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d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都比较理想。中学物理教学中,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与手段很多,如演示实验、小制作小实验、兴趣小组、课外活动等等。笔者就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兴趣培养
  
  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呢,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都比较理想。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学物理教学中,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与手段很多,如演示实验、小制作小实验、兴趣小组、课外活动等等。笔者就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以实物观察、实验演示或物理事实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一开始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学习“光的颜色色散”之前先做一个实验:让太阳光透过三棱镜照射到教室内,学生观察出现的彩色光带现象。用这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导入光的色散的讲解,使学生们异常兴奋,自然激发了他们对理论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学效果很好。
  又如,学习“多普勒效应”时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有没有听过火车进站或出站时的汽笛声?它和火车静止时鸣的汽笛声有何不同”,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火车进站时汽笛声尖,而离站时汽笛声低沉。我又问:“同学们有没有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看到有经验的战士能判断炮弹飞行的方向”。很多学生都说看到过。这时不少学生在纷纷议论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们充满期盼的目光中,教师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导入新课,效果可想而知。
  
  二、介绍物理科学的发展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通过物理科学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前进,其原因不在于政治,不在于经济,而在于科学技术。然而这些科技的产生都是建立在物理科学研究的成果之上的。从而使学生对物理、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说人类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都是物理科学的创新成果。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蒸汽机,这就是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发展的结果。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实现了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这是电磁现象的研究和经典磁场理论的重大突破所带来的辉煌成果。第三次技术革命就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引起对技术上一系列革命性的突破,产生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如核能源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空间技术,形成了现代技术群,它们已经扩散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由此可见,没有物理科学的创新成果,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我们将仍然处在原始、落后、愚昧的状态。从这些材料出发,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不仅仅是枯燥的公式和定理,它是一种生产力,是一种磅礴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事实证明,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非常关注物理科学发展,科学成就的应用成了学生们谈论的话题。学生中有许多人进入高等学府的物理专业等专业学习,准备为21世纪物理科学的腾飞贡献毕生的精力。
  
  三、加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巩固课堂知识,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强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加强演示实验,凡是应该让学生看到的,尽量让他们看到
  例如,奥斯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实验,电流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实验,横波、纵波的形成演示,波的干涉、衍射的实验,自感现象等等。
  2.边讲课边实验,尽量做到先做实验后得结论
  例如,在学习“外力作用下的振动”之前做四线摆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他们自己总结受迫振动的频率与固有频率的关系及共振现象。在学习“自感”之前,先做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的实验,学生很容易理解自感现象。课本中大多数的验证性实验,我都将其提前与新课的讲授结合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交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会感到疲劳,难怪学生们说:“一堂课45分钟,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
  3.多做实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
  物理新教材上有很多演示实验和做一做等小实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并创造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一做。
  几年来,我把许多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做到每人一组,增加了动手机会,在动手中动脑,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增长了才干。
  
  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学与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联系紧密,它不仅可以解释一些现象,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例如,在学习了传感器之后,笔者让学生找出家庭中应用传感器的实例,并让学生课后分组合作,自己找材料制作传感器。学生的兴趣很浓,热情很高,课后都积极行动起来,设计电路、找材料、组装电路。有的学生利用废旧的马达、日光灯的启动器等材料制成了火灾报警器,也有的利用日光灯启动器中的双金属片等材料制成了温控器等,学生制成了十几件作品。最后又让学生展示,互相交流,谈体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再如,在学习“互感和自感”时,我引导同学们弄清原理之后,让他们亲手安装日光灯。最后,灯亮了,同学们很高兴,随后我问:如果启动器坏了,日光灯还能启动吗?学生经过讨论后说能,并动手试验,成功之后学生很兴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体会到,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条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中学)
其他文献
新乡市宝林振动筛分设备厂位于新乡市,主要生产振动筛分设备、轻工设备、气流筛、检测设备、提升设备、输送设备、矿用振动设备、过滤设备、电机等几大类十余种产品,公司规模和
梁木匠是个粗木匠。粗木匠专干粗活儿:谁家盖房,请他制梁定脊;谁家有白事,请他钉棺封馆;谁家买了架子车,请他打上架,全是粗活儿。
[摘 要]:在高等职业教育数学教育方面,突出地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以及高等职业教育中数学的应用性强调不足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彼此联系,是目前高职数学教学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工作,发现在高职数学课程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通过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可以较好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中数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数学建模 课程改革    面对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数学教育中
2010年西南旱灾,很多农户没有投保,人们说这是“农民之不幸”;但换个角度看,保险公司也“躲过一劫”。这话似乎不近人情,可事实上无论当地哪家保险公司承保,结果都会是“赔不起”。
老妈来了,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等着接她。老妈头发白了许多,黑了,老了,可我觉得,老妈依然是世界上最美的人。我的孩子叫豆豆,大家都叫她毛豆。晚上,毛豆把姥姥带来的一袋花生米兴奋
民生之声声声入耳,民生之事事事关心。就业、医疗、交通、教育、收入……这些民生细事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对于“十二五”,普通民众又有着怎样的心愿和新愿呢?身边是绿水,头顶有蓝天全民都要补环保功课  王萱(山西大学文学院学生):又进入冬天了,出门时不得不戴起厚厚的口罩,进入采暖期的太原市空气质量让人不敢恭维。我们采取了很多治污措施,也取得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