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的内涵发展及意象探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鸿”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典型意象之一,本身就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意义,在被历代诗人们寄托众多的思想感情之后,其深厚的意蕴得到了积淀与发展,成了思国怀乡等乡愁文化的代表,在此试对其内涵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鸿;意象;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0-0028-02
  一、古代传统“鸿”意象的内涵及文化发展
  (一)形容词。“鸿”字最早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现身是在春秋战国的《吕氏春秋·鸿范》、“变化应来而皆有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当,彭祖以寿,三代以昌,五帝以昭,神农以鸿。”这里的“鸿”是“兴盛、旺盛”的意思,再如“鸿威(盛威)”,“鸿祚(形容帝王基业鼎盛)”等等。在此基础上,“鸿”逐渐向宏图大业的方向延伸,多用于王业帝位相关的词文,如唐玄宗《幸并州推恩敕》:“兴王始封之地,鸿图创业之初,含育生灵,大造区宇”,但是这里的“鸿”只是一个抽象的形容词,并不能作为一个具体的实际意象。
  同时,“鸿”还有“大”的意思,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淮南鸿烈》的“鸿”了:“鸿,大也;烈,明也;言大明礼教,号为《淮南子》。”还有在《楚辞·刘向·九叹·逢纷》中的:“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也体现了“鸿”作为修饰性形容词“大”的意义,同样的,“鸿儒硕辅”(多指学识广博的学者或者功勋卓著的辅臣)、“鸿猷”(大道理)、“鸿运(好运)”也是一样的意义用法。
  在最早的时候,“鸿”并未以禽鸟的身份在古典作品中占有一定的篇幅,形容词的解释与用法也多与“帝业王权”等“大”或“杰出”的意义有关。
  (二)名词。“鸿”作为其最本质的雁属类禽鸟的含义则是出现在《周易》的“渐卦”里,但在这里的“鸿”还不是完全意义上能够“引起所咏之词”的“他物”,其作用仅仅只是进行了音韵上的联系,实际意义上的联系几乎没有,“意象”的主体比兴作用还未得到很好的运用。直到《诗经·小雅·鸿雁》中“鸿雁于飞,肃肃其羽”的出现,以四处迁徙的鸿雁起兴,写出了流民被迫在野外服劳役、居无定所的情况和周王朝的昏庸腐败,“鸿”的比兴意义才得到真正的落实。
  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和自给自足的小农式封建经济体系生产模式,决定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家国情怀,这一系列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取向,为其对于故乡的重视、安土重迁的心理提供了思想根源,而于南北方之间不停往来,年年迁徙的候鸟——“鸿”,正暗暗契合了古人思乡怀归的情感寄托。古人于异乡仰望天空,看到从故乡方向飞来的鸿雁,再思及自身处境,鸿雁作为有翅膀的飞鸟,虽然四处漂泊,却有着自由广阔的天地,可以按着自己的意愿定期回到家鄉。而征人游子们却被困于脚下的土地,有家不得归,思及至此,其心更哀。于是,在古人们这一俯一仰之间,“鸿”就成了思想怀归的重要载体。从《诗经·小雅》的“鸿雁于飞, 哀鸣嗷嗷”到沈约《宋书·志序》里感慨流民四处迁徙的哀歌“人贮《鸿雁》之歌, 士蓄怀本之念, 莫不各树邦邑, 思复旧井”,“鸿”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情感意蕴渐渐成了一种文化传统性的意象,化身为历代百姓背井离乡、漂泊无依的代名词。[1]
