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15-2016年50~74岁社区人群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happ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广州市开展现行大肠癌筛查策略的效果。

方法

收集、整理2015-2016年广州市大肠癌筛查数据,评价问卷调查、便隐血检查和全结肠镜检查的筛查效果。

结果

2015-2016年广州市50~74岁重点人群完成初筛220 834人,初筛阳性37 040例(16.77%)。全结肠镜检7 821人,肠镜检查顺应率为21.12%(7 821/37 040)。发现各类肠道病变4 126例(52.76%),其中进展性腺瘤614例(7.85%)、伴中/重度异型增生的其他病变73例(0.93%),大肠癌230例(2.94%);各类病变中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1)。病变早诊率为87.24%;筛查发现早期癌99例,占总大肠癌的46.26%。大肠癌筛查发现率为104.15/10万,明显高于相应年龄段(50~74岁)大肠癌监测发病率81.18/10万(P<0.001),表现为≤69岁年龄段大肠癌发现率明显高于相应发病率,≥70岁年龄段则相反。

结论

广州市大肠癌筛查策略可以发现大肠癌高危人群,提高全结肠镜病变检出率、癌前病变早诊率和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比例,≤69岁人群受益高于70~74岁人群,是大肠癌筛查重点关注人群,应需进一步促进高危人群肠镜检查顺应性。

其他文献
目的验证和探讨4种常用辐射检测仪器(6150AD6+6150AD-b型剂量仪、FH40G+FHZ672E-10型剂量仪、451P型电离室剂量仪和AT1123型剂量仪)的时间响应修正方法。方法在X射线照射持续时间为500、200、100和50 ms情况下,记录仪器显示周围剂量当量率;根据电阻R和电容C串联电路(RC电路)的时间响应修正公式对数据进行时间响应修正。结果AT1123型剂量仪测量值与照射持
目的比较容积弧形调强(VMAT)人工计划与自动计划的剂量学参数,评估自动计划在临床宫颈癌术后放疗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23例宫颈癌术后病例,其中ⅡA期8例,ⅡB期15例,使用Pinnacle3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分别设计人工VMAT和自动VMA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靶区的Dmean、D95、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OAR)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平均优化时间、调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36是炎症性疾病的重要介质,是IL-1大家族的一部分。IL-36亚家族由IL-36α、IL-36β、IL-36γ和IL-36受体拮抗剂(IL-36 receptor antagonist, IL-36Ra)组成。IL-36通过IL-36受体(IL-36 receptor, IL-36R)和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cP)介导细胞内信号转导。在人
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机体免疫系统特异性识别和杀伤的原理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肿瘤免疫治疗主要包括PD-1/PD-L1抗体、CTLA-4抗体、CAR-T和TCR-T等,并在临床上已观察到前所未有的持久反应,然而仍有部分患者不能从这些免疫治疗中获益;此外一些患者即便获得缓解,一段时间后又复发,表现出对免疫治疗的耐药。从发生时间来看,肿瘤免疫治疗耐药可分为原发性耐药、适应性耐药和获得性耐
目的本研究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Tfh)及其亚群进行分析,探讨其与疾病状态的关系,并评价激素治疗是否能对Tfh细胞及其亚群分布产生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7例SLE患者(10例非活动性患者、17例活动性患者)和21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用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外周血及脾脏中的数量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及氢氧化铝致敏BALB/c小鼠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Tfh细胞用抗小鼠CD4-FITC和CXCR5-PE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得到CD4+ CXCR5+在小鼠外周血及脾脏中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总OVA特异性IgE(OVA-sIgE)的水平。检测结果用统计学软件SPSS16
目的利用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试验,检测毒力基因rmpA、rmpA2阳性和拉丝试验阳性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抗中性粒细胞杀菌能力,验证该试验鉴定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浙江省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临床血流感染分离的150株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采用PCR检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blaKPC, blaNDM,blaIMP-1, blaIMP-2)、荚膜血清型(K1, K2, K
目的分析2005-2016年重庆市、湖北省宜昌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三峡地区)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菌痢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菌痢疫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采用SaTScan 9.4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ArcGIS 10.3软件实现扫描结果可视化。结果2005-2016年三峡地区累计报告菌痢126 19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9.67/10万
目的了解广东省人源沙门菌1,4,[5],12:i:-的流行现状、耐药性与分子特征。方法对2007-2016年广东省沙门菌腹泻病例监测检出的人源沙门菌1,4,[5],12:i:-进行药物敏感试验、PCR检测和PFGE分型。结果2007-2016年广东省共检出人源沙门菌1,4,[5],12:i:- 2 960株,检出率逐年增多,至2015年成为广东省人源沙门菌中最主要的血清型。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5
目的了解2008-2015年广州市MSM人群HIV-1感染者(MSM感染者)HIV-1亚型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2015年确证的HIV-1感染者、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现住址为广州市。收集血清样本提取HIV-1 RNA,采用巢式PCR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测序后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HIV-1亚型,比较不同年份和不同特征样本的HIV-1亚型分布。结果从2 473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