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对黄瓜常见病原菌的抑制效应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固体培养基体外抑菌试验和活体黄瓜幼苗染病试验,研究了壳聚糖不同脱乙酰度、不同浓度以及不同使用次数对黄瓜4种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壳聚糖对不同病原菌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抑制效果与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和浓度呈正相关,脱乙酰度越大,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好;壳聚糖对活体黄瓜幼苗染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效应与壳聚糖的使用次数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介绍了华北地区的海原、张北、唐山-滦县、邢台、临汾、菏泽、大同-阳高、三河-平谷、延庆-怀来等强震区的地震测深研究成果,分析了强震区的主要深部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地壳深部断裂、中下地壳低速层、速度结构的差异、泊松比和岩性的不同、复杂的壳幔过渡带、滑脱构造等构造特征与华北地区强震形成和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采取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海西地区土-草-畜系统中的5种微量元素(铜、锰、锌、硒、钼)季节变化与盈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牧草铜在春、秋季处于缺乏状态,羊被毛铜变化范围在2.99~4.70μg/g之间,处于正常水平;土壤锰含量冬春季、夏季、秋季均低于我国正常土壤锰含量(710μg/g),牧草锰含量在秋季最低,仅为20.85μg/g;土壤不缺锌,牧草锌含量在10.00~42.44
回顾了江苏省扬州市近30年小麦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小麦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因素,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小麦生产的发展思路。
传统的特殊教育是相对隔离式的教育,其最大弊端是容易导致对残疾儿童的歧视,既减少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无法使他们从周围正常人的帮助中获益,失去了正常的社会经验,应有
通过对同一栽培管理黄冠梨叶面喷施腐植酸钾及清水对照处理,研究叶面喷施腐植酸钾对黄冠梨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钾可提高黄冠梨单果重、体积质量、可溶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