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空观念素养设计单元教学途径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历史是特定时期、人物、场景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所以历史学科的教学、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从现阶段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信息反馈情况来看,历史教学存在缺乏有序时空观、中考历史时空观念试题得分率较低的现象。历史教师要从历史时间观的角度出发,通过优化历史单元教学设计,提高历史教师梳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和优化各项因素、宏观把控和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严密性、辨析性、比较性,为学生全面精准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关联性打下扎实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关键词: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单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29-0052-04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科学历史观,了解本民族和世界发展情况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核心素养就是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衡量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指标,也是全面强化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方式途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部分特别强调学生需:“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于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时间发展线条来精准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2016年下半年新学期开始后,七年级学生正式采用教育部编排的新版历史教材,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新教材意味着新内容、新思维、新挑战。这也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发挥的舞台,促使教师依照新《课标》在整体上把握新教材,在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时空观念素养
  历史时空观念素养是历史学科特有的核心素养。它是指将历史地理观念以及时空观念通过某一特定的空间、时间进行有机融合和联系,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素养,是能够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加以联系,加深对历史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意义的理解,从而对史事进行合理解释的观念。
  (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是每个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都必须要重点思考的内容。它是指以一个专题单元或一个教材单元作为教学出发点,结合专题单元或教材单元不同角度的知识点来融合课堂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形式,保证学生经过阶段性学习后能掌握专题单元或教学单元的知识内容。
  三、基于时空观念素养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现状分析
  河北省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题注重考查主题类、单元类以及时空观念类体现时序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试题,而学生的得分率较低,这主要与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分不开。
  (一)从教师角度看
  相当多的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被束缚在单元课时理论性的教学范畴里,不关注对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缺少了整体上的把握,没有考虑前后的连接,人为割裂了历史课程,从而造成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内容空位错位的问题。一些老师提出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让学生通过绘制时间轴、思维导图、大事年表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但缺乏系统的对基于时空观念素养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层面的实施。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教师自身素质欠缺。一些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学历进修受限、外出学习机会少等原因,造成其自身基于时空观念素养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能力不够;再加上个别教师自身素养有限,重教材、轻图册,重灌输、轻过程,忽略了历史事件、人物、时间上的联系,没有教会学生把具体的事件放在历史长河中去审视。
  2.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历史教师担任的课时量和班容量比较多,甚至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科室主任等职责,事务冗杂,没有精力和时间进行研究整理。
  3.教师的中考压力大。初中阶段面临中考压力,尤其是初三的老师,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应对中考试题,研究做题方法,无力进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很少进行基于时空观念素養单元教学设计的探究。
  (二)从学生角度看
  历史学科在学校教学中被置于边缘,学生兴趣不浓,认知水平有限,学生对每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不太清楚,只注重每一课的内容,对单元的整体性认识不足,对中外历史的联系缺乏认识;在专题单元方面,能够有意识地思考历史知识之间联系的学生不多;在单元复习中常用的还是复习每一课的内容,背诵或者阅读,这样便于巩固每一课的基础知识点,但是对单元整体认识不足;学生对于课本教材目录、单元主题、单元脉络等都关注较少,缺乏大历史观,学生在中外历史联系题中答题情况也不好,教学中中国史和世界史是分开讲的,复习时明显感到学生无法很好地做到将历史进行横向联系。
  1.学生的年龄小、心理不成熟。限于年龄和心理,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够客观,欠缺整合历史事件的能力,这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树立历史学科意识、培养历史思维以及应对中考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2.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进入初中时学生首次系统学习历史这一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熟练,知识达不到一定的积累,历史事件先后搞不清楚学生缺乏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内在把握或搞不懂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是单纯对时空知识死记硬背,导致对事件的节点和事件把握不准,分辨不清,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影响学习质量。
  3.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限制。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再以外部的行为表现为主,而是开始侧重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例如:他们开始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稳定的心理特征来评价自己的个性。对于学习历史来说,他们更容易凭借兴趣去关注历史故事、奇闻异事等,较少关注历史核心素养,所以对于时空观念认识不够深入。   四、基于时空观念素养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途径
  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设计单元教学目标的途径。基于时空观念素养从《课标》的三维目标、学情等方面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形成整体的目标框架,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强调单元主题,了解单元大事,构建学习目标任务单。
  2.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途径。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教材单元主题或主线,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历史知识,认清每一个历史细节和事件之间在整体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学生对整个单元的整体性认识,形成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性认知。
  (1)教师指导学生画出本单元时间轴,并通过多种方法妥善处理时空和单元主题的前后交叉,使得学生既能完全充分理解本单元的历史发展脉络,又对这一时段历史发展有系统而清晰的认识,充分把握历史发展的各个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联。
  (2)利用大事年表,梳理单元内重大历史事件,让学生明确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增强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提升历史维度。
