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园林排水能力超越现代都市?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07124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季来临,国内不少地方遭遇了强降雨天气,首都北京也不例外。然而近日,一则“北京遭遇强降雨,六百年故宫地面无积水”的帖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实不只故宫,甚至颐和园、天坛等皇家园林,都同样有着十分惊人的排水和蓄水能力。
  面对强降雨,可以做到“雨过地皮湿,无一处积水”。在这些历史悠久的园林里,古代集水技术一直沿用至今,虽历经上百年,仍发挥着很好的作用。它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古代北京城的排水艺术
  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的, 保留并疏浚了大都城的排水沟渠。明朝有记载的排水干渠有内城的大明壕、东沟与西沟和通惠河故道, 以及外城的龙须沟、虎房桥明沟、正阳门东南三里河等。到了清朝, 又增辟了一些新的渠道,最主要的是内城沿东西城墙内侧各开明沟一条、外城三里河以东从大石桥至广渠门内的明沟,以及崇文门东南横亘东西的花市街明沟,这应该是北京城罕有洪涝雨潦之灾的主要原因。
  明清时期,人们对城市排洪防灾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清代,朝廷对于城市排水系统的管护也十分重视,京城内外排水沟渠有专人分段进行管理。顺治元年,定令街道厅管理京城内外沟渠,以时疏浚。若旗民淤塞沟道,送刑部治罪。康熙五年,定修筑城壕例:护城河遇水冲坏处,内城由工部委官修筑;外城由顺天府及五城官修筑;城上挂漏处,由步军统领衙门会同工部委官修补。
  当时的皇宫内帏——紫禁城,占地72公顷,宫殿建筑连檐接栋,地面大都为砖石铺设,设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加之历年的掏挖养护,五百余年来几乎不见暴雨积水记载,可见其排水效果之良好。
  宫城内利用自然坡降设计营造了纵横交错、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庞大人工排水网络,包括干沟、支线、涵洞、沟眼等众多排水设施。
天安门前汉白玉石桥下的外金水河

  紫禁城内总的排水走向是将东西方向的支线排水汇集到南北干沟内,再流入内金水河,最后汇入护城河。各排水分区既要适应总排水趋势,又要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以保障水流畅通无阻。为此,各院落地面多留有“泛水”,即预先确定的庭院水流落差坡度。院落正中南北走向的御路或通道,其断面多呈“熊背”式样,即庭院正中的南北向御路或通道断面通常呈中间略高、两边稍低的形式,工匠以此构造作为院落的分水线。降水时节,雨水首先顺地面坡度流入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明沟若遇有台阶或建筑物,则从“沟眼”穿过,或直接通过“钱眼”状的雨水石板汇入暗沟,而后依次通过支线、干线排入内金水河。除了排水干渠以外,紫禁城内外还布置有纵横如蜘蛛网般的二级、三级排水沟。
  这便是“六百年故宫地面无积水”的根本原因。
  颐和园:古建四周暗藏涵洞
  颐和园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座皇家园林,与故宫有着相似的排水系统,一直沿用至今。即便遭遇特大暴雨,造成北京局地积水成了“汪洋”,但颐和园凭借这些“老物件”,雨过地皮湿,仍无一处积水。
  在颐和园的古院落和长廊间行走,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排水设施在哪儿。其实,每一处古院落的四周和围墙的外面,都存在不少用来收集积水的“沟眼石”。沟眼石是一种外观呈圆形的石头,下面压着一个同样为圆形的“雨箅子”,地势与周围相比低一些,连着涵洞,顺着一条条“暗道”把雨水引到就近的小河或者池塘里。沟眼石与周围的方砖颜色一致,正好又处于院子的角落里,所以非常不易被发现。
  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整个古院落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走势,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把雨水引到排水口。
  雨水流入沟眼石后,并不直接被引到昆明湖里,中间还会有一个环节。在万寿山前,有不少池塘或者小湖,雨水将顺着一条条“暗道”先流到这里,清代工匠的卓越智慧便体现在这儿。雨水里面夹杂着泥土,如果直接注入昆明湖,会影响水质。这些池塘或者小湖又叫“沉淀池”,水流汇集到这里,流速会变缓,夹杂的泥土在这里自然沉降。沉淀池与昆明湖底直接相连,水最终顺着暗道注入昆明湖。整个过程非常隐蔽,在人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积水就被引走了。
  同样的排水设施在北海团城也能看到。团城位于北海公园南门西侧,高于地面4.6米。在周长约276米的城墙外,找不到一个泄水口,地面也没有排水明沟。但无论雨下得多么大,在团城上只是雨过地皮湿,不会产生径流。那么,这些水去哪里了呢?
