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脂肪来源干细胞胶治疗皮肤凹陷性瘢痕患者的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gua87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人脂肪来源干细胞胶(SVF-GEL)中细胞因子含量及其体外对表皮、真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临床疗效。

方法

(1)收集笔者单位行脂肪抽吸术获取的女性腹部脂肪抽吸液制备SVF-GEL。取1 mL SVF-GEL和1 mL DMEM高糖培养基,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10 g/L青霉素、10 g/L链霉素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24 h,分别设为SVF-GEL组和阴性对照组,样本数均为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上清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2)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5×105个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HaCaT细胞分别接种于Transwell小室常规培养12 h,将所有培养细胞的Transwell小室分为2组,SVF-GEL处理组在Transwell小室中加入0.5 mL SVF-GEL与细胞共培养,对照组在Transwell小室中加入0.5 mL DMEM高糖培养基与细胞共培养,2种细胞各组样本数均为9。培养24 h后行划痕试验,观察划痕后0(即刻)、24、48 h划痕剩余宽度变化,测量划痕后24、48 h的细胞迁移距离;培养24、48、72 h采用细胞计数仪计数活细胞。(3)2018年6月—2019年6月,笔者单位应用SVF-GEL填充15例患者面部凹陷性瘢痕,其中男2例、女13例,年龄19~42岁。术后6个月,记录SVF-GEL存活情况、有无并发症。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比患者瘢痕凹陷程度、色泽、柔软性,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进行色泽、血管、柔软性评分并计算总分。术后6个月记录十分满意、满意的患者数量。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

(1)SVF-GEL组、阴性对照组EGF含量分别为(316.6±12.8)、(3.4±0.6)pg/mL,VEGF含量分别为(568.67±12.19)、(4.93±0.16)pg/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777、92.485,P<0.01)。(2)HSF、HaCaT各组细胞划痕剩余宽度随时间延长逐渐缩小,其中SVF-GEL处理组划痕后24、48 h的划痕剩余宽度均小于相应对照组。SVF-GEL处理组划痕后24、48 h HSF、HaCaT细胞迁移距离明显多于相应对照组(tHSF=-20.304、-43.516,tHaCaT=-15.060、-8.684,P<0.01);培养24、48、72 h,SVF-GEL处理组HSF、HaCaT活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相应对照组(tHSF=-3.374、-6.809、-18.036,tHaCaT=-4.793、-6.028、-8.141,P<0.05或P<0.01)。(3)术后6个月,患者移植的SVF-GEL均存活良好,无并发症,瘢痕凹陷程度较术前显著改善,色素沉着较术前显著减轻,瘢痕质地较术前柔软。术后6个月,15例患者面部凹陷性瘢痕的色泽、血管、柔软性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术前(Z=-2.06,-2.07,-2.07,t=-15.811,P<0.05或P<0.01)。14例患者对疗效感到十分满意,1例患者对疗效感到满意。

结论

SVF-GEL含有细胞因子EGF、VEGF,可增强HSF、HaCaT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临床治疗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明显。

其他文献
尽管危重症相关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CIRCI)在诊疗方面已取得较大进步,但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在危重烧伤患者中是否普遍存在,其临床诊治和研究进展如何尚不清楚。危重烧伤是一个累及全身多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病程较长,往往存在持续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本文在CIRCI研究基础上,对危重烧伤相关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SBRCI)的流行病学证据、可能作用机制、可疑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进行简单综述
因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生物相容性、抗肿瘤等特性,纳米氧化锌已成为目前组织工程材料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对现有纳米氧化锌抗菌性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深入探讨了纳米氧化锌的抗菌机制,并介绍了当前最新研制出的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抗菌特性及其优点,进一步对纳米氧化锌的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
期刊
期刊
期刊
胸骨切开术是心脏、肺脏及纵隔手术中常规的手术路径,而胸骨切开术后裂开是胸骨切开术的常见并发症,其中胸骨切开术后裂开感染是胸心外科常见的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以往胸骨切开术后裂开多采用常规换药、负压伤口疗法、皮肤牵张器等治疗,但这些方法单独应用疗效欠佳,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和负担。近几年,采用具有丰富血供的组织瓣修复胸骨切开术后裂开因创面覆盖良好、胸廓重建稳固、感染复发率低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的邻位动脉穿支轴型皮瓣修复患者面颈部瘢痕畸形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8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38例面颈部深度烧伤后瘢痕畸形患者,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5~56岁,入院时间为伤后7个月~19年,瘢痕组织松解后创面大小为7.0 cm×4.0 cm~20.0 cm×10.0 cm。19例患者采用上胸部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皮瓣大小为7.0 cm×5.0 cm~18.0 cm
目的探讨负压伤口疗法(NPWT)结合延期修复治疗会阴部Fournier坏疽的疗效。方法2010年7月—2018年9月,笔者单位收治16例会阴部Fournier坏疽患者,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30~76岁。Ⅰ期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后予以NPWT治疗,术后予以全身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Ⅱ期根据创基具体情况选用邻位皮瓣、游离皮瓣及皮片移植的方法修复创面。记录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病理诊断
目的探讨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联合刃厚头皮移植修复特大面积烧伤患者手部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单位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特大面积烧伤合并手深度烧伤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1~58岁,烧伤总面积为85%~95%体表总面积(TBSA),深Ⅱ度和Ⅲ度创面之和均>50%TBSA。伤后4~6周在全身麻醉下,对10只手背侧深度创面采用大张刃厚头皮与异体ADM联合移植修
瘢痕形成是皮肤在受到损伤之后的异常愈合过程。瘢痕形成的机制尚未明确,且多项研究表明其受多种因素影响。基于瘢痕中存在的胶原过度沉积,众多学者展开了包括瘢痕机制、病理表现、治疗方法等多方面的研究。在瘢痕治疗方面,多种传统治疗方法与新型治疗方法的结合成为一种趋势,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了解瘢痕研究的新进展,并将其与临床治疗转化结合,有利于在工作中更好地制订预防瘢痕形成的策略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