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觞随波泛

来源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节选自《兰亭集序》)
  流觞曲水是中国古代流行的一种游戏,也称流杯曲水或曲水流觞,是旧时上巳节的一种饮宴风俗。其大致方式是众人围坐在回环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酒杯(多是质地很轻的漆器)置于上游,任其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酒杯漂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杯饮酒。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尽兴为止。文人则将此俗发展成名士雅集——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还得赋诗一首,其乐趣略同今人的”击鼓传花”或“丢手绢”。这种游戏非常古老,逸诗有云:“羽觞随波泛”。
  
  起源
  
  流觞曲水源于何时、起于何地已无确切根据进行考证,也正是这一点使得那小小的一弯曲水多了些浪漫的传说。
  西周时期,天下方定,周公旦在洛邑城进行占卜以预测周王朝即将面临的命运。据说当时的占卜方式很是奇特,将酒杯放在托盘上置于河水之中,让这杯酒随着河流飘荡。昔年的卜卦结果究竟怎样已经没有了考证的依据,无论如何周朝都已经湮没在了滚滚历史潮流之中,唯有那小小的一杯酒,顺着一曲清水流了下来。战国时期,野心勃勃的秦昭王不甘心偏安一隅,总想找点事做,于是便在三月初三仿照周公的样子在曲水之中放置美酒,任其随波而去。也许是哪位过路的神仙被美酒吸引住了,接下来就有了”忽有金人自东而出,向其献。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一幕出现。显然,秦昭王是幸运的,其后世子孙不仅仅称霸西夏,最终还统一了天下。为了感念那天,那酒,那水,泰国子孙便在当年的水边建立了“曲水祠”。
  当然。故事不会这么简单,浪漫的中国人民早就准备了多个版本以供大家赏玩。
  南北朝时期南梁人刘昭在注解《后汉书》时曾对曲水流觞的起源做了探讨。据《后汉书》中记载,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做郭虞的,三月上句喜得双胞胎女儿,谁知道乐极生悲,第二天两个幼小的生命就离开了这个她们还没来得及看上一眼的世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两个小生命夭折,书中并未详细记载,只是这一天却被郭家人看做不祥之日记了下来。每年的这一天全家人都要到河边清洗身体,据说是为了清除身上的晦气。洗完身体后还要在河岸边挖一条渠引入河水,全家人顺着水渠依次而坐,将酒杯置于水流之中,任家人取用,以此来预祝全家事事顺利。
  无独有偶,在《宋书》中也有一些类似的记载,在这里就不赘述了。由此可见,类似的故事至少在东晋南朝时已流传甚广。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古人视三月初三为“恶曰”,乃至将孪生女婴看作“不祥”的象征,因之曲水流觞的本义则是祓除邪祟。流传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时任会稽内史的晋代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酒酣之时,挥毫泼墨,信手而成的《兰亭集序》不仅成为了千古书法佳作,更是为曲水流觞这种游戏做了免费的广告。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流觞曲水在此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游戏,而是上升为文人雅士们进行学识交流的文坛盛会。
  据记载,参加本次流觞曲水的人包括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在内共计42位名士,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即兴赋诗并饮酒。
  虽无丛与竹,玄泉有清声,
  虽无啸与歌,咏言有余馨。
  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
  这是王羲之所作兰亭诗中描绘本次饮酒娱乐的部分。从中不难看出,王羲之对本次聚会十分满意,玩得十分尽兴。想象一下,在清静幽雅的丛林之间,与众多兴趣相投者以文会友,以酒相交,是何等的豪迈、洒脱、令人神往。诗的最后一句更是点出本次聚会可为后人典范,必将流传千古。也许这只是王羲之酒酣之时的戏言,但是这次聚会却真正的被后世之人记下了。
  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世人尊为“书圣”。王羲之想不到的是,这寥寥数百字不仅仅成就了他自己在文坛的不朽地位,也成全了那一弯清泉。从此,那茂林之间,修竹之下,曲水浅湾之间不再缺乏文人墨客、才子雅士的身姿。
  后世文人大概是羡慕极了魏晋名士随性而为,钟情山水的洒脱与不羁,总是想找一找昔日古人的影子,寻一下那放浪形骸的真意。
  《嘉泰会稽志》卷十记载:“六朝宋时,谢康乐与从弟谢惠连人称。大小谢‘,曾泛舟耶溪,对诗于王子敬山亭。‘谢灵运与惠连联句,刻于(孤潭)树’”。永淳二年(683年),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率浙东诗人曾在云门寺王子敬山亭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兰亭雅集的修禊活动(说是修禊,实际上是搞了一次初唐诗坛的赛诗会,当时全国最头角峥嵘的诗人都到齐了),并仿《兰亭集序》写了一篇《修禊云门献之山亭序》。王勃也许意犹未尽,于同年秋再次修禊于此,作有《越州秋日宴山亭序》。此后又有“大历浙东唱和(57诗人)”。
  直到今天,在绍兴地区,“曲水流觞”这种饮酒咏诗的雅俗历经千年,仍盛传不衰。见证
  但凡是古人的风流雅事总是需要些实物来见证的,如欧阳修有醉翁亭、苏东坡有苏堤,林林总总,不知凡几。作为文人们一直向往的兰亭聚会,是不可能缺少点缀的。
  
