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象者

来源 :东方艺术·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批中国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五位学员,从各地会聚西湖之畔的浙江美院,开始了他们的研学生涯,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书法高等教育新的一页。五人的艺术个性十分不同,后来的经历和发展也各相殊异,但他们在各自的艺术道路上涉深履远,都达到一定的高度,为中国书法创作和教育背负使命,作出贡献。作为五人中思想最活跃的一员,邱振中的道路早已超出一般的书法而步入当代艺术诸多实验的领域。在他众多的艺术活动中,书法不仅是一种观赏的对象,而且是被作为日常的方式、生活的方式、反思与批判着的方式,展现文化思者的力度和诗性艺者的锐意。在他的勤于思考又扑朔迷离的笔耕里,我们曾经反反复复地经受到了书艺及其观赏方式的挑战。邱振中乐此不疲,一次次地把我们带向感受力的废墟,在那里重建书艺所应有的思想的浓度。因此他的艺术,往往被看作书法切进当代艺术的某种“现象级”的征候,成为传统断裂之时重续根源联系的代表。近年来,在中国书法界热闹喧嚣的背景下,在前卫艺术浪潮相对趋稳趋平的时候,邱振中艺寻何方,思考什么?“邱振中:起点与生成”正是向着这种追问作出的回答。
  “邱振中:起点与生成”分为绘画、文字作品与书法三个部分,但都是以汉字的书写作为起点。中国汉字,一字一故事,一字一象形,其核心在于“象”。作为汉字之本的“象”,一方面在于点划之间所牵连的想象世界,另一方面通过独特的书写,将某种创生的精神活化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不怠,生生不息。邱振中似乎比一般的书艺者更敏感于这种“象”,并把它还原到正被感觉和想象中的样子。这个“象”不是某种被表达的现成的形象,而是正被表达的活动本身。邱振中走笔挥洒,努力摆脱久已定形的习见,去发现正在进行之中的、原本地呈现出来的东西。他以一个真正的书写者的自省目光,只看笔下当下构成的东西,而不看先期已存之物。中国书艺的某种哲匠内质在这个过程中被抽丝剥茧般地汰离成纯然的当下构成之功。这种书写的纯然的体验,通过挥洒的交融、点划的叠映,连续地、直观地构成了某种非心理、非对象的意义者——象。中国汉字仿佛剥去包裹了千年的庸容华服,瞬间露出其生动的胎骨。这个胎骨正在挣扎,正在萌变,却已宣示着某种破执显真的力量,某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本根生机。
  中国文化与艺术的一大特点,就是在事情本身之中融入思想的意态。对于中国的文人艺者来说,这种意态甚至比思想本身更重要。书艺几乎将这种特点化成了某种蕴含素心雅趣的笔墨游戏,化作了最具构成意味的日常性操习。邱振中似乎很早就透彻地领悟到这一点。他倾听真正书艺先圣的微言大义,躬行着书写所可能赋予人的肉身意涵,却又在僵化时流面前,骄傲地视如敝履,坦然侧身于杀身成仁之境。他既认识到必须通过涂鸦来“卸”去现成的识度,争取那种入时尽性的自由,同时也看到了这种涂鸦带来的“描述性”对于书写所造成的隐患与伤害。邱振中义无返顾地以书写为入口,返入某种表象的、却可能更为深邃与真实的现象中去,在那里,从头来体味“从心所欲”,来实验不受制于现成识度、却能够维持象的缘起境域的能力,来扮演一个“宏大而辟、深闳而肆……应于化而解于物”的至大者。邱振中让书写做了一点点的延伸,或者说回返,返回到那个造字者“雨粟鬼哭”、那个历代大师的思想与语言吟咏的深处,通过一系列笔划运行的构成状态,将隐在天地之境中将发未发的“象”的骨架剥露出来。所以我想说:无论起点抑或构成,邱振中都是一位具有原发意义的“剥象者”。
  当代艺术中诸多单纯构架的书写,回返了绘画想象的实验,总让人们想到井上有一。井上写“贫”,如若写日常的自己,而邱振中的书艺却完全摆脱汉字的想象,直接书写运行本身的意态。井上的书写如俳句,我们清楚地看到一花一草的咏叹。邱振中的书写却若玉琴,虽不见娟娟修竹、蒹葭一水,却有微波吹襟、好风入怀,我们由此得以解蕴大道,体味宁静之境的本色诗意。
  据说海德格尔的书房中挂着一幅老子名言:“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海德格尔用德文给出的解释是:“谁能宁静下来,并通过和出自这宁静,将某些东西移送给道,以使它放出光明?谁能通过成就宁静,而使某些东西进入存在?”大艺者必要担得起如是追问!
