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沟通的策略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348892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上由于对学习的预期、对学习目标和方式的理解、对课堂生态中某一因素的不认同等,都可能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不和谐、不同步的现象,甚至出现矛盾,这就是师生冲突。由于影响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任何因素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沟通无法实现,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精彩的课堂来自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语文课堂的有效沟通,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學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努力达成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思想和行为。实践表明,一堂沟通有效的语文课,精彩纷呈;而一堂缺乏有效沟通的课堂,会让人感觉味同嚼蜡,学生的收获更是少之又少。
  一、语文课堂常见的缺少沟通的现象
  现象之一:无言以对,简单表扬。
  如在习作课《妈妈,我想对你说》中,有一个交流反馈的环节,教师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
  师: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
  生1:妈妈,感谢您这十多年来对我的养育之恩。以前女儿不理解您,太任性,总是惹您生气,想找机会向您道歉,却总说不出口。妈妈,您能原谅我吗?
  师:嗯,说得很好。谁再来说?
  生2:妈妈,是您陪伴我健康成长,是您用心教育我。每当我放学回到家,第一眼看到的是您那关切的眼神和热气腾腾的饭菜;每当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您鼓励了我,让我有了信心……妈妈,我爱您!
  师:好,你真了不起!谁还想说?
  ……
  在整个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连续请了五六个学生站起来说,面对学生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教师无言以对,全以几个单一的评价来回应。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肯定,但是教师廉价的表扬,没有交流的沟通,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
  现象之二:面对“生成”,一棒打死。
  教学中教师会遇到突如其来的生成问题,而这往往就是师生沟通、生成精彩课堂的关键。可当有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的预设不够,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课堂停顿几秒钟后才缓过神来,有些教师会这样评价:“你提的问题与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没有关系,我们课后再讨论。”
  二、语文课堂有效沟通的策略
  1.积淀底气,用一生去备课
  底气,来源于教师自身修养的反复提升,来自于对文本的深入研究。于永正老师曾说:备课没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反复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时,就敢走进课堂了。但有些老师总认为凭自己的文化功底教小学语文绰绰有余,在过去的分析式教学中好像不成问题,什么时间讲什么内容、讲多少,一切都是预设好的,学生只有被动接受。而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和探究的权利,常常会在讨论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如上述案例的无言以对,面对生成,一棒打死,都是教师在备学生、备教材中缺少底气的一种表现。
  2.讲究艺术,用爱去感染学生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我非常欣赏这句名言,在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良好的沟通,需要教师耐心的聆听,了解学生心中的感受。教师对学生积极聆听的态度,可以使学生觉得受到重视并肯定自己的价值。教师应利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谦虚和善的体态语,巧妙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实现有效沟通,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精彩。
  3.合作是有效沟通的必经之路
  (1)师生的合作——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沟通。学生的学习进程到了一个关键点的时候,教师要敏锐地把握课堂,组织进行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去思考、探讨、解决问题。
  (2)生生合作——在交流中沟通。案例: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你们认为这样好吗?结果一部分学生认为好,一部分学生认为不好。教师抓住这一时机,把认为好的学生作为正方,把认为不好的学生作为反方,在课堂上展开辩论。为了在辩论中取胜,正方和反方分别组成了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并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从不同的途径去搜集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证明自己小组的观点是正确的。
  总之,有效的沟通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和桥梁,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通过倾听、协商和引导避免发生冲突,妥善地解决冲突,采用语言和非语言的策略、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有效的沟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九五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十几年的课堂教学中,有让我满意的成功的课堂,也有使我感到意外的课堂。当课堂上遇到“意外”的小事件时,我们不要惊慌,而应该机智灵活地把发生的小事件纳入到教学中来,这样就会把“意外”化为“精彩”,从而达到让人始料不及的满意的教学效果。  星期五下午,学校安排我上公开课。我正在指导学生学习讨论《只有一个地球》中的问题时,班上出现了我所没有想到的事情:全班同学正在
期刊
当前,世界各国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都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认识到艺术教育在教育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和优势是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各国已经形成了“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普遍共识。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门类,它在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体现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一、美术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思维  人的思维形式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一个人必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一个中学物理教师对情感教育的认识出发,从接受新教育理念、中学物理教师提高自身情感素质和切实实施情感教育、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当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 情感教育 中学物理教学  一、情感教育的教育价值  情感教育重视教育中情感的作用和学生的情感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调节能力,是一种以培养学生高级社会性情感为主要目的、以培养高情感水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有效课堂 教学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期刊
捷报频传硕果累累、成就显著的“十一五”即将与我们告别,充满激情、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十二五”已满怀信心地向我们走来。为迎接“十二五”的到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早已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了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长远规划,举国上下各行各业也作好了奋战的充分准备。  作为教育战线的全体教师,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领头雁,使教育真正发挥其强国富民的巨大作用。这就势必对
期刊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和深入,初中在当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愈来愈重要、愈来愈突出。然而学生素质差,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教育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工作职责,于是转化和消除后进生就成了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后进生的落后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教师在转化的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因素考虑,多动动脑子,才能有效地把工作做好,让后进生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一、加强思想
期刊
“百科之母”的语文课,在课堂上却常遭“冷遇”,许多同学只在语文课堂上翻翻语文书,认为语文课可听可不听,上与不上无所谓,这大大地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面对这种现状,语文老师常常感到很无助。在新一轮语文课改之际,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从老师自身做起,练就独特的魅力,不只做经师,还要做能师,力争做名师,最好做大师;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气,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努力改变语文教学的不良现状,让学生“
期刊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一种教学方法。它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
期刊
课外与学生交谈,我发现,学生那幼小的心灵已与金钱、权势、地位等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很缺乏健康人类最基本的同情、友谊、尊重等心理因素,很令人担忧。  分析原因,总结起来,大约有三个:一是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偏重于知识的积累和技巧的训练,很少在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上下功夫。二是课程本身的因素。包括语文课在内的中学各学科过多地注重知识、技巧、能力,并没有真正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学内容没有
期刊
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十多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让“差生”“亲其师,信其道”  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差生”进入中学时,在考试(包括小升初)中屡遭失败,他们对数学已失去了信心,但他们毕竟是十三、十四岁的孩子,情感都比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