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367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多媒体课件集“声、色、画、乐”于一体,它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它把数学教学形象化具体化、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利于突破教学的难点;它可以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它可以展示形式多样的练习等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生动形象 有效性 形式多样 增大容量 使用有度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通俗地说就是学生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这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那么怎样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多媒体课件集“声、色、画、乐”于一体,它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它把数学教学形象化具体化、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利于突破教学的难点;它可以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它可以展示形式多样的练习等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于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生动形象有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据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时利用视觉的注意效率高于听觉。多媒体利用投影、录像、音乐、计算机动画等,为学生创设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如教学圆的认识:一开始利用多媒体,以情景动画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奇妙的动物王国里,首先看到动物王国里的自行车、手推车、汽车等车轮都是圆形的,小动物们高高兴兴的,接着再将他们的轮子换成长方形、三角形等形状,车子的颠簸和艰难的行进使学生个个都笑得前仰后翻,连连摇头,都说这样坐车非常不舒服。最后换成椭圆形的,学生们也说不行,没法坐。随后教师提出:为什么圆的轮子就行呢?而其他形状的都不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如此生动有趣的情景,使学生们寻求知识的兴趣空前高涨,这时,教师再教学圆的认识效果可想而知。
  二、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只有对所学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才能达到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可以掌握比较抽象的知识,但他们的抽象思维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而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还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巧用多媒体把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把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虚为实,突破教学的难点。
  如教学“直线、射线、线段的不同”时,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三者的区别。直线:先显示一段较短的直线,然后展示从两头慢慢延长的动画。射线:显示一段短的射线,然后展示从一头慢慢延长的动画。线段:显示一条线段,然后闪烁线段的两个端点。把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不可度量的特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无法延长、可以度量长度的特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弥补了传统教学难以讲清的不足,使学生能在脑中展开发散性思维,从中也渗透了“无限”的思想。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
  三、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利用多媒体,可以适时地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声音、图象可以随时插入,随时展示,避免了平时只靠口说手写的容量小的弊端。这样学生虽是坐在教室里,但其视野却可以随着多媒体的展示,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且对文字的感受又可以随着画面、声音不断的延伸,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40分钟的上课时间便被充分利用起来,发挥了他的最大价值。
  如教学闰年和平年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情景用动画展示出来,再配以相关知识的解说: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这样,每过4年差不多就会多出1天的时间,把这一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是366天。同时将计算过程展示在课件上。这样的一节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跨越时空,展现传统教学中不能呈现的很多内容,为学生丰富了天文、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积累,真正达到“小课堂、大社会”的最优化效果,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练习形式多样,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加大练习量,灵活的变换练习题形式,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练习。可以在讲授新课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智力闯关游戏,改变枯燥的练习形式,练习效果更好。也可以在习题中引入生活片断,帮助学生对解决问题类题意的理解,只有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增强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形式多样的练习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反馈信息,方便教师有充分的依据改变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如解决这样一道题:小明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瓶药共30片,并嘱咐他“每天吃三次,每次两片”,那么这瓶药够吃几天?利用多媒体展示小明一天吃药的情况:早上2片、中午2片、晚上2片,每天都这样吃药。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题意,解题思路很清晰:先用2×3算出一天吃药的片数,再用30÷6算出这瓶药够吃几天。
  五、使用有“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应用多媒体课件应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但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也有它的局限性。高手段不等于高效率,一堂课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关键是看是否促成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选择什么手段并不重要。所以使用多媒体要把握好“度”。
  具体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课件不应太华丽、太精美。过于华丽精美的动画展示,会让学生被有声有色的画面所吸引,更多的关注故事的情节与画面的精美,影响了对知识本质的感受与提升。二是课件不应太直观。过于直观形象学生思考的机会就少了,思维偏于低级化,背离了数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宗旨。
  总而言之,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是个不错的帮手,但其优势的发挥,必须建立在与其他教学媒体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综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诸多因素去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所以,各学科必须坚持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始终注重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养。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呢?下面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挖掘课本内容,增强守法观念  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把教材内容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忽视数学教学中的法律
期刊
估算或叫做计算的估计能力,是指个体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必作准确计算,并会加以应用,特别适用于解决日常实际问题和判断一些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因此估算的实际意义在于,人们在做某项工作时,可以先对有关问题做出粗略的初步估计,以确定此事是否可行;在计算工具发达的时代,使用工具的人也应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有个估计,以防止在使用工具时出现差错。研究表明估算能力在早期就需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这也正是小学数学教学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被许多教师引入课堂教学,它通过文本、图象、声音、动画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多媒体应用 辅助教学 优点和问题  一、初中数学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1、运用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问题。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学要讲求实效,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对于我国顺利地推行义务教育,全面地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培养21世纪人才打好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很广,其中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教学过程优化和教学效率高的标准可
期刊
摘要:把多媒体这一先进技术引入数学课堂,将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整体优化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正日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多媒体进入课堂所引起的良性效应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数学教学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改变着人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初中七年级数学老师首先要担任小学六年级的教学任务,面对的是小学生,不但要了解小学教师的教法特点,还要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盘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点击率比较高的关键词有这四个:生活、兴趣、直观、创新。  关键词一:生活  新
期刊
在文(!) (2)中运用方程思想解决了三角方面的一些问题,本文也以方程的思想列举解决一些三角和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  1 用方程思想证明恒等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发展的日新月异,作业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探讨,已经引起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因此,笔者就针对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尝试,以此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数学 个性化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也是课本知识得到深化和巩固的最佳手段,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具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一个良好的发
近几年各市数学考题中不断出现阅读理解题,这类题型能较好地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解决数学问题的猜想与探索过程,要求正确掌握命题,对其本质做描述性的回答或进行判断概括及迁移发展。学生在解这类题时丢分比较严重,普遍出现“题没看清”“理解错了”等状况,究其原因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太弱,无法自主地将获取的文本信息转换为数学关系。由此可见,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