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应具备的创业要素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传统的专业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要发展、壮大,唯有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内涵体现在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三个创业要素方面,要使学生具备这三个创业要素,需要对其进行创业教育,才能真正地在高职院校中实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要素;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
  收稿日期:2013-09-26
  作者简介:孙宝文(1975-),男,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高科技产业如雨后春笋,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具有创新、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获得企业的青睐,开展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能否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就目前来说,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已经基本开展起来,但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形成或出现了偏差,很多院校的创业教育规模和质量还有待提高。
  一、我国高职创业要素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仍是以传统的专业教育为主,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创业理论体系也未完全建立,关于创业要素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且零散地分布于少数几个学科领域,学者们仅仅从各自的学科领域出发先后对创业要素展开了多项研究。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研究方法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比较少,并多以小样本的案例分析为多,大样本数据的研究少见。在原始数据采集方面,大多数的研究也都采用问卷或访谈的方式获得,较为客观的资料几乎难寻,且绝大多数的研究是针对某一创业要素个别层面或个别侧面进行的研究,系统性的探讨分析较少,创业要素的统一性更无从谈起。系统性研究的缺乏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理论研究总不能对创业要素做出全面、准确地分析,这就使现状与当前创业面临的实践需求出现了很大的差距,因此对创业要素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创业要素系统的研究已经非常迫切。
  二、高职学生创业应具备的创业要素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单单是做一笔小生意或者是创办一个校办企业那么简单,最重要的是在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不但有创业的冲动,有创业的干劲,还要有一些创业所具备的真功夫,如创业具有的意识、眼光,创业具有的知识,具备创业成功的能力,即创业的三个要素。
  (一)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创业要素的最底层,是创业要素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创业意识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生掌握创业知识,进而提高创业能力的先决条件,是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驱动力,需要和冲动构成创业意识的雏形,是创业意识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人类对某一事物的需要和冲动是可以通过强化灌输于头脑中的,所以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建立,必须与新生入学接受专业教育同时开始,就要对其开展创业意识的宣传。如何让学生从思想上有一种创业的需要和冲动是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需要考虑的重点。
  (二)创业知识
  创业知识是创业意识转化为实际创业行动的需要,是学生是否具备创业能力的平台,是学生创业所必需的硬件。创业知识不是把如何创业、创业风险、创业法律等知识简单地叠加,而是在掌握包括创业具备的专业知识,创业所需法律知识,创业所用到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知识基础上,还要把这些知识运用在实际的创业活动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统一。学生掌握的创业知识多与少,对于创业风险的规避与创业能否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向作用。创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高职生本来理论基础都比较薄弱,学习能力方面不如本科生,所以如何让学生学好创业知识是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难点。
  (三)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成功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在拥有创业意识,并具备创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拥有基本的创业能力,它是创业要素的最高层次。创业能力不仅包含坚强的创业心理品质,还应具备经营管理能力和创业所需的综合能力等。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创业能力是高职创业教育的目标,因此学生创业能力的高低则体现了该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
  上述三个要素相互关联,逐次递进却又相辅形成,创业意识的建立、创业知识的积累是拥有创业能力的前提,创业能力的提高又会强化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的学习。
  三、创业要素的培养
  在实施创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三要素有不同的策略和目标。
  (一)创业意识的培养
  1.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创业教育氛围。高职院校领导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基于创业教育处于刚起步阶段,政策上要给予大力支持,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宣扬创业教育,加深全体师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在具体操作上,可实施宽松的学籍管理,支持大学生建立创业协会等社团,举办创业大赛,对优秀创业大赛成果给予适当的创业资金支持,引导学生规避创业风险等。与此同时,创造条件逐渐让企业参与,走创业教育的工学融合之路,形成适合学生创业的良好教学环境。
  2.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增加创业教育的引导。除了课外对学生进行创业熏陶,鼓励教师在上专业课的同时,用创业教育的思想来教书育人,见缝插针地把创业教育的内涵融入进去。可以通过讲解自己或者别人的创业经验,使学生获得创业的认知,通过初步创业的艰辛、创业过程的趣事以及创业后期的成功等实例,使学生了解创业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树立创业信心,获得创业的动力。
  3.通过实践使学生感受到就业压力、毕业后的发展压力和生存压力。通过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对以后的就业和生存考虑的很少,或者说仅仅是一种感性上的认知,到了大三要毕业的时候才发现就业和生存压力如此之大,甚至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毕业恐惧,即毕业期综合症。而创业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可以使学生从大一就了解毕业时以及毕业后的各种压力。可以通过各种社团参加创业竞赛,开展创业技能训练,通过创业基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现在很多大学中的“格子铺”。还可以创建创业教学教育网络互动平台,开设大学生创业论坛、创业项目信息、创业案例分析,开展电子商务等。诸如此类的活动,更易让学生从感官上体验以后的生活,感受毕业后的压力,从而促使其更勤奋学习,养成不怕困难的良好品格。   (二)创业知识的掌握
