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现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重镇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除此之外,也是带动传统农业重镇居民经济水平提高的重要方式。接下来,本文将会叙述当前传统农业重镇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情况,研究并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其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帮助传统农业重镇实现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目标。
关键词:传统农业重镇;农业产业化;现状;对策
0 引言
传统农业重镇实现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其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当前传统农业重镇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传统农业重镇经济发展水平的必要环节。虽然在近年来传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取得一些显著成果,但是笔者通过观察其发展进程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将不利于传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 传统农业重镇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
纵观传统农业重镇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史,是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传统农业不断改造的过程,这一历程注定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2000年,农村经济的农业发展迈向了新的历史阶段,国家对于农村经济的农业经济结构做出了重大调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分别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和小农生产向农业产业化转型发展。目前,傳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表现为四种形式,分别是主导产业带动型、龙老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和中介服务型。这四种形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促进了传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日益突出,而且阻碍了传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比如说,日益严峻的农业生产环境、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低的科技水平、滞后的品牌建设和缺乏经营组织带动能力。由此可见,为实现传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尽早的想出对策和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2 传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面对传统农业重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要补齐短板,在以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要以规模、品牌、市场和效益这四个关键点为中心。控制好规模,树立好品牌,关注好市场动态和取得好效益,加快传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尽早的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目标。
2.1 发展特色农业,打造自主品牌
传统农业重镇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农业发展基础,未来在发展特色农业的时候,要努力的做大做强,扩大特色农业的生产规模,与此同时,还要打造好当地特色农业的自主品牌。鉴于传统农业重镇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产业资源,要使其优势实现最大化。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优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优势产业的基地,确定其市场定位,同时做好区域布局,形成优势产业带,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努力实现每一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打动,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2.2 经营方式的一体化,促进产业化经营
依据上联市场、下联群众的要求,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决定作用,加强对于龙头企业的培养,使其做大做强,使其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从而不断地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首先,在新型的经营方式主要是体现在新型的经营主体上,需要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于加工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而使企业的发展能力提高和示范作用增强。其次,在产业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要做到保质保量,并且推动农产品特色加工向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使其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的竞争力提高。最后,在产业的经营模式下,将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安排有关部门和乡镇等代表前往省内外开始考察工作。在考察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乡镇的不足之处,汲取其他省份的长处与经验,扩大生产规模和拓展市场,利用新型的经营组织形式,将龙头企业和个体农户的利益紧密联系,进而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的经营组织形式。这不仅有利于建设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利益共同体,还有利于降低每一个人的市场风险。
2.3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色产业
传统农业重镇在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时,应该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减少灾害和培育良种为中心,进而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进而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力。首先,将乡镇的农业技术和牲畜服务体系稳定充实,建设基层的农业科技团队,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其次,增加资金投入,使国家、集体和个人共担风险,形成利益共享的多元化的投资结构。然后,要拓宽渠道、减少关卡阻碍,降低负担,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后,强化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努力建设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养专业的经理人、寻找零售大客户等中介服务组织,加深如今的合作社的组织形式的组织化程度,在龙头企业和个体农户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
3 结语
为解决“三农”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离不开农业产业化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农业重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以尽早帮助传统农业重镇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参考文献
[1] 陈华早.费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报,2021,27(1):45.
[2] 翁锦龙.莆田市涵江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0(28):28-29,35.
[3] 郑永青.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的思考[J].江西业,2020(20):137,140.
关键词:传统农业重镇;农业产业化;现状;对策
0 引言
传统农业重镇实现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其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当前传统农业重镇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传统农业重镇经济发展水平的必要环节。虽然在近年来传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取得一些显著成果,但是笔者通过观察其发展进程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将不利于传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 传统农业重镇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
纵观传统农业重镇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史,是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传统农业不断改造的过程,这一历程注定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2000年,农村经济的农业发展迈向了新的历史阶段,国家对于农村经济的农业经济结构做出了重大调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分别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和小农生产向农业产业化转型发展。目前,傳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表现为四种形式,分别是主导产业带动型、龙老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和中介服务型。这四种形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促进了传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日益突出,而且阻碍了传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比如说,日益严峻的农业生产环境、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低的科技水平、滞后的品牌建设和缺乏经营组织带动能力。由此可见,为实现传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尽早的想出对策和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2 传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面对传统农业重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要补齐短板,在以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要以规模、品牌、市场和效益这四个关键点为中心。控制好规模,树立好品牌,关注好市场动态和取得好效益,加快传统农业重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尽早的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目标。
2.1 发展特色农业,打造自主品牌
传统农业重镇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农业发展基础,未来在发展特色农业的时候,要努力的做大做强,扩大特色农业的生产规模,与此同时,还要打造好当地特色农业的自主品牌。鉴于传统农业重镇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产业资源,要使其优势实现最大化。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优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优势产业的基地,确定其市场定位,同时做好区域布局,形成优势产业带,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努力实现每一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打动,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2.2 经营方式的一体化,促进产业化经营
依据上联市场、下联群众的要求,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决定作用,加强对于龙头企业的培养,使其做大做强,使其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从而不断地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首先,在新型的经营方式主要是体现在新型的经营主体上,需要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于加工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而使企业的发展能力提高和示范作用增强。其次,在产业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要做到保质保量,并且推动农产品特色加工向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使其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的竞争力提高。最后,在产业的经营模式下,将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安排有关部门和乡镇等代表前往省内外开始考察工作。在考察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乡镇的不足之处,汲取其他省份的长处与经验,扩大生产规模和拓展市场,利用新型的经营组织形式,将龙头企业和个体农户的利益紧密联系,进而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的经营组织形式。这不仅有利于建设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利益共同体,还有利于降低每一个人的市场风险。
2.3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色产业
传统农业重镇在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时,应该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减少灾害和培育良种为中心,进而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进而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力。首先,将乡镇的农业技术和牲畜服务体系稳定充实,建设基层的农业科技团队,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其次,增加资金投入,使国家、集体和个人共担风险,形成利益共享的多元化的投资结构。然后,要拓宽渠道、减少关卡阻碍,降低负担,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后,强化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努力建设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养专业的经理人、寻找零售大客户等中介服务组织,加深如今的合作社的组织形式的组织化程度,在龙头企业和个体农户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
3 结语
为解决“三农”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离不开农业产业化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农业重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以尽早帮助传统农业重镇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参考文献
[1] 陈华早.费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报,2021,27(1):45.
[2] 翁锦龙.莆田市涵江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0(28):28-29,35.
[3] 郑永青.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的思考[J].江西业,2020(20):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