天坛的“方城砖”路面

  原来,秘密就在地面铺设的青砖和地下用青砖建成的涵洞上。这些将近600年历史的青砖,模样十分特别,呈“上大下小”的倒梯形。表面上看,一块块青砖排列得严丝合缝,但下面却空有一个个三角形缝隙,这些三角形缝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网络”,雨水能够很快通过网络渗入地下。
  但是,面对今年“7·20”这样的强降雨,地面的青砖以及它的下层土壤都吸足了水分,那么多余的水怎么办呢?原来,团城地面上,围绕着中央古建筑承光殿和古树周围,有11个水眼,每一个水眼下部都有涵洞相连通。涵洞也是用青砖建成,高度在80厘米到150厘米之间,同样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这些雨水汇聚到涵洞里,在储存之余,还可以沿着下、左、右三个方向继续向更深的土壤渗透。因此,团城的水通过不同途径全都回到了土壤中。降雨过后,当天气干旱时,储存在涵洞里的雨水可以起到浸润土壤的作用,有利于树木成长。
  香山公园:在山林中首次应用雨水收集技术
  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已经成熟应用于大型广场和居民区,但在北京的山林公园的应用并不多,香山公园尚属首例。香山公园静翠湖本是一个泄洪湖,去年,公园完成了湖底清淤工作,并进行了加高处理,有的泄洪沟也被重新疏通,打造成了长约30米的叠水景观带。这样一来,静翠湖蓄水量从过去的700立方米增加至1000立方米。水将被循环到山上补充地下水,形成流动的水景观,收集到的雨水还可用于周边植物的浇灌养护。此外,香山公园还建有四处蓄水模块储存池,用来储存雨水。
  雨水收集利用设备投入使用后,一旦遭遇强降雨天气,全年收集到的雨水总体保有量相当于公园内面积最大的水体静翠湖的10倍容量。
  天坛公园:恢复方城砖路面 便于雨水回归土壤
  天坛公园除了祈年殿、圜丘等祭天建筑外,大部分被绿地植被所覆盖,广袤的林地和植被,让宝贵的降水留了下来。
  近年来,天坛公园完成了园内道路改造,园区内所有的水泥路、柏油路通过“修旧如故”的做法,重新恢复为原有的“方城砖”路面。这些砖具有很好的透水效果,不仅恢复了天坛原有的风貌,而且使路面具有了一定的渗水性,便于使雨水回归土壤。同时,道路路面被设计得稍稍高出周边的植被区域,雨水能够很快流入两边的土壤,不仅减少了积水,方便了游人,还最大限度减少了降水的流失和蒸发,让雨水留下来充分滋养草坪和树木。
  同时,天坛公园在多年的绿化建设过程中,着重保留、保护本土植物,树木以柏树居多,植被包括二月兰、紫花地丁、苦荬菜等。这些植物能天然适应北方气候,到了夏季降水集中期,其根系如同庞大的海绵,能吸收并存储大量降水。
  古人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却依然能靠当时有限的材料和观测设备,设计出如此巧夺天工的排水设施,以至于超越了当今的城市排水系统,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智慧,也值得我们的城市建设部门好好学习。
  大浪淘沙 荐自《北京青年报》
其他文献
怎么严管?一是女子想自愿出家为尼,门也没有,必须得符合“法定”年龄这个条件。如洪武六年(1373)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民家女子年未及四十者,不许为尼姑女冠”。幼女、少女均不许出家,满四十岁才可以。建文三年(1401),更是将女子出家的年龄上升到59岁。二是对不按规定皈依者,朝廷要依法惩处,尼姑想躲清静,做梦去吧。如《大明律》规定:“违者杖一百还俗,......尼僧女冠入官为奴。”嘉靖六年(1527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大学》)  【译文】君子无处不用心尽力。  【点评】君子时时处处都不会松懈,总是在追求最高的道德境界。可见,君子不是一个荣誉,不是一顶高帽,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  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译文】君子必定
地震释放的能量由纵波和横波两种形式的机械波传递。当纵波从地下震源离开地壳,到达大气层时,就会以声波的形式继续传播。然而,即使它传到飞机上,人类也是听不到这种声音的,因为它小于20赫兹,在人类听觉阀之下,科学家称之为次声波。  当人们说:“我听见外面地震了!”其实他们听见的并非地震波,而是它经过引起的响动,比如你感觉脚下地面晃动,房间隆隆响,周围的东西桄榔响。但是当你在飞机里,这些动静你也察觉不到了
