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小学数学教学点滴谈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u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明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取长补短。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关键词:数学 教学生活 对立统一 宽松和谐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有人和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实验,果然实验后,我让学生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玩游戏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还有的说,放学回家要知道准确的方向和位置……。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数学中到处充满着辩证法,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明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教学中可这样渗透辩证的观点:
  1.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系的扩充,代数与几何的结合,某些定理的推广,数学中发展的观点由此得到体现。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在数学中,线、面可以看成点、线运动的轨迹,旋转体也是平面图形运动的产物,直线是向两边无限延伸的,在教学中作这些强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辩证法中运动的观点。
  3.在数学中,正数与负数,整数与分数,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与虚数等,这些概念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加与减的转化,乘与除的统一,乘方与开方的互逆,在教学中强调这些规律,学生便能从中接受到矛盾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观点的教育。
  二、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教学模式。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漏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最后,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
  三、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四、 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事实上,知识的发生过程,也就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如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思路的探索过程、规律被揭示的过程等等都蕴藏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知识的特征,适当地选配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計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渗透,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获取了数学思想方法。注意挖掘隐藏于知识中的思想方法,初中数学教材内容是按照逻辑系统和认知理论相结合的思想来安排知识的顺序,并用演泽结构的方法把知识串联起来。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和定理等知识点以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是无“形”的,要象数学知识一样纳入教材分析之中。
  数学课堂通常是被认为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和激情,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富有人情味又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教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对数学的态度,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感悟数学,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较高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数学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
  [3]《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应用意识是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及具体的数学活动方式的体验中形成的。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研究和表述问题,是中学数学教学的迫切要求,以此,应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意义,加大应用问题的教学力度,并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途径着力培养这一意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 应用意识 培养途径  一、数
期刊
“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上得来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
期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环节。从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杜郎口中学的“预习”、“展示”、“反馈”等这些教学改革比较成功的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都是因为在“预习”和“反馈”等环节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为此,本文重点谈谈在高中数学学科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正确认识培养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教育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
期刊
在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的过程中,有关等高线地形图中如何判读山谷山脊的问题,既是复习备考的重点,也是复习备考的难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那就是“高低低高”原则。  什么是“高低低高”原则呢?简单的记忆就是“凸高为低,凸低为高”:与同一水平面上的周围地区相比较,向等高线高值凸的地方“低”,即山谷;向等高线低值凸的地方就“高”,即山脊。“高低低高”的解题方法以化繁为简的手
期刊
摘 要:“语文活动”既包括课内的活动,也包括课外活动。作文就要打破传统的枯燥的说教模式,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写作。  关键词:语文活动 写作 兴趣 提高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至关重要。但是现在,很多高中生写作水平不高,写作畏难情绪大,写作兴趣不浓,写作时拒写甚至抄袭。考试时东拼西凑,作文题材雷同,内容贫乏,有大、空、抄的弊病,缺乏真情实感,作文结构混乱,导致作文分数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归纳推理意识的重要性,分析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归纳推理意识的具体案例,探究了渗透归纳推理意识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法,以期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 归纳推理 渗透措施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其是归纳推理能力,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规律,调动学
期刊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明确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历史教學质量?  一、精彩导入,诱发兴趣  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课的
期刊
农村薄弱初中的学生不仅大多学习基础薄弱,且很多家庭贫困甚至不幸。加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造成学生读书不快乐,学生学习成绩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社会满意度不高,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薄弱初中。面对这样的情况和减负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薄弱初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农村薄弱初中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讲究课堂教学效率永远是师生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落到课堂
期刊
摘 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想象力和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容易对未知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谐师生关系、改善教学策略等方面下足功夫,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政治教学 教学形式 兴趣激发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
期刊
能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习作,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笔者现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小学生写作素养训练的几点做法。  一、让学生体验生活,注意观察  深切的生活体验是创作的源泉。不深入生活,只靠冥思苦想,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作文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学会观察呢?个人认为观察有两种:一种是“有心”观察,带着一定任务,有明确的目的。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