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电力系统的数字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随着数字变电站的推广和普及,对时钟精度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达到T5等级(1μs).通过分析目前变电站时钟同步技术,提出基于IEC 1588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对时系统,并对对时系统进行了硬件和软件设计及误差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对时系统可满足IEC 61850各等级时间精度要求.
【机 构】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7;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电力系统的数字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随着数字变电站的推广和普及,对时钟精度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达到T5等级(1μs).通过分析目前变电站时钟同步技术,提出基于IEC 1588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对时系统,并对对时系统进行了硬件和软件设计及误差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对时系统可满足IEC 61850各等级时间精度要求.
其他文献
针对集电线路的故障定位问题,以故障工频单端测距方法为例介绍了阻抗测距法以及3种常用行波测距方法.结合新能源发电站集电线路本身的特点,指出传统故障测距法应用于新能源电站集电线路时的局限性,给出适用于集电线路的阻抗法和行波法.总结各个测距法的优缺点,给出新能源发电站集电线路故障测距建议.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时的丝毫偏差都会对电网的频率、电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冲击,故并网之前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发电机整组启动试验,借此查找和解决问题.通过介绍和分析海外华龙一号某机组发电机整组启动试验中的短路试验、空载试验等重要试验,发现并解决发电机各环节潜在的问题,为后续华龙一号的调试工作提供借鉴.
风力机的功率曲线簇是风力机捕获风力性能优劣的评判标准,是风力发电控制系统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功率曲线簇的准确求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解决现有功率曲线求取方法存在的建模复杂和通用性差的不足,在求取了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风力发电机阻性负载的方法来标定不同风速不同转速下的风力机的功率输出工作点,得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风力机功率曲线簇测定方法.试验结果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随着电气试验技术的发展,储能技术和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高电压试验系统.储能技术能够有效减小电气试验对电源容量的需求,在试验系统小型化、集成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储能技术的大容量短路电源能够通过先储能再释放的方式满足短路试验容量大的需求,由于不涉及旋转部件,设备维护和调试更简单.通过讨论储能、大功率逆变器多重化以及储能电源容量衰减补偿等技术,对储能式试验电源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
针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特点,考虑接入配电网的光伏电源输出功率变化与短路电流的关系,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对原有保护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考虑到光伏电源的出力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DG输出功率预测模型,将预测值融合到电流保护整定公式中,实现了整定值的自适应调整.
变电站人工核对压板工作量大、效率低,造成不能及时发现压板误投退、漏投退隐患,因此提出了一种以机器人和手持终端为底层感知设备的继保压板状态图像识别与核对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层设计架构方式,实现了设备的实时控制和数据的高效传输与处理.系统感知层采用轮式机器人和手持终端相结合的方式对压板屏柜进行巡检,服务器端采用YOLO目标识别算法实现压板投退状态的识别,使用SSM框架快速搭建稳定性良好的应用系统.该系统在某220 kV变电站进行了试点应用,对该站主控室45面压板保护屏柜(共计1107个压板)进行每月1次定时巡检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针对变压器的综合监测手段也在不断提升.介绍了有助于提升变压器设备状态感知能力并亟待推广的新型模块化监测设备,为变压器设备的状态监测和异常分析提供了有效的监测手段.
受电缆对地分布电容和电池簇对地分布电容的影响,待机状态下CHB-BESS主电路中流过的电流为较微弱的容性漏电流,回路阻抗大,其储能单元对地电位和交流侧出口电压分布与运行状态有很大不同.靠近并网点的储能单元交流侧电压为矩形波,有效值高;随着与并网点距离的增加,储能单元交流侧电压趋向于正弦波,且电压有效值逐渐减小.测量装置的输入阻抗对C HB-BESS待机状态的电位分布和交流侧出口电压分布也会产生严重影响,需要针对性地对相关设备或电路在待机状态的适应性进行评估方可保证安全.
传统的配电网运行管控系统存在运行耗时长的问题,为了改善传统系统运行综合性能,在新形势下,提出一种配电网运行管控系统的建设方法.系统硬件主要由通信接口与微控制器构成,在硬件设备的支撑下,引进GRNN算法,对配电网运行负荷进行预测.在使用GRNN算法进行负荷预测的过程中,应先掌握供应的电力资源在神经网络中的传输,并结合不同层对网络的需求,计算其负载量.同时,基于二次配电方式,设计配电网运行管控方案,以此完成对系统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更高管控效率,可为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
从传统的人工带电作业方式出发,根据国内外不停电作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对机器人带电作业方式进行分类,并结合具体实例,描述了我国不停电作业机器人的特点,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