的一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暮秋之后,鄱阳湖区便有成千上万只候鸟飞临,构成一幅活生生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图,成为滕王阁的一大胜景,也是每每令游人低回的一幕。“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其实历史上的滕王阁不是一座,而是两座,一座在江西南昌,一座在四川阆中,这两座都是滕王元婴亲自督建,一样豪华富丽,一样气象万千•所不同的是一个因王勃的那篇序而著名,而另一个却因无名篇点缀而黯淡。这就是中国文学和建筑互相辉映的生动范例。
  位于长江之滨的黄鹤楼,也是我国古代三大名楼之一。它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黄鹤楼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一个说是有一位名叫费伟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伟,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崔颢便据此作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作,因这首诗,使很多人产生了对黄鹤楼的怀念。站在黄鹤楼上,登楼远眺,极目荆楚,“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那“城下沧江水,高高黄鹤楼,朱栏将粉蝶,江水映悠悠”的情景充满诗情画意。从南北朝开始,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到这里来登楼远眺,吟诗作赋,讴歌黄鹤楼壮丽景观,抒发心胸悲愤之情怀。
  顺着长江婉转而下,便来到江南的另一名楼——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站在岳阳楼,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据说当时巴陵郡守滕子京集资重修了岳阳楼,滕子京是很有才学的人,在楼落成之时,凭栏远眺,不禁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词:“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而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为岳阳楼作记,写得就更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以凝炼笔触叙事、状景,摹情而成就名篇佳作中,不仅有壮怀激越的情不可遏,也不乏“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潇然,感极而悲”的人生体验。一缕凄苦几多悲凉的人生况味闪烁其间,“进亦忧,退亦忧”的俯仰两难挥之不去,分明透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深沉的忧患意识。文中许多警句已成为后人处世待人的格言,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更为人所传诵。
  没有灵性的建筑是呆板的、无生命的,只有赋予了灵性的建筑才会这般生动活泼地在我们面前,展开一幅华美的篇章,让人感叹建筑的美丽。真正打动人的心灵究竟是建筑还是文学,我们不得而知了,但无论如何,我们被美丽感动了,这便是中国建筑的象征意义了。
  
  收稿日期:2008-11-13
其他文献
[摘要]“东北熟,天下足”,东北农业举足轻重。在推进东北振兴的过程中,农业的基础地位绝不能削弱,农产品资源的优势绝不能丢。只有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农业优势变成工业优势,以工富农,以农促工,才能逐步形成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东北经济新格局,才能真正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关键词]东北;农业基地;振兴    《汉书.郦食其传》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食以
期刊
[摘要]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国家、社会、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学科德育在新形势下备受瞩目。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德育功能?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的实践探索,就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道德引导展开论述。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引导策略;德育    素质教育明确了“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的要求,强调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课课
期刊
[摘要]多媒体在现在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体现出很多的优点,但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缺点。本文就多媒体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加以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不足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与成熟,多媒体教学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由于多媒体能集音频、视频、图像等素材于一身,能极大的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
期刊
思想品德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尽量转换教师角色,改变教学方式,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中,重在调动学生求知欲,启动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独立、自觉地完成学习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增强了创新能力,又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从而实现了思想品德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现就我在教
期刊
美感是体验的感受之一,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得到的满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追求真善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语文新教材大多是名篇佳作,富含美育资源。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注重美育渗透,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实效,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美的信息传递,引导对美的情境感知    人的审美观的形成离
期刊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的能力包括思想品德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两个方面。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所处环境,思想品德能力就是依照教材中所讲述的高尚品德、正确的思想、革命人生观等标准,去评判人们的行为善恶、真假、美丑;让学生去崇尚效仿真、善、美,鄙夷摒弃假、丑、恶,从而表现人的觉悟、品行活动。思想认识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是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反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要思考在课堂上创设什么样的情境与氛围,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思路,最终形成良好课堂氛围。在长期的政治课教学实践中,自己对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有一些肤浅的体会,下面就结合自己如何遵循学生情感规律,对政治课有较大的兴趣,对教材内容能很好理解的情况谈几点:    1.饱满的情绪    学习,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并不是一件轻松事。因此,要使课堂充满生机
期刊
[摘要]在笔者教学实践工作中发现,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些现象表明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而这些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这使笔者意识到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幼儿;分享行为;培养    调查表明,我国的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在我这几年的实践工作中发现,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些现象表明幼儿
期刊
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习,激发爱国主义教育激情强化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德育教育是教学改革的重大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艰苦长期细致的工作,只有从他的自身的规律出发,结合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状,美好生活的光辉前景,对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树立
期刊
千百年来,什么都在变,惟独人的情感不会变,而情感又是万能药。所以提高化学教学  质量,对学生的情感投入是基础中的基础。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1.深入学生群体,全面了解学生心态    情感具有固有的迁移、扩散和感染的特性。在既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一  些人与之相关的事物上。根据情感的特性在实施情感教学时,教师首先是以自身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去感染学生。其次,在施教时有的放矢,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