  由此也衍生出了鸿雁作为家书的象征,人们在抒发思国怀乡的同时也会借“鸿”来排解内心的悱恻离愁,如《汉书·苏武传》中“雁足传书”的典故,通过“鸿雁”与“家书”的结合,将思乡离愁的感情具体化、固定化,落实到了人们可观可感的日常生活中。再如杜甫诗“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天末怀李白》),以“归鸿”喻朋友,表达对离别的不舍,对友人的思念。“鸿”在此彻底成了乡土情怀的一种象征与寄托。
  “鸿”作为思国怀乡情感的具象化寄托,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所能表达的思乡情感的地位是其他意象不能够与之相比的:“柳”的思乡,是源于古人的宅邸和用来送别的灞桥驿站旁一般都会植有柳树,而“柳”又与“留”发音相似,更容易勾起人的伤怀。“月”的受欢迎则是因为它的阴晴圆缺,在表现了一种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同时,又容易让不能相聚在一起或者是无法归家的游子在看到头顶的明月后,又想到故乡之上亦是同样的月亮,思乡之情也由此愈发浓烈。“鸿”的文化传统的形成是因为它虽然生于北方,却在每年秋冬之际被迫远离家乡,向南方迁徙,对于身不由己的异乡人来说,如此同感使得“鸿”这个意向更具有情境化氛围:每当抬头仰望天空,那渐渐远去、变小的人字形排列总会在无形中勾起人们的伤感,其内心的凄凉也由此可见一斑。
  既然有了思国怀乡的寂寞惆怅,那么与故土家乡、亲朋好友分别时一系列依依不舍、留恋难分等离别愁绪自然也是“鸿雁”身上被寄托的一种感情。“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诗一直是古代诗词中占比较大篇幅的一类,古人有感于分离,创作了大量涉及鸿雁意向的离别作品。不管是征夫远离妻子戍卒关边从军服役,还是游子羁旅漂泊暂别家乡求于学仕,又或是官员辞别亲友听从调遣四处赴任,“鸿雁”都是他们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审美意象。而且“鸿”这种意象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其特殊不仅仅在于悲伤的主观情韵,更在于它对离人愁绪的具象化的绵延性表达,“剪不断理还乱”,缠绵万里,意境高远却凄凉惨淡,更具韵味。
  同时,“鸿”作为禽鸟,一旦雌雄双方确认配偶,便是终生的伴侣,如此忠贞不渝被古人视为烈鸟节禽。古代历史上也有许多关于鸿雁双方为了对方双双殉情的记载,如《宁波府志》记载:“王义官骈云:龙舌朱家, 畜一雌雄, 家童执雁足, 招雄鹅与之会, 既已, 雁遽狂跳,触地而死”。由此可见,“鸿”表达恋人之间忠贞不渝的其情是有着一定现实基础,并被大众广而接受的。
  于是,对于中国古代善于观察生活并抒发感慨的诗人们来说,“鸿”的情感与行为自然又引发了诗人们(特别是女性诗人)对于婚姻爱情的思考与感慨,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传统女性来说,最重要的无非是觅得一个良婿,建立一个温暖幸福的和睦家庭,并与其长相厮守。但由于各种世事纷杂,天灾、人祸、国事、学仕、战乱、徭役等一系列原因,他们不得不忍受各种各样的分离,但又由于女性天生的细腻内敛,他们对于情感的表达不可能像男性一般直白,那么带有强烈情感意象的“鸿雁”便由此作为一个媒介出现在了她们的诗文中,聊表内心幽深缠绵的相思。她们把“鸿雁”作为最贴近自身情感的寄托,盼望在其振翅南飞的同时给心上人带去自己相思相恋的浓浓爱意。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闺怨》:“别日南鸿才北去, 今朝北雁又南飞。春去秋来相思在, 秋去春来信息稀。”便是借“鸿雁”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于心上人能够多寄书信来的渴望,其内心相思之深切也由此体现。   除此之外,“鸿”的名词性释义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形容词性的影响,其作为形容词时的“大”与“杰出”在适当延伸后变成了一种最原始的宏大境界,即用来形容天地尚未开辟时的混沌景象,如:“鸿洞(混为一体。指宇宙虚无原始的混沌景象)”,“鸿墐(天地最初时的浑沌元气)”。