  1.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业所需专业知识的学习。科学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机制,创建创业教育课程模块体系,教学内容除了要融入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心理品质的训练与培养外,还要将创业精神的宗旨和创业知识的普及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导向,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积极与校外创业成功人士、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模块,教学内容任务化、项目化,提高高职生创业知识水平,以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业型人才。
  2.通过实践、讲座等方式获得创业所需的法律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知识。营造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渗透。组织创业论坛、创业竞赛、建立创业教育协会和其他形式的课外创业文化活动,为学生建立全方位的创业知识结构。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创业实训基地,开拓学生创业实践空间,增加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从企业聘请创业成功人士、咨询顾问等讲授一些创业课程。通过他们艰辛的创业经历以及在企业发展中通过自身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教训、方法、知识等的传授,帮助学生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也可邀请校外有创业经验的专家作为客座教授,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开展创业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创业心得,解答学生关心的创业问题,提高其掌握创业规律、把握创业商机的本领。
  (三)创业能力的提高
  1.通过创业大赛、生存大赛等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学校要切实加强校内外创业基地建设,以便开展各种创业大赛,解决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空间问题。在基地模拟举办的各种竞赛或技能训练一定要气氛热烈并具有真实性,使学生对创业有直观的感受,给予其心理的冲击,让旁观者产生创业的冲动,让参与者体验创业的过程,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将学到的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帮助他们知晓创业所涉及到的知识,提高他们开拓、创新的勇气,督促其以更好的心理素质应对未来创业出现的各种挑战。
  2.引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产、经营第一线,提高创业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以校内外创业基地为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具体的创业项目,与社会行业企业合作,利用创新项目立项,引入创业孵化机构,使创业成果市场化,在市场化过程中,提高创业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同时,还要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师生积极承担行业课题,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拓展项目,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转化为实际创业能力。
  四、结 语
  创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业教育的实施,必须把握内涵,系统性地分析创业的各个要素,按照创业要素内在的联系制定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这对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友明.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J].
  职业技术教育,2009,(2).
  [2] 刘洋.论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重庆工商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3] 关海峰.实践基地在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J].黑龙
  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3).
  [4] 胡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J].中国
  成人教育,2010,(7).
  Research about Career-creation Elements of Vocational Students
  SUN Bao-wen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leading to traditional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an not fully meet the current needs of business professionals, vocational colleges to develop and grow, only to carry out career-creation education. Connotation of career-creation education has been reflected in the career-creation realization, business knowledge, career-creation ability three career-creation elements. Vocational student want to possess the three career-creation elements, must be nurtured and guided in career-creation education process. Only in this way, the purpose of realizing the career-creation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be obtained.
  Key words: career-creation education; career-creation elements; career-creation realization; career-creation knowledge; career-creation ability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了任职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现状,围绕培训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设计、实践教学组织、教师队伍建设、育人氛围营造等方面探讨了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转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任职教育逐步受到关注和重视,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观察分析可见:任职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普遍还有差强人意之处,学历教育的烙印依然
本文阐述了数控机床参考点建立机理、故障诊断及其维修方法。
摘要:通过对扬州软件信息产业的调查,了解其发展现状,并对苏南重点城市南京、苏州、无锡的软件信息产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基于调研结果数据总结这些城市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成功经验。最后,结合扬州实际提出了扬州软件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扬州软件信息产业;苏南城市;发展特点;发展对策  2013年6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扬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同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建筑为了在舒适性方面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暖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