  (3)利用表格,将中外历史进行整合,把历史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加强中外历史横向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横向和纵向概括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类比意识、历史联系意识。
  (4)精选单元主题类试题,通过一些习题的练习,让学生在习题中成长,在做题中学习史料的分类,提高辨析史料的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八上第一单元时,依据《课标》确立本单元的学习主线是“19世纪中期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本单元共有3课,分别是“鴉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前两课是侵略,第三课是抗争,当然了,这种分法并不完全绝对,前两课些许夹杂着抗争,而抗争里也夹杂着侵略的内容,这也凸显了基于时空观念对教材中本单元内容整合的必要性。
  (1)明确复习范围,点明复习重难点,指出本单元复习专题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指出这一阶段历史的转折性意义,凸显单元主题。
  (2)按照时序的要求,通过表格的形式整合单个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点,达到一目了然地熟悉、复习知识的目的,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3)将《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作为重点内容,其中最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莫过于通商口岸的开辟情况,在此可借助地图,帮助学生理解侵略呈现由沿海到内陆的特点,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4)在熟悉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按照侵略不断扩大的主线,思考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连续性,明确侵略意图和侵略行动对中国反抗活动的影响。
  本单元虽然只有三课,内容比较散碎,但很重要。关于基础知识的识记,采用了大事年表、地图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在教材的整合上,采用了年代轴和专题的方式,让学生对历史的发展形成清晰的主线,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罗列,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系统性学习。
  五、基于时空观念素养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
  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对教师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帮助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时空观念、关注单元设计、关注历史的核心素养,有效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时序和脉络,进而形成关于历史的总体时间框架与基本线索。
  (2)对历史教师而言便于更好地理解时空观念素养的本质,梳理教材内容,重新理解学科知识逻辑结构,整合和优化各项因素,方便教师从宏观上把控好课堂教学方向和内容,并对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进行全面优化和强化,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3)可以帮助教师增强专业知识,探索更多教学方法,掌握更多教学技能,增强教学能力,全面强化自身专业能力,从而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2.基于时空观念素养进行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从横向思维的角度对学生历史思维的严密性、有序性、比较性和辨别性进行全面培养,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的整体史观,方便学生从历史时空观来精确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历史逻辑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总之,在历史课堂中,基于时空观念素养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建构历史时空观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把对历史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学生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也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对学生、教师以及学校整体教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004140)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张雅璇】
其他文献
深度思考是数学课堂的灵魂,是培养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核心要素.要培养学生数学关键能力,教师就需要从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角度设计和实施教学,通过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开展思行结合的自主探索,实施有教师指导的合作交流,展开有梯度的引导质疑等路径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深度学习指的是由学术讨论落实到实践的过程,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和体会学习的过程发展高级思维.教师要对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构建整体知识结构;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单元整合模式;提高单元整合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主持人语】 自2017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随着学习任务群、大单元、大任务等新事物的出现,经过概念阐释、学理探索和教学实践,语文教学呈现出与以往任何一次教学改革相比都更为显著的转型和变化。但由于自上而下的推动过程中培训不够、解读不够,不仅  一线教师颇感棘手与困惑,语文教学评论者也不乏反思与质疑。反思与质疑本有助于推動,但很多批评的声音源于理解浅显和取样偏差。本期《独家策划》推介的4篇文章
在实际教学中,有教师以学习任务群妨碍文本细读为由,质疑、排斥这种教学方式,这是对学习任务群认识不足,因循守旧.教师必须理清如下关系:细读文本不是目的,而是隶属于“阅读与鉴赏”,是思维碰撞、合作性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单篇细读多为教师将结论以提问的形式告知学生,而学习任务群是通过设计活动诱导学生积极开展包括细读在内的语文实践;在学习任务群中落实文本细读,需要教师主动转变角色,积极实践反思,扮演好平等对话的首席角色.
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主要学科,主要是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线,如果学生不会有效阅读,不了解阅读内容,那么整个小学阶段的教育是缺失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复述”的方法,处理好学生“复述”与阅读的关系对今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摘 要:实用文写作,即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而进行的除了文学文以外的具有现实属性的写作活动。当前对实用文写作的提倡是在反思与拓展研究之上的重要突破。实用文写作的格式规范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更为宝贵的“思辨性表达”的价值。关照“思辨性表达”的实用文写作教学,需重视公共说理能力的培养,兼顾“思”与“辨”的统一。  关键词:实用文写作;思辨性表达;公共说理;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
摘 要:在新高考之下,高中数学教学不能仅以应对高考为目标,必须要将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政策融入进来,做到教育的全面性,不仅要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大学科核心素养,最终改变传统的刷题式高考,为国家培养更多数学人才。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中,必须抓住教学模式当中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来展开具体实践,积极地探索出一条
对学习任务群形态的语文教学的质疑,有很多误解,主要原因是缺少对学习任务群的实质理解与准确把握.以诗歌教学为例,将成功的设计案例作为分析对象,比对传统讲授式教学,可以认清学习任务群的核心价值——着眼于核心素养提升的主动的深度学习.
摘 要:义务教育的质量关系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教师。学业质量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科均衡发展,激发教师追求专业化发展的意愿,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初中学科;教师专业化;学业质量评价;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
摘 要:人类文化同大于异,应尽可能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全貌;文化有显隐之分,应重视语篇中的隐性文化知识。在英语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由同到异,感受文本之美,获得文化知识;由显到隐,树立正确观念,提升文化品格;差异探究,包容理解异文化,实现跨文化沟通。  关键词:语篇教学;文化意识;文化知识;跨文化沟通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将文化意识列为英语学科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