  流觞亭
  
  流觞亭是纪念流觞曲水的场所,是兰亭主要建筑之一,建于清代。亭的周围木雕长窗,外面走廊环绕,古香古色。亭内墙上挂着一幅《流觞曲水图》,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王羲之等人修禊雅集的情景,有的低头沉吟,有的举杯畅饮,有的醉态毕露,令人叫绝。此图是明末清初时的间阴县知事杨恩树所书。流觞亭内有一屏,上悬一匾“曲水邀欢处”,无款,楷书。屏风中间是一扇形《兰亭修禊图》。修禊图描绘了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二名士于永和九年在兰亭曲水流觞的情景。画中人物形态各异,或举杯畅饮,或低头沉吟,或援笔而书,在惠风和畅、茂林修竹之间,或袒胸露臂,或醉意朦胧,将魏晋名士洒笑山林,旷达潇洒的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兰亭
  
  对于大多数历史学家而言,兰亭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由于王羲之在书写《兰亭集序》时,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了一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而会稽山阴何其广阔,真正的兰亭坐落在何处至今未被后人确定。现在世人所见到 的兰亭也是几经迁移修缮而成,究竟是不是几千年前那座有幸参加宴会的亭子也难以得出确定的结论。
  《水经注·浙江水注》说:”浙江东与兰溪台,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日兰亭,亦日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吴郡太守谢勋封兰亭候,盖取此亭以为封号也。太守王羲之移亭在水中。晋司空何无忌之临也,起亭于山椒,极高尽眺矣,亭宇虽坏,基陛尚存。“这里讲的湖当指鉴湖;兰溪,即指兰亭溪。当时鉴湖的范围很大,曾流经兰渚山。从这则记载可知:兰亭在晋宋时期已数次迁移。文献中有关兰亭的记载有:
  《寰宇记》卷九十六,越州条目中引顾野王《舆地志》曰:“山阴郭西有兰渚,渚有兰亭,王羲之谓曲水之胜境,制序于此。”可见兰亭在湖中。
  宋叶廷《海录碎事·地理下·陂泽门》卷三曰:“山阴县西南有三十里有兰渚,渚有亭日兰亭羲之旧迹。”可见束时,兰亭也在湖中。
  《嘉泰会稽志》卷九曰:”兰渚山在县西南二十七里,王右军《从修禊》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从《嘉泰会稽志》记载来看,兰亭在兰渚山一带,当时鉴湖在兰渚山一带的流域湮废,兰亭已不在湖中。
  吕祖谦《东莱吕太师文集》中有《入越记》一篇,曰:“十里含晕桥亭,天章寺路口也,才穿松径至寺,晋王羲之之兰亭。”吕祖谦是以天章寺为兰亭故址的。
  一千六百多年来,兰亭地址几经变迁,现在兰亭是明朝嘉靖二十七年(1 548年),由郡守沈启主持,从宋兰亭遗址——天章寺迁移到此,期间几经兴废。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御笔《兰亭集序》勒石,上覆以亭。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知府宋骏业主持重修。到了清嘉庆三年(1718年),知县伍士备,偕绅士吴寿昌等筹资重修兰亭、曲水流觞处,右军祠等。并查明旧兰亭址在东北隅土名石壁下,已垦为农田,于是将垦为农田的旧址重新纳入兰亭。
  1914年,在右军祠内建墨华亭;1 916年,兰亭增建了文昌阁、驿马亭等建筑。云门寺
  传晋义熙三年(407年),有五色祥云见,安帝诏建寺,赐号云门寺。寺前青嶂,矗如列屏。秋如万重,灿若褥绣。若耶溪绕门而过;秦望山据背在上。
  云门寺曾为羲献父子在会稽时的旧居。稍后,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在此住持,留下“铁门槛”、“退笔家”,“千宇文”等掌故,最引人入胜的一个要数智永的徒弟辨才一不小心将《兰亭序》给弄丢了的事。
  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陪,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7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珍宝,藏在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何延之的《兰亭记》中写过: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蕊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谈得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集序》真迹,随即将其纳入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
  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再加上惊吓过度,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这云门寺就是在中国佛教史上也大不可小觑,仅看历任住持就很过瘾,如帛道猷,法旷、竺道一,支道林,弘明,昙一,智永、湛然,都是开宗立派式的人物;后来,北宋范仲淹在越州作父母官时也常来云门寺游居:南宋时,少年陆游在此筑“云门草堂”用功;明亡,陈洪缓在云门寺落发为僧,法号悔迟,这一年是清顺治三年(1 646年)。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古人已逝,那流撒在历史长河中的一律韵致,飘飘渺渺,诱导着后人去追寻,猜想。