  并且,因为其作为飞禽能够自由地翱翔于广阔而高深的天空,所以自然也代表着从低位走向高位的喻意,如“鸿渐(鸿鸟飞翔由低处逐渐进于高位。比喻官职升迁或渐入佳境)”“鸿飞(仕途像鸿鸟一样飞向高空)”;还有杰出或者志向远大和有福富贵等吉祥意义上的应用,如《史记·陈涉世家》中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骞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群杰出)”和“鸿运当头”“鸿福满堂”等。
  同时,在古代,“鸿”与“洪”也是经常混用的,如“鸿运”和“洪运”,“鸿水”和“洪水”等等。
  二、现代文学作品及生活中“鸿”的意义及运用
  虽然“鸿”意象在经过之前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有了独特丰富的内涵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思国怀乡的传统乡愁文化和离别文化的具象化的代表,但是在人們现代的日常生活中,“鸿”身影的出现却再也不像古代那么的频繁了,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对于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进步与发展,再加上通讯手段的出现与普及,人们之间的离别时间大大地减少,异地之间的沟通在有了微信视频以后也日益方便,鲜少再出现要用生于北方却不得不奔赴南方的“鸿”来寄托离愁思乡之情的需要了。
  (二)时代潮流的新陈代谢愈发的快速化,人们的生活节奏和频率越来越快,很少有时间再掏出纸笔,耐心而又深情地写一封家书寄给远方的亲友,就连偶尔的怀想也被笑称之为一种回不去的情怀,那么“鸿雁传书”的意象也由此可见一斑。
  (三)至于其他的一些在古代本来就不太常用的意象,如之前提到过的代表“洪水”的“鸿水”,以及除了本意以外还有着《封神演义》中“鸿元老祖”身份的“鸿钧”等词和其代表的含义,都在历史滚滚长河的淘洗中失去了踪迹。
  至于现在语料库中还存在的作为“鸿”本意或者意象内涵的身影,则多是一些文学作品中涉及的与“鸿”有关的成语,如“雪泥鸿爪”和一些与“飞鸿”等鸿鸟生活习性或者飞行特征等相关的一些比喻了。但所幸的是“鸿”作为“盛大”“杰出”“福气富贵”的形容词性含义还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所出现,如“鸿运当头”和“鸿篇巨著”等等。
  由于其被历史保留下来的传统意象内涵在当今时代潮流无法再大肆宣扬及运用,而一些较为冷门的含义又早已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销声匿迹,“鸿”字的发展其实与日常生活中,在一定层面上走的是下坡路。
  总的来说,虽然“鸿”在人们口中的出现频率较之古代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但在书面形式上的文学作品中,其背后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意象还是比较活跃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希望“鸿”字的传统离愁思乡文化和其他深厚的意象内涵能够在现代社会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春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雁意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2).
