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在生物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amsha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想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寻找到相对稳定的“问题式”教学法。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展示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以问题或悬念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围绕教学情境中提出的问题,依据课堂中学习的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对话、讨论甚至辩论,展开多向思维活动。要适时评价、反馈到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生物课堂 “问题式”教学法 实施策略
  在生物课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生物教师每天必须思考的问题。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在课堂上,要想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师生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展示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以问题或悬念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要围绕教学情境中提出的问题,依据课堂中学习的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对话、讨论甚至辩论,引导学生思考,展开讨论,激发多向思维。课堂交流讨论要先让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归纳。在相关教学理论与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寻找到相对稳定的“问题式”教学法在课堂教中的实施策略,即“情景与问题—思考与讨论—反馈与评价”。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展示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以问题或悬念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与手段很多,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或利用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或利用教材中的问题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教材中“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实验”、“练习”等都是问题的好素材。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情景问题”必须与教学重点内容相关,必须与学生观察、联想的思维活动相切,必须以学生探索知识为基本出发点。
  例如,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宾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等待救援:(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课堂中,这个问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他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笔者对他们的结论进行评价,然后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很自然地引入新课,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引导学生思考,展开讨论
  围绕教学情境中提出的问题,依据课堂中学习的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对话、讨论甚至辩论,展开多向思维活动。在这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演”角色要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点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接近问题的“内核”;二是有意制造认知过程的障碍或故意误导,使学生在迂回曲折中获得知识;三是尊重持不同观点甚至是错误观点的学生。
  课堂交流讨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较易混淆的概念、原理和较难弄懂的问题,先让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归纳。如学习“人类遗传病”,可提出以下问题:遗传病一定是先天性疾病吗?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吗?艾滋病是遗传病吗?通过讨论和教师点拨,学生很快弄明白遗传病、传染病、先天性疾病的区别,从而对这三个知识点能很好地理解并领悟。“问题式”的教学过程比教师把现成的结论或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效果要好得多。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设计出开放式的问题,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益处。
  三、适时评价,反馈到位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要适时评价、反馈到位。有关研究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学生的回答或作业情况给予积极的鼓励性评价,比单纯的批评或否定性评价更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评价意义,适时恰当实施评价。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标准关于评价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评价作为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兴奋剂。适时的恰当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评价语言应贴切、恰当。评价语应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结果,语言应简练,不含糊。评价语务必恰如其分,有分寸感。评价时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评价语言应饱含激励。教师的评价,变成一种赏识,变成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激励,一种人文关怀,既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更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例如,一个基因型Aa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产生的精子有几种?
  学生有的说4种配子,也有的说2种配子。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可产生AB、Ab、aB、ab4种配子,不少学生受“经验思维定势”的影响,回答4种(错误)。在评价与反馈时,教师必须揭示:这种思维误区,结合图解(板画)解释,1个AaBb的精原细胞只产,Ab、aB或AB、ab2种精子,而1个AaBb的个体,它有很多个精原细胞,它能产生Ab、aB、AB、ab4种精子。在对学生的回答作评价时,教师不要对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正确作直接判断,而是从导致错误的原因入手反馈,这样的评价不但不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想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寻找到相对稳定的“问题式”教学法。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展示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以问题或悬念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围绕教学情境中提出的问题,依据课堂中学习的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对话、讨论甚至辩论,展开多向思维活动。要适时评价、反馈到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总之,“问题式”教学法在课堂中的有效实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恰当地运用“问题”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阶梯。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4.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3]张婷婷.生物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策略[J].生物教学设计,2008,5.
  [4]徐海荣.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1).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让生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高效,生物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主导者”的角色观,调整简单固定的教学模式,拓展师生间的互动形式,创新多种教学模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式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挖掘资源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互动活动  互动教学指的是师生在课堂上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流、切磋、思想火花相互碰撞的过程,进而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
大赛背景  自2011年至今,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共同主办,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承办的,特别是针对针织行业职工技能的专业竞赛已成功举办了多次,分别是2011年全国纺织行业“佰源杯”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2012年全国纺织行业“龙星杯”横机工职业技能竞赛、2013年全国纺织行业“润源杯”经编工职业技能竞赛、2014年全国纺织行业“佰源杯”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
期刊
发展振兴文化艺术产业需要大量的艺术管理人才.当前我国综合艺术院校艺术管理人才培养还要创新体系,丰富相关课程项目内容,着力构建实践化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艺术管理人
文章创设了住房压力指数,作为衡量购房者住房压力大小的指标,利用房价收入比界定了住房压力合理及不同压力程度的区间,并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和国外中心城市的实际对住房压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传统城市色彩因素规划设计的审美水平已经渐渐落后,传统的城市色彩较为单一,缺乏美感,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目前,我国城市的发展已逐渐步
由于小剧场戏剧在物理空间上打破了传统大戏院一分为二的远观模式,并且小剧场戏剧空间充满着空、变、近、小、虚、动的特点,随之带来改变的就是观演关系的变化.本文将从小剧
摘 要: 初中生物学科知识结构严谨,系统脉络清晰,学生学习起来需要循序渐进,逐步递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逐层渗透。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既能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方便因材施教和层次推进,因此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关键词: 分层合作教学 初中生物 生物分组实验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从小学来到初中之后,学习任务有所增加,同时学生从学习态度,到
当前,我国化纤行业“新常态”特征日益凸显,聚酯涤纶行业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即将迎来“十三五”的关键时期,探讨未来一段时间内聚酯涤纶行业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寻求优化存量、破解产能迷局的有效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10月22~23日,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与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化纤协会聚酯及涤纶短纤、涤纶长丝专业委员会/聚酯工业长丝分会2015年年会”及“2015中国(海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