一顿该吃多少,才能既营养均衡又保持体重?别急,手掌饮食法“手把手”教你!  “民以食为天”,如何吃得更健康是门大学问。最近流行的“手掌节食法”,教人们用手掌度量食物的标准量,改善饮食没有节制的不良习惯,健身的人也可通过该方法严格控制食量,优化饮食结构,从而达到增肌的目的。健康饮食,就从摊开手掌开始!蛋白质=掌心量  在蛋白质方面,成年人一日三餐的理想总热量比例是30:40:30,也就是在每天需要摄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儿时,疼爱孙儿的祖父常给梁启超讲些历史典故。在祖父所讲的历代豪杰、忠臣、 志士、哲人的故事中,梁启超对陆秀夫身背幼帝赵昺在崖山跳海殉国的悲壮举动印象尤为深刻。崖山位于新会县南部,离茶坑村不远,梁启超多次去三忠祠凭吊缅怀,而“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界限华夷”这两句诗也犹如刀刻斧砍般铭记在他心中。  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时写下这样的诗句:“辜负胸中十万兵,
五官,在我们探索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各司其职。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五官中,只有眼睛能够真实地把世间万物的样貌反馈给我们的大脑。可是假如有人告诉你,不单眼睛能看到东西,舌头也能,你信吗?难道身体的其他器官也具有眼睛一样的功能,只是人们没有充分利用?  不可思议的实验  为了证明人类可以不用眼睛也能看见东西,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一间实验室里,一项前所未有的人体实验正在进行。  受试者是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个民族,自然也就有着大量的语言文字。不过,有些文字已经成为了死文字,因为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无法找到破译其含义的密码,使这些古文字成了千古谜团。  苏萨的原始埃兰文字  原始埃兰文字与被视为人类最早的文字系统的苏美尔文字属于同一时期。原始埃兰文字发源于新月沃地。记载详实的埃兰文字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西南部。但是在埃兰文字出现之前大约500年,原始埃兰文字就在埃
舌头上的“草莓粒”负责尝味道  要了解这个说法是否正确,首先我们要了解是怎么品尝到各种味道的。我们之所以能品尝到各种美味,是因为我们的舌头上分布着各种舌乳头。如果我们伸出舌头,能看到舌头表面分布着一个个红色的小凸起,这些就是舌乳头。人的舌头上有很多种乳头,如菌状乳头、轮廓乳头、丝状乳头、叶状乳头等,但能品尝到味道的主要是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其中菌状乳头主要分布在舌尖、舌缘以及舌头的背面,我们看
在过去的4年间,研究黑洞背后数学机制的物理学家逐渐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那就是黑洞可能拥有一个被称作“火墙”的区域,它将摧毁任何试图越过这一黑洞边界的物体。不过,最近一篇名为《裸黑洞火墙》的文章从根本上对这一奇特观点提出了质疑。  几年前,当这篇论文的作者们在日本京都大学汤川理论物理研究所展开相关研究工作时,他们意识到火墙理论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原有理论,火墙隐藏在黑洞事件视界背后,当一名希望一睹黑
诺亚方舟上的石榴石  有关石榴石的一个自相矛盾的传说是认为用它可做成最致命的子弹,而佩戴它的人能刀枪不入,如果一个未防卫的人受伤,石榴石又可止血定癔病,石榴石还能医治炎症。从古埃及时代开始,石榴石就被视为一种护身符。古埃及人和腓尼基人认为石榴石具有很强的治疗效果,经常被用来治疗蛇咬伤、食物中毒以及与血液有关的疾病。古代西方人相信持有石榴石可以得到幸福及永不间断的爱情,还能令人信心百倍,不会罹患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