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瞎指挥对着干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6年,我在甘肃省人民银行工作,因参加“甘肃省委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担任一个生产大队工作组组长。我们去的甘肃庆阳县是陕甘宁老区,很有点名气,刘巧儿的原型封芝琴就生活在那里。
  一进村,就有人找上门来问什么时候换队干部,什么时候开批判会,我告诉他们,待我熟悉熟悉情况再说。经过近一个月的了解,我发现这个队的干部小毛病有,但总体还是好的。我就召开干部会,给总跟在我屁股后头要交权的队干部吃定心丸,最后郑重宣布:队干部基本上是好的,不需要调整,你们要安心尽职工作。今年生产搞好了,社员有吃有花,我高兴。生产搞不好,我不高兴事小,反正我回到兰州,工资、粮票照发,关键是你们和社员要一起饿肚子,哪头轻、哪头重,你们掂量着办吧!
  这头稳定了,“后院”起火了。公社革委会主任很委婉地对我说,你那里的情况上来得不多。到公社汇报工作,别的工作组都是进驻前该队如何如何坏,进驻后立马“旧貌换新颜”,我只汇报基本情况。人家都说有阶级斗争新动向,我在的队,“阶级敌人”也就只有一个富农老太太,半身不遂,走路都不利索,在家看孙子,很少出门。公社问我为什么不开她的批判会,我说没抓住她的“现行”,看不出她“还在走”的趋势。他们也奈何不得我,我是“省上”来的,对公社而言来头不小,但我确实感到了压力。
  播种小麦时,县革委会主任要求一声令下齐动手,不能早也不能迟。我问了几个六七十岁的老汉,他们说咱这里不比塬上,下种可以晚一个节气(15天)。我的感觉也是这样,公社所在地已有凉意,我所在的队还很热。心里有了底,召开干部会,交代政策,下种时间按过去的经验办。那一年,其他队里小麦种早了的,都长疯了,要“镇压”(即用石磙子碾麦苗),不然秋天拔了节,来年不会有收成。
  “四人帮”倒台了,公社领导来视察,看到我这里虽然情况“上去”得不多,但生产搞得很好,粮食单产、总产都高于邻队,群众精神面貌好。公社领导要我总结怎么和“四人帮”对着干的,我和他们已混熟了,就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要说对着干是有的,是和你们县革委会、公社革委会的土政策、瞎指挥对着干。”
  工作结束回兰州前,我问生产队长有什么问题,他说群众对他不满两件事,一是让一个富农成分的社员为队里买化肥,二是给富农分子老太太口粮,是阶级路线问题。我就让他召开社员大会,我跟社员解释:现在化肥这么紧张,谁有本事能买到化肥,我就派谁去,买不到化肥明年庄稼怎么种?某社员过去在供销社工作,是我派他去的,和你们队长无关,再说买化肥不是当老爷而是当孙子的辛苦活儿;给富农分子口粮是我决定的,和你们队长无关,口粮也不是白给她,由她的子女交钱买。我当过兵,知道不虐待俘虏,她一个老病人,能饿死她吗?这两件事是我定的,没有错。你们如果有意见,可以向省委、省革委会反映。
  直到我上世纪80年代初离开兰州,也没听说有人告我的状。
其他文献
第一,应该把土豆清洗干净后再去皮,直接切丝,不要浸泡,就算不马上烹炒也可以用保鲜膜封住,放于冷藏柜中,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土豆中的一些营养物质氧化,发生褐变。  第二,尽量缩短切配和烹制的间隔时间。土豆丝焯水是可以的,虽然会损失一些营养物质,但这样会使所有的原料同步成熟,并缩短烹调时间。从另一方面讲,烹炒时间缩短也会减少营养损失。  第三,炒土豆丝应该选用急火快炒的方式,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留住营养
入秋以后,菜园里的辣椒红透了。这个时候的辣椒基本上属于秋后下市的辣椒,所谓的“上市西瓜下市椒”,是指头批的西瓜最甜,下市的辣椒最辣,而且肉质肥厚,是制作农家剁椒的首选材料。  天气晴好,母亲就计划制作剁椒。菜地里红彤彤的辣椒隐藏在绿叶之间,翠绿的叶子下闪着鲜亮的一抹红,实在诱人。辣椒摘回来,先把那些破损的辣椒筛选出来。那些好的辣椒不能立即摘掉辣椒蒂,若先去蒂再入水清洗,辣椒进水容易腐烂。洗干净的辣
