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插图的使用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ER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不断优化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渐多元化。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开始重视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小学语文课堂上,教材插图是教材当中的第二语言,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积极意义。对于教师来说,也需加深对教材插图的认识,使用合理、恰当的方式来使用教材插图。教材插图的合理使用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简要分析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材插图教学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31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小学语文的教学理论在不断丰富,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对教材插图的认识不断深入,大家愈发重视教材插图在教学课堂中的作用。新课程指出,图表、图像及声音要能够更深入地走进文字世界之中,进而共同构建一个更符合学生认知、且更为完整的课本体系。此时,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需善于使用教材插图的特点、优势来服务于语文教学,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力。
  一、教材插图的内涵及作用
  1.教材插图的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教材插图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插图”的解释是: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可以说是对文字内容的一种补充、扩展。它可以辅助理解文字、内容或提供背景信息,同时也可以将文字描述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有利于提升文字对学习者的感染力。
  2.教材插图的作用
  就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来看,其中插图具有形象、色彩鲜艳、直观生动、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创造性、发散性强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重视教材插图地教育价值,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在阅读一篇课文时,也极易被教材插图所吸引,进而去主动分析、思考课文内容。利用教材插图对学生的所学内容进行拓展,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当前语文教学中使用教材插图存在的问题
  1.教师使用教材插图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传统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笔者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均未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甚至忽略了教材插图教学,只是单纯地为学生讲述课文中的文字知识。教师在使用教材插图来完成教学任务时,也只是单纯地借助于教材插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而忽略了教材插图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在使用教材插图时,也存在教学方法不够有效的问题。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材插图的使用远远不够,教师本身对教材插图的意义、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在此教学背景之下,教师认为教材插图属于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资源,这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受到极大的影响,难以推动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2.学生在教材插图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普遍更为重视文字内容,对其中的教材插图只是大概地看一眼。学生对教材插图的使用不够重视,忽略了使用教材插图也能够获取到知识。教材插图与课文不是独立存在的,两者之间是具有密切联系的。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没有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尚未养成将教材插图与文本内容相结合的学习习惯。在自身的学习中,没有养成看插图、用插图、学插图的习惯,同时也没有意识到教材插图在课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认为教材插图与课堂学习并没有太深的联系,导致教材插图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插图的使用策略
  1.课前观察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好动,对学习的兴趣并不是非常强。此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等方面出發,借助教材中插图,优化教学,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虽说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对图画、插图等形象化的内容还是会具有较大的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也需善于发挥教材插图的优势,通过观察教材插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例如,以《为人民服务》的教学活动为例,旨在帮助学生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并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接受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在教学课堂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课文中的教材插图,并让学生积极表达自身在图中观察到了什么,简单说说图中蕴含了哪些内容或道理?在课堂教学中,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教材插图,可以通过直观易懂的图形、图像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接下来的讲课奠定基础,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课堂上,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效果。
  2.课中联系教材插图,加深其对课文重点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的部编版教材中,蕴含有非常丰富的插图内容,对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均有重要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教材插图来全面展现课程中的知识点。图形、图像的知识呈现方式,不仅让课文知识更便于学生的理解,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以《清平乐》的教学活动为例,旨在帮助学生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体会词人对温馨、平和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古诗词教学属于小学语文中的重点内容,古诗词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传统优化文化的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难以理解古诗词中的内涵、意义。而在课堂授课中,教师从教材插图出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词内容。在学生朗读诗词内容之后,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诗词、插图来想象诗人所描述的情境,进而有效强化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此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就自己想象的内容进行交流、互动。这既训练了学生图文密切联系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让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3.课后运用教材插图,在复习中巩固学生的所学
  在课文教学完毕之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插图来进行复习、回顾,进而进一步加深自身对课文知识的理解、认识。课文讲解之后,将教材插图放大,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合作交流来说说刚才学习到了哪些内容。在学生看图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课文中的相关知识,有效强化学生对教材插图的视觉记忆,也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例如,以《春夜喜雨》的教学活动为例,旨在帮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感受到作者细腻的、喜悦的心情与情感。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春夜喜雨中的教材插图,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在学生观看教材插图时,可以对课文内容产生视觉化的印象,在情景化、生动化的课堂氛围之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对课文内涵的把握也更为具体。
  4.结合教材插图,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插图中,也蕴含着生活的影子,这可以让学生拥有健康、快乐的观察体验,发现语文学习是极为有趣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要善于通过教材插图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能够理解、认识基础的语文知识,还需帮助学生养成较强的阅读、写作等综合能力。而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优势,也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课堂活动中,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插图来阅读课文。其后,结合课文内容、教材插图的共性,使用一句话、一个词来表达、概括文章中所表现的情感、画面,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字把握能力。在借助教材插图的语文课堂中,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均得到良好的训练,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价值、优势,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教材插圖具有启发性、教育性较强的特点,能够启发学生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对教材插图中的真善美的判断、欣赏,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品质修养。在教材插图应用下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好地激发,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长,进而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俞静《基于单元视域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篇教学的策略研究》,《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年第10期。
  [2] 黄秋燕《初中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插图的有效运用—基于部编人教版教材分析》,《课外语文》2019年第3期。
  [3] 朱旭玫《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利用课本插图的策略》,《考试周刊》2018年第67期。
  (李光荣,女,汉族,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任职于连云港市宋庄中心小学,大学本科)
其他文献
《昆明的雨》是一个构思别致、写法独到的文本。文章以宁坤索画开篇,不仅介绍了画作的立意,并一一录下画上的题跋。文章的结尾,作者用一首诗记录四十年前“雨中静坐”的情味。  明亮的回忆描摹成一幅画,深挚的情感凝聚成一首诗。一幅画作,扼要交代了写作的由头,又鲜明直观,引人入胜。同时,文章的写作手法由画作手法承续而来,重以侧面描写。诗歌作结,余韵悠长,让读者在诗意中徘徊留恋。文章画意与诗情密合无间,相得益彰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探索欲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是语言积累不足,表达能力不强。因此,在写话学习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写话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写话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教师要探索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写话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写话教学 策略  一、识得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好写话”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现代教育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已势在必行。在教学活动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阅读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互联网 ”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展开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 ” 小学语文 阅读
摘 要: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研究,探索阅读教学路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本文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不足,并分析原因,提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阅读 高效课堂  为符合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教师需要促进课内外
语段是文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研究。从语文教学的效率来看,一直以来语文的教学效率都处于长期的低迷状态,陷入了“少慢差费”的泥潭之中,学生和老师都用了不少力气,却难以见成效。从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的来看,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因此以语段的教学作为教学的基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语文的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经常性的探究和学习,可以让学生渐渐内化语段的意识。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日渐深入,当下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和教师都要积极变革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手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师需要寻找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对当前阅读教学状态的解析,寻找更合适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 自主性阅读能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综合性学习诞生,成为一个全新的语文教学板块,它既注重语文教学的社会实用性,又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性,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足,教学观念、评价方式落后等,严重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目前初
摘 要: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和“乐知”是完全不同的三个境界,“乐知”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小学语文老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才会主动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探
摘 要:小学教学阶段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延伸阅读教学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使用全新的部编教材,延伸阅读更加普遍。本文将从链接经典原著、链接不同体裁以及不同篇目等三方面开展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延伸阅读 实践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为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模式,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方向。为此,本文主要立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对“提问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进行了全面探析。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教学现状 提问教学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03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