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成书法辑评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myc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他(郑小成)给人的印象很深刻.他是一个有学识、有才干的人.rn2.学习书法首先学做人.郑小成为人谦虚不张扬,做事踏实牢靠,是可交往的人.rn3.郑小成学习书法善于下力气,肯钻研.他既重视法度又不囿于法,勇于创新.对碑帖深入研究,各取优长两相糅合形成了自己当前的一种书风.rn希望郑小成继续努力,在书法领域取得更大发展.
其他文献
四rn感觉的指向1rn人不能仅仅追求共鸣,对你最重要的,是那些已经察觉到它们的重要性,而你又十分陌生的事物.rn感觉的指向2rn古今中外我都关心.从原始艺术到超现实主义,从中国青铜器到今天西方的广告文化,都包含使我怦然心动的东西.选择的标准是自己的灵魂.当然灵魂也是由我们不甚了解的文化背景和所经历的事件造就的,但人类伟大之处在于超越自身的局限.人类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塑造自己.这也许是艺术家唯一值得认真去做的事情.
期刊
周亮工《藏奔集》中收录髡残《与郭些庵中丞》信札(以下简称“信札”)一篇,里面提到了自己位于祖堂山幽栖寺的居所毁于一场大火,所有物品包括书画作品、佛学书籍、笔墨纸砚等悉数化为灰烬.全文如下:rn忆与翁十余年前,朝风夕雨,咀苦分甘.最后为吴越行脚,一分手去,又十年矣.
期刊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1].关于“鬼”,早有儒家“事鬼敬神而远之”[2]的敬畏.这超脱于骨肉形骸、隐于世人之间的微妙存在,被赋予督促众人恪守礼制法度的作用,使“百众以畏,万民以服”,最终达到巩固正统的目的.也有佛家将世俗世界划分为六道,众生所作善业与恶业都必将在六道的流转中得到相应的因果报应,“鬼”以其受尽永恒折磨的惊恐处境震撼着人心,从反面激发世人对鬼界的、对作恶的畏惧,鞭策人们积极从善.“鬼”的形象即在一敬一畏的
期刊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艺术大师,在中国艺术步入现代的过程中,他以自己融合中西的艺术理论和实践,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作用,而他在艺术中强调的“师法造化”、崇尚和谐的审美精神,作为其艺术的基石,不仅是令人深受感动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对今日在艺术现象中艰难求索的艺术家们的巨大启迪.
期刊
为讴歌建党百年的丰功伟业,记录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展现榆林百年巨变,在全国上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决定实施以“荣光百年”为主题的全国百名书画名家榆林题材创作活动.中国书画杂志社经过前期积极的准备,赢得了此次与榆林市委宣传部合作的机会.
期刊
《中国书画美学史》是樊波在其旧作《中国书画美学史纲》基础上,重新撰写的学术著作.该著作花费了作者近三年的时间,体量上也增加了将近一倍.新著有以下几个特点.
期刊
明代末期的画坛上出现了一批色彩浓艳、风格独特的作品,也就是“没骨山水”.此名称较早出现在董其昌题跋中:“郭忠恕《越王宫殿》,向为严分宜物,后籍没,朱节庵国公以折俸得之,流传至余处,其长有三尺余,皆没骨山也.”(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画源》)可见他将传为郭忠恕的作品依其面貌定为“没骨山”.
期刊
期刊
东坡与米芾感情之深,超乎一般.建中靖国元年(1101)六月,东坡从海外北归,与米芾相见于真州.两人尺牍往还较多,其中《与米元章二十八首》之二十五:“岭海八年,亲友旷绝,亦未尝关念.独念吾元章迈往凌云之气,清雄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何时见之,以洗我积年瘴毒耶?今真见之矣,余无足言者.”可以说,迄今为止,这段对于米芾为人、为文、为书的评论,远远超出一般评价.一方面,就当年贬谪惠州、儋州而常在孤寂之中的东坡而言,脑中念念不忘的好友米芾常常会为其带来些许希望,为其黯淡的贬谪生涯增添一抹亮色.
期刊
当下的艺坛是一种泥沙俱下的状况,但谭崇正是一股清流,这里包括心态,也包括艺术语言.就心态来讲,他的心始终关注着人民,关注着时代,也比较沉稳,近年几乎每年都有力作问世,并不是在市场上那么浮躁地炒作游动的艺术家.从艺术语言来讲,中国画是以水墨为媒材.他水墨使用得很好,淡墨用得尤其好.他的淡墨是斑斑驳驳的,轻而不薄,有金石味.所以这股清流,并不是浮泛,而有“雅韵”在里面,轻浮容易清雅难.特别是画现代人物,一般画得很浓重,很容易画得燥气.谭崇正的画内容庄重而语言高雅,他没有浮气,没有燥气,这就“雅”了.这是个格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