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ta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网络飞速发展,小学生很容易受到来自网络所谓“新”思想诱惑而迷失方向。在這种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坚守学校这块阵地,在语文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网络;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首先是培养学生做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接班人。但是,近年来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快速发展,来自网络中的不良思想也不断影响着人们,导致一些控制力不强的人迷失方向,不顾后果地做出损人利己、违法乱纪的事。尤其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更是沉迷网络而不能自拔。这不正是德育教育正处于滑坡的现象吗?所以,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已经不容忽视了。
  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我始终认为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虽然很多,但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们都清楚,语文学科是一门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的基础学科,其教学目标都包含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文明等教育以及道德情操的感染。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语文教学的体会,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结合语言文字的训练来渗透德育教育
  其实,我们引导学生学习的每一篇文章都隐含着作者的情感思想,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观点,只要我们能细细品味、揣摩,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德育内涵。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善于抓住关键词句来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思想含义了。如我在教《詹天佑》一文,我抓住“阻挠”“要挟”“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些词句引导学生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呢?他当时会怎么想?这说明了什么?我先让学生体会到詹天佑在接受修筑铁路任务时的压力之大。再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句推敲詹天佑的内心想法,这样就更容易体会到詹天佑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品质,让学生为此而受到熏陶。又如教季羡林的《怀念母亲》一文,我抓住重点句段中“凄凉”“甜蜜”两个词让学生思考:作者想到了什么?作者这样说不矛盾吗?当学生体会不到这种离别乡愁时,我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让学生感受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心情。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德育法最持久有效了。
  二、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以读为本”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的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只要注重指导学生朗读出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角色,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这已经是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了。如我教朱自清的《匆匆》一文,这篇文章语言生动优美,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有排比、比喻、拟人、反问、设问等,每一句无不体现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情感,我注重指导学生朗读好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句子的语调和语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诵读,使他们产生不甘虚度此生,珍惜光阴的共鸣。
  三、结合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来渗透德育教育
  一节语文教学课能否渗透到了德育教育,其实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里就可以立竿见影了。因为德育教育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而一个学生的养成教育则取决于其学生本人在语文课堂上所受到怎样的感染和熏陶了。所以我在教学中,力所能及地发挥了语文教材中所负载的德育信息及其功能,结合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了全方位的德育渗透。如教《为人民服务》一文时,我在引导学生深入领悟本文的中心论点——为人民服务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后以“我为人人”为主题进行一分钟演讲,并布置学生在本周内做一件为人民服务的事,然后写成文章,写在周记本上。更要求学生要时刻把为人民服务行为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
  四、结合语文教学改革来渗透德育教育
  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做到为学生服务,与学生平等交流,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更多的是应试教学,只过分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极少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如何,这也是严重缺乏了素质教育的体现。所以,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必须要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并要大胆改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如,我教文言文《学弈》一文时,我为了让学生能亲身体会到两个学生学下棋的两种态度和两种结果,我在课前就准备一节学习下象棋课,在学生学习前,我没有强调必须每人都学会。果然,结果就如文言文中两名学生的学习结果一样。这样的引导方法真是让学生学中求乐,乐中好学了。
  五、在总结回顾课文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篇好文章,往往文章的结尾是最扣人心弦的。因为结尾是总结全文、点出主旨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在教学时往往也会抓住这关键部分,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总结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并以此渗透德育教育。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抓住最后一句话: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引导学生回顾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人,总结出这样的人就是受人爱戴的人,并渗透德育教育学生也要做这样的人。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总之,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授学生“谋事之力”,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而传德尤为根本,这就是强调我们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当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上如何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这是教无定法的,关键是语文教师能牢记什么叫德育教育,正如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为探索家校合作的新模式,很多学校开始实行家长义工的制度。通过家长义工的实践,家长能够零距离观察孩子在校园中的表现,同时亲身感受孩子的学习环境,可以改善自身的教育理念,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校园工作。本文针对家校合作的新路径,重点分析家长义工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对南雄市黎灿学校家长义工实践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借此呼吁家长义工进校园,共同探索校园教育的方式。  一、召开家长会,提高合作意识  为保证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与社会也越来越重视关于中职学生的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传统的黑板、粉笔加课本转向电脑、网络、电子白板加多媒体课件,又不断转向视觉、听觉、触觉、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作为中职英语教师,要认清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夯实信息化教学基础。中职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承担着培养社会所需的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迫切要求,高中数学教材版本也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要求出现了革新,新一轮的高中数学教材当即出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从过去人教版的“一枝独秀”到现今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湘教版以及华师大版等各个版本的教材“百花齐放”,又实现了从一纲一版到一标多版的版型模式转化,在意外和惊喜之余,我们不得不产生与之俱来的恐慌,本文着眼于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比较与研究提出笔者的一些个人观点和思
【摘要】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教学手段和方法进一步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慢慢被取代。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它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哪些特点,本人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以及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阐述,并用实例加以证明。  【关键词】网络技术;传统教学;教学效果  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创新地
为提升佛山市高中政治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夯实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基础,佛山市政治教研室于9-10月舉办了高中政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本次比赛既承担着为我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选拔参赛选手的任务,也是佛山市高中政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练兵。经过各区激烈的初赛、复赛,五位选手脱颖而出,他们分别是三水华侨中学黄志宏、高明一中蔡菁、佛山二中李慧璇、南海区华附实验高中谭静、石门高级中学李骏。10月9日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小学生可塑性较强,必须从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形成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感。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变革日益深入,人们的思想、习惯、价值观念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学校如何持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笔者认为:学校要继续发挥环境、教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巩固已有成果,同时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不断把爱国主义教育推向深入
摘 要:家国情怀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民族凝聚力取决于对家国情怀的认同,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教学中渗透扎根。通过有感染力的导入、结语,主线让课堂活跃在每个学生的心里,通过史料实证等多样化手段创设真实情怀,让学生认可优秀的中华文明,萌发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让学生树立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文明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关键词: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
【摘要】“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积累有效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拟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的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基于学生的认知困难,如何建立长度观念与培养估测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数学核心素养;长度观念;估测能力  《课程标准(2011版)》
(一)  秋高气渐爽,雁阵擦云翔。  车行稻海间,人乐鱼米乡……  (二)  穗熟勾頭思,地报人厚偿。  金灿一茬熟,秋收全年望  (三)  开镰不荡砥,机收直储仓。  草芥打成捆,牛场垛成梁。  (四)  把肥施入田,耕作连年祥!  喜悦伴歌飞,笑声乡村扬……  (五)  行程三百里,隔窗是画廊,  塞上风光好,处处是南疆!
摘 要:随着移动网络的逐步完善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我国已经逐步成为全球互联网大国,但是,我国传统教育依然处于比较低端的教育水平,尤其是小学教育。借助“互联网 ”概念的引入,积极引导移动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结合是推动传统教育转型,让更多丰富的资源为小学教育所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互联网发展发展现状出发,阐释移动网络教育的在传统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一些现阶段传统教育比较需要的,可利用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