  2015年4月6日
其他文献
靳卫红是一个艺术家,又是一个对艺术理论有研究的学者,修读完博士课程,获得文学博士学位。靳卫红的职业则是编辑,长期编辑《画刊》,绘画与写作似乎只是业余爱好。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她的复杂性。  很早的时候我就对靳卫红的水墨感兴趣。兴趣不在于她作品中的笔墨、构图、色调等方面,这些属于艺术的内部问题,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艺术家,她在这方面修养甚好。我是对靳卫红那些持之以恒、反复出现在其作品中的单个或多个女人体
期刊
2010年1月27日 周三 晨  坐下来,信笔由缰,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随心而行,随意而止,是心语,却不费神,一切均是真实的生活与真情实意,倾述而已。  所以清晨哪怕是凌晨的三更,时间就这样奢侈地用在了心灵的流淌中——做一回现代的乡绅逍遥,做一回中国文人的自持。  因为白天更多的是无奈。  2010年1月29日 周五 凌晨  昨日拟成“2010年个人展览筹划草案(香港展)”。这是一个梳理个人作品
期刊
大约在1983年的一天,当时正在北京筹备第一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初展在南昌)进京展出的张鑫先生对我说:“我给你看一件书法作品。”说完,他拿出一张很小的照片(约5×10厘米)。虽说当时的摄影、出版印刷条件都远不及今天,但是,照片上的书法作品却让我震动:字是行楷,朴厚是其基调,流动的点画中,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正是气息和格调,让它和时风拉开了距离。作者就是章祖安先生。张鑫接着介绍,章先生是陆维钊
期刊
董其昌在论述绘画“士气”时曾说:“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似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体现“士气”不仅仅是以书入画,其书则要以“草隶、奇字”为之。“草隶”无需赘言,此处董其昌所言“奇字”即传抄古文在明代的一个常见名称。董氏崇尚“奇字”之法,可见其对传抄古文有一定的研究。但在他流传的作品中以楷、行、草居多,篆、隶十分罕見,更何况古文这种稀见的书体,因此“奇字之法”是如何体
期刊
杨涛  1970年出生于安徽宣城,祖籍舒城。学士、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书法、篆刻、国画创作和研究,导师为王镛先生。现供职于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中国书法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青联十、十一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委副秘书长;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主任;西泠印社社员。  作品数
期刊
以前因为工作的关系,每次来北京都是12月中,冷得很厉害,有种萧索的感觉。这几年来的比较少。上次来798跟这次非常不一样,好像比较荒芜,跟现在的人来人往很不一样。中国现代化的进度真的是让人感觉很复杂,在这边能看到这样的影展也是很好的事情,所以我想可能每件事都是哀乐相生的。  看张爱玲的电影可以从一个角度进入,就是香港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关系。我们谈香港电影真的很难也不可能和中国电影分开来讲,因为两者有着
期刊
总是可以感到,在杨频的写作深处那股运行着的诗的力量。  这里的“写作”不仅仅包括书法,它还包括文章、谈吐,乃至那顾盼的姿势和眼神,而所有这些,在我和杨频之间那不算太长时间的交往中也早已了然于心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大序》)心主宰我们整个人,同时这颗心又因为寄身于不断喷涌、永无止息的意志当中,因此当它泄露自己的秘密时,它总以诗的方式现身。诗是没有办法欺骗的,在心与言、志
期刊
就文化史而言,若举文风最盛之时代,非宋莫属。唐宋八大家宋占其六,可见野史所云北宋初文星陨雨的典故并非子虚乌有。而谈及北宋文坛,最不可绕者是江西。江右文盛,首盛于庐陵。自宋至清,这里出过十七位状元,三千名进士!欧阳修、杨万里、周必大、文天祥、解缙等皆籍此地,岂非中华之大观而庐陵之大幸耶?!  “斯人千载后,犹自有遗馨。”砚溪王渐鸣兄,好芭蕉,斋壁挂白蕉先生书画一轴,因以自号“邻蕉馆主人”,世居庐陵,
期刊
借由与古人相同之工具媒材,书写着熟悉的诗文佳句,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思潮下,书法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现代人通往古人思想与心灵世界的终南捷径。在繁荣文化的当下,上及达官贵胄,下至市井小民,以至于垂髻总角,习书者可谓蔚为壮观。然书法之为艺,非苦心孤诣,难臻于至善。  刘洪镇、林喜中、王客、卿三彬、徐强、龙友诸贤朋,是当代书坛中出类的青年书法家。他们的作品深具个性风貌,在书写个性与主流模式之间保持着平衡与距离
期刊
吳善贞  2005年硕士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方向,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方向,师从邱振中教授。现为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南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宁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  明庆  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首届山水写生创作课题班,济南市青年书画院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章丘市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民主促进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