  (编辑墨非)
其他文献
个人简历:陈元龙,字伯云,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职务有: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画艺术研究所所长,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教研室主任,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套会员,一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天津市河西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师范大学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天津市河西区政协委员。祖籍山东利津。1952年生于天津,197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师承于著名画家孙其峰、爱新觉罗
一  “我也老了,难道你们还要把我扔了?”乔珊珊的爷爷对着全家人大喊大叫。  原来因为爷爷的手机太老太旧了,不仅不是智能机,就连打电话都听不清声音了,键盘上的数字也磨掉了,全家人都勸爷爷换款新手机。但是爷爷用这个手机时间久了,就像对家里其他的老物件一样,有了感情。旧柜子不能扔,旧椅子不能扔,旧手机也不能扔。偏偏爷爷还是退休的老干部,当初在单位是领导,现在在家里也是领导,只要他不同意的事情,说再多都
天快黑了,学生们放学了,大人们下班了,所有人都想快点儿回家,可学校的志愿者们还默默坚守在岗位上。  陆天的妈妈今天要很晚才能回家,所以早上走的时候,他妈妈就给了他50块钱,这是他的晚饭钱,正好够买一杯奶茶和一个卤肉饭,这两个都是他的最爱。  每天放学,陆天都坐公交车回家,在公交车站他都能碰到一位敬业的志愿者——徐明。今天陆天见徐明不停地搓手,往手上哈气,还时不时打喷嚏。今天突然大降温,徐明一定是早
海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人事工作,重点是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稳定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队伍。  一、解决计划生育聘用制干部过渡公务员遗留问题。建省初期,为了组建基层计生工作机构,配备好基层计划生育干部队伍,我委与省人事部门联合发文招聘了几批乡镇计划生育聘用制干部。明确“被聘用为聘用制干部的人员,享受国家干部同等待遇。  由于各市县对聘用制干部管理不一致,在1997年至2000年乡镇开
玉米富含维生素C等,有长寿、美容作用。那么你知道吗?多吃玉米还有助于预防肠癌哦。下面我们就看看为何玉米有助预防肠癌。  众所周知,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很高,是大米的10倍,大量的纤维素能刺激胃肠蠕动,缩短了食物残渣在肠内的停留时间,加速粪便排泄并把有害物质带出体外,对防治便秘、肠炎、直肠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每百克玉米含叶酸12微克,是大米的3倍;钾为238~300毫克,是大米的2.45~3倍;镁为
过年了,许多家庭在外出就餐或者过生日时就会用到纸餐盘,纸餐盤除了当餐具,还能用来干什么呢?今天就教你一招,用纸餐盘做一个精美的手工作品,一起学起来吧!
《鲤鱼灯》舞属花鸟鱼虫一类的抒情民间舞蹈。它寄物寓言,借助舞蹈艺术形象思维的比兴手法,通过拟人化的舞蹈动作和语言,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愿望和理想。同时,人们还把鲤鱼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在汉族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活动中,人们用舞鲤来迎新岁、贺新春、闹元宵,对新的一年、新的岁月寄予美好的期望。    在民俗节日中,各种各样的歌舞、杂艺增添了节日的气息。《鲤鱼灯》就是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它属花
木渎·穹窿山  “天形穹窿,其色苍苍”  ——《尔雅·释天》  我把341.7米加在身上  吴中形胜  多出一秒的起伏  竹节将穹窿山拔高的部分  无法登攀  空心的事物在云端  伸出手  拉我。1.75米的石料  正从听者耳中凿下一截钟声  太湖在远方  映照山间新笋  木渎·古镇  乌篷船泊进三弦时  一根楸橹让香溪长回高枝  侬语托举着岔口  我落脚于小径的回响  水路上  绿波先于我抵达 
徐福山先生身边不乏名人大家和莫逆之交的老友对他的书画“评头论足”。当然也有常常在一起饮酒作赋的文友,那更是“山情湖海”的赞不绝口,但无不是赞叹他文人之画,文人之情怀。而当我某天读到他的画,他的书法,我却隐约发现,他的情怀背后有一股悲愿激情的个性。  说到悲愿,也许大家觉得我要么诋毁,要么胡乱组词,好端端的一位艺术才俊怎会与悲愿扯上关系呢?也许跟我不懂艺术有关,有些东西要么不给我看,给我看了,我总想
简介  启笛,原名袁守启,生于1948年,原籍山东莘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海洋大学书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为郭沫若关门弟子,并被授予艺名“启笛”。八十年代受业于启功、欧阳中石先生。启功先生评价他“王羲之的根基,郭沫若的气势”。欧阳中石先生为启笛书作题赞:“积跬前程远,多年蕴彙深。”他的小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