  作者简介:江明蔚,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
其他文献
【摘要】 王安忆的文学创作和寻根文学思潮颇有渊源,从20世纪80年代的《小鲍庄》到90年代的《纪实与虚构》《长恨歌》等作品,它们都渗透着王安憶的寻根意识。本文通过对《长恨歌》具体文本的分析来阐释王安忆在《长恨歌》中所要寻找的城市之根的内涵——上海的“日常生活”文化,并论述这样的城市文化之根对当代的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 根;寻根意识;《长恨歌》;城市文化;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I207
期刊
【摘要】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中篇小说《羊脂球》,讲述了在普法战争背景下,围绕小人物“羊脂球”身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展现了一副社会不同阶级的群像。本文运用热奈特《叙事话语》中的相关知识,对《羊脂球》中所提及的时间刻度进行提炼,划分出更为清晰的叙事线索,详细论述了叙述时间和叙事结构,从而对作者的叙事重点和意图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羊脂球》;叙事时间;叙事速度;叙事结构  【中图分类号】I5
期刊
【摘要】 契诃夫在一封信里曾经说过:“文学之所以称为文学,就是因为它描写的生活是生活本来的面目。”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布宁作为俄罗斯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及手法赋予小说鲜活的生命特征,拜读布宁的作品,可以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真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民间的生活。本文将以短篇小说《蛐蛐儿》为例,探寻该作品的叙事美学。  【关键词】 伊·布宁;俄国社
期刊
【摘要】 特殊儿童的教育环境备受社会关注,在文学领域同样也不失关注度。俄罗斯当代儿童心理学家、作家穆拉肖娃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特殊儿童,其代表作《矫正课》聚焦安东、尤拉及帕什卡的心理、生理、智力等问题,作家以精巧的笔墨细致地勾勒出不同学生丰富的内心空间,展示了这群特殊孩子的“特殊”学习环境,呼吁社会为他们构建更加公平、健康、轻松的世界。  【关键词】 俄罗斯儿童文学;特殊儿童;《矫正课》;穆拉肖娃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解读 “蹊”“径”在《吕氏春秋》《晏子春秋》《论语》《老子》《庄子》《荀子》《战国策》《楚辞》等上古文献中的具体释义,得知 “蹊”“径”在上古汉语中一个是兽道,一个是人道。进而辨析蹊、径在上古汉语中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关键词】蹊;径;小路;上古汉语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8-0125-02  人
期刊
【摘要】 汤显祖视杜丽娘为有情人,杜丽娘由梦生情,为爱而死。情是杜丽娘在现实中缺失的,情感教育也是杜丽娘家庭教育中缺失的。杜丽娘缺失的情感包括劳动教育中的自然之情、人际交往中的亲情、男女交往中的爱慕之情等。探究杜丽娘的情感教育缺失有助于反观现在的家庭教育。《牡丹亭》是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汤显祖认为杜丽娘“可谓之有情人耳”[1]1,杜丽娘的情感包括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情、男女之间天然的爱慕之
期刊
【摘要】 影片《心迷宫》以独特的非线性叙事呈现了中国乡村的现实境遇,它通过构筑特定的个体生理、心理的病症或是家庭关系的病态,折射出当下中国乡村中具有普遍性的文化挣扎。本文从疾病书写的视角分析影片中生理、精神和文化三个层面的乡村时代表征,展现当下中国乡村焦虑与失调的现象,对乡村发展进程进行可靠性地追问与治疗。  【关键词】 《心迷宫》;疾病书写;中国乡村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陈河的新作《天空之镜》讲述了一个叫李的华裔男性前往玻利维亚查证奇诺的中国身份,意外地追寻到百年前秘鲁华人史,而面对今日中国公司的海外开拓,百年间民族历史的变化令人喟叹。作品中跨越百年的历史和移动的空间现场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复杂的脉络流动。作者以小说的口吻写下亲身经历的非虚构实践,在历史寻根过程中不断返归自身,反思历史民族意义。  【关键词】 《天空之镜》;陈河;新移民文学;文学评论  【
期刊
【摘要】广西作为全国第三大传统侨乡,海外移民谋生的历史很早就开始了,身处海外的桂籍华商除了需要克服语言、气候、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的障碍,更要在异国他乡“文化冲击”的下坚守住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通过以祖籍地域作为区分而建立起来的“会馆”这一特殊社团,对在泰的桂籍华商如何坚守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探寻。  【关键词】华商;文化冲击;坚守;会馆  【中图分类号】K1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根据菲茨杰拉德的中篇小说而改编的,作者通过对盖茨比悲惨命运的描写,揭示了在爵士时代这个大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薄,金钱至上的原则却大行其道的社会风气。盖茨比产生这样的悲剧,也是他对这套纸醉金迷的社会规则“照单全收”的结果,因而本文也将以“镜像理论”来分析盖茨比的悲剧形成。  【关键词】 盖茨比;镜像;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