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创业与制度环境——制度激励下的大学科研人员创业意愿实证研究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度环境不同维度对大学科研人员创业意愿差异化影响成因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基于制度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通过四省市高校353份调查数据,运用层级回归和PROCESS插件,实证分析制度环境不同维度对科研人员创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创业自我效能中介和关系连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制度环境不同维度会对创业意愿产生差异性影响.具体而言:(1)规制、规范和认知环境分别对创业意愿产生直接正向影响,但综合考虑三者时,规范环境的影响却不显著;(2)创业自我效能在规制、认知环境与创业意愿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规范环境与创业意愿的关系中没有发挥作用;(3)关系连带只对规制环境与创业意愿的关系有正向调节影响.
其他文献
在晚明阳明学道德良知遭遇发展困境时,方以智深度阐释道与德之关系,以道援德,创造性地提出公道与公德,显示出现代伦理学的萌芽.道与德如君臣(主仆):道主德,公道的特质可赋予公德;德又主道,公德反作用于公道.道与德又如仁体与树用:传统儒学以德为仁体,通过体用互余,可将道视为体,德为用;通过仁生树、树生仁、仁又生树,道与德循环互生,并还原到"生生",以"生生"统贯道与德.公德与传统私德的关系包括由私德向公德的超越以及由公德向私德返回,从而实现两者交相益.
当前我国的环境教育发展仍处于传统教育课程模式之下,但环境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其鲜明的实践性、广泛的公益性要求其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应当有所区别.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为教育学提供了"过程性""关系性""多元化"以及"整体性"等思维导向.这种超越实体思维的教学观念为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维度,环境教育课程应当结合"过程性""关系性""整合性"形成新的研究理路,并在实践课程的设计、构建师生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整合多学科和课程机制要素等层面,提出方向性的课程实践策略.
詹姆逊将马克思主义置放于后现代与消费主义的历史处境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对话与耦合,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各种西方理论的“祛伪”,将马克思主
学界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依宪治国论所包含的科学内涵、法治价值、法治构型等已有一些研究,但研究中的体系化和结构化还相对缺失,尤其是对其科学内涵、法治价值及其构型等还须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推进我国公共卫生应急法治体系建设指明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依法防控和加强国际合作等一系列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在此次新冠肺炎
意识现象学强调直观的原则,而直观是由感知与想象两种意识行为组成的.想象具有几个与感知意识正相对立的本质特征,例如,感知始终是原本意识,而想象恰恰不是原本意识;又如,感知始终是存在意识,而想象恰恰不是存在意识,它可以是拟存在意识,也可以是非存在意识(非设定意识).广义上的想象构成意识的一个大类.而狭义上的想象则是指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即与感知一同构成直观的那个特殊类型.这里进行的主要是一种对想象的分类和分析:作为非感性意识或不俱意识的想象、作为非设定意识和拟设定意识的想象、作为时间意识和非时间意识的想象;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