用鲜虾做菜,很多时候虾头就丢了,非常可惜。其实,用虾头可以做超级香的虾油。在日常的烹饪中,虾油的用处很多,可以用来拌凉菜、调馅儿,味道非常鲜美。虾油做好后,用一个带盖儿的容器装好,可以保存一个月左右。制作虾油煸干后的虾头也不浪费,可以配着椒盐一起吃,是道很好的下酒小菜,也可以作为零食,特别香脆。  制作虾油需要新鲜虾头15只左右,葱白2段,姜2片,大料1瓣,香叶1片,花椒15粒,小茴香8粒,植物油
到“小绍兴”饭馆去吃三黄鸡,吃到最后,必要一碗鸡粥,尝起来总觉得这碗鸡粥味道特别鲜美,又烫又好吃。  其实谁都知道,一顿鸡宴,唯有这碗粥是最便宜的,也就一块两块钱,加几滴鸡油、几根姜丝、一小勺酱油而已。  宁波人吃饭吃到最后讲究“塞塞口”,其实是很有道理的,鸡粥大概就是节目终了的“塞塞口”。  我请几个朋友聚会,特地点了一只大龙虾,生吃,蘸酱油和芥末,很嫩,很糯。可是吃到最后,好几个朋友都对服务员
在我的苏北老家,红白喜事宴席上,总离不开一道鲜美无比的韭菜乌贼汤。这道汤一般是在凉菜、小炒、大碗都上齐之后,大伙酒意已足,满腹肥甘油腻,一心想吃两口白米饭、喝点新鲜的汤时,它才适时地被端上来。舀上几匙汤泡米饭,那叫一个鲜,又清爽不腻,实在是压轴好菜。不能不佩服厨师的善解人意,深得众美的韭菜乌贼汤,做起来并不难。  选当地的小韭菜切成小短截,那种叶片又厚又大的洋韭菜,中看不中吃,味儿逊色。小个儿干乌
一场秋雨一场寒。我在厨房里煲萝卜筒子骨汤,灶上小火煨着的砂锅里的筒子骨,汤液由原先的清亮无色慢慢变得浓稠乳白。当筒子骨置身于滚烫的汤中,我闻到的是厚重油腻的香味。萝卜入场后,香味便是淡然的清香。慢火煨炖之后,一锅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不油不腻、味美气香的萝卜筒子骨汤,足以滋养调补秋燥季节里我们的身心。  关于萝卜在秋季的食疗功效,有谚语为证:“秋后萝卜赛人参”。我也有亲证:每年秋燥季节,我都会长口唇
绿豆芽炒榨菜算是个创新吃法,榨菜咸鲜微辣,衬托豆芽的鲜活,十分得体。  绿豆芽冲净沥干,备袋装榨菜丝适量,葱花适量。绿豆芽不吃油,油也适量。油至七分热,放入榨菜丝小火煸炒片刻,以榨菜不被煸干为限。转大火,倒入绿豆芽与葱花翻炒,加糖提鲜,再加水,加盖焖一两分钟即可。  我妈妈买绿豆芽,掐头去尾的这一道工序从来不假他人之手。妈妈有把沉甸甸的铸铁小剪刀,德国货,造型精巧,以前是用来修眉的美容剪刀,现在拿
我爷爷是泰州人,当干部多年,游历四方,知味天下,更是做得一手好菜,其中红烧肉可称为经典。这经典的由来说起来有点难堪,主要是因为我奶奶这个人比较小气,买肉总爱买些大肥肉(瘦肉很少的那种),如何做好这些肥肉,没有一点人生智慧还真是很难。我爷爷智慧了得,一招破解,这招叫“化肥为油”,秘诀如下:肥猪肉切大块,葱姜用热油炒香,放肉煸炒,加白酒去味,而后重糖、红酱油、微醋加水大火烧开后,放小火慢炖至肉烂汤稠,
手撕包菜看着简单,但很多人发现,在家做出来的味道总是不对。  包菜不能用水泡。很多人习惯用水浸泡来清洗包菜叶片,这样会使菜叶吸收过多的水分,下锅遇热后导致水分析出,菜叶变得软塌,影响口感。正确的做法是将包菜外部虫蛀腐烂的菜叶去掉,整个清洗,再撕成一片一片。  配料首选干辣椒。包菜下锅前,先用小火将五花肉、蒜片爆香,再加入干辣椒段煸炒。有些人喜欢加入剁椒或泡椒,这里建议尽量选用红色干辣椒,因为包菜翻
有人认为喝茶是雅事,比如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  幽窗,茶友,好茶好水好茶具,都极雅,他认为平时为名为利无可厚非,但喝茶这一刻,应该是风雅的,是出离尘世的。  还有倪瓒,元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此公有洁癖,属于很奇葩、病得很重的那一种。他好茶,当然也认为喝茶是至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