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社会结构变迁的多元文化解读

来源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j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战后,当代西方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两大对立阶级之外,还出现了大量新的中间阶层;原来对立的两大阶级也日益由对立、斗争转向相对缓和与合作,呈现出日益复杂化、内部分化加剧、多层次化等特点。深刻认识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对于理性培育中国现代社会阶层结构、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意义重大。
  [关键词]社会结构;阶级;中产阶级;社会运动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5)12-0023-07
  阶级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变化之一①,也是分析当代西方社会转型、民主发展、政党政治变革、社会运动、文化变迁等方方面面重大变革的基础。自社会民主党选择改良主义道路开始,西方学术界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及其演变的研究和论争贯穿整个20世纪,不同理论流派对西方社会结构及其变迁做出了各种理论判断。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迁对一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了解当代西方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及特征,把握其理论演进线索及思想起源,对于深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理性培育中国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一、西方社会结构演变脉络及背景
  社会结构作为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议题,是研究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重要理论工具。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指出,“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所谓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1],主要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其中,以职业分工和资源拥有状况为主要划分依据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其核心。
  (一)西方社会结构演变发展脉络及现状
  概括起来,我们可以把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7世纪至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自17世纪甚至更早,歐洲社会开启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通过这场绵延数百年、不断向全球辐射的大变迁,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等的巨大变化。
  第二阶段,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至1968年。这一时期,工业革命迅猛发展,产业工人队伍迅速壮大。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短暂的繁荣时期。1956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工人的现象,占到52.2%,意味着脑力劳动者开始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
  第三阶段,从1968年至20世纪末。对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1968年革命是新的社会结构形成的标志。在此之前,这些国家大多处于由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向橄榄型社会结构发展的过程中,其阶级结构也相对简单,总体上仍分为劳工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类。此后,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及全球化、信息化的联动效应,使得产业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新的从业者形成新中产阶级并不断壮大,发达国家的阶级结构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自1968年的“五月学潮”开始,日益壮大的经理阶层、管理者阶层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组成的新中产阶级受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设置了大量有关全球化、生态与环保、反核、和平、女权、种族民权等议题,并发起各种社会运动。
  第四阶段,从20世纪末至今。世纪之交,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爆发,中产阶级财富大量缩水,内部发生分化,中产阶级日渐萎缩,社会阶级结构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二)当代西方社会结构演变的背景
  当代西方社会结构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当代西方社会已经由城市化、工业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作用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和信息社会,生产力结构、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阶级结构也必然随之变动。
  第二,西方社会已完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跨越。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不到3%,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这表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已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的转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体力劳动者即蓝领工人的比重不断下降,脑力劳动者即白领工人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三,西方国家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二战后,新兴资产阶级在汲取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经济、政治变革,实现了政府职能由自由放任到自我调节的转变,并改革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福利制度,建立起调和阶级矛盾与社会运动的平衡机制,将社会运动纳入制度化轨道。在调节贫富差距、缓和阶级矛盾和应对新社会运动等方面,其手段和办法日趋成熟,最终促进了以中产阶级为主的菱形社会结构的形成。
  二、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
  总体来看,二战后,当代西方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两大对立阶级之外,还出现了大量新的中间阶层;原来对立的两大阶级也日益由对立、斗争转向相对缓和与合作,呈现出日益复杂化、内部分化加剧、多层次化等特点。一是资本家退出直接生产管理过程,专业经理阶层出现;二是以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的新中间阶层广泛出现;三是传统工人阶级数量减少,规模下降;四是阶级内部差别增大,阶级界限日益模糊;五是无产阶级的“中产阶级化”,阶级斗争势微,阶级意识淡化,中产阶级意识占主导地位;六是阶级结构呈阶层化、多元化、开放化趋势,阶级结构形态从金字塔型逐渐转化为橄榄型或菱形。   三、多元理论视角解读
  (一)马克思阶级与社会结构理论视角
  将阶级分析工具用于对社会结构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基本方法。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则构成了社会的整体结构,并强调物质生产方式、经济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典型社会形态时,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变迁的普遍规律,并将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看成是一个源于社会结构的变迁,进而促使社会形态发生更替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受“物以类聚”规律及个人品味的影响,人们分成不同的利益集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对不同的利益集团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从而导致了阶级的出现。在《资本论》第三卷的最后一部分(第52章“阶级”),马克思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三大阶级的观点,“单纯劳动力的所有者、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各自的收入源泉是工资、利润和地租,——也就是说,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形成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的三大阶级”[2],即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
  概括起来,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认为,在某个特定的阶级社会里,总是存在着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和其他一些非基本阶级。“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他阶级会逐渐消亡。判断一个阶级存在与否的条件,必须具备某些共同的特征,比如能够构成大的社会集团,有共同利益、行动一致,并具有阶级认同感等。
  事实上,早在马克思之前,法国和英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就已经开始运用阶级的观点研究社会历史,并对阶级从经济的视角进行分析。比如古典经济学家F.魁奈通过对农业纯产品的分析,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全体成员划分为土地所有者阶级、生产者阶级和非生产者阶级三大阶级。亚当·斯密则根据地租、工资和利润三種社会的基本收入,认为地主、工人和资本家是构成文明社会的三大基本阶级。
  继马克思之后,马克斯·韦伯提出一种多元社会分层理论,即根据个人所拥有的财富、权力和社会声望,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相较于马克思以经济结构为基础的阶级理论,这种多元社会分层模式对西方学者影响更为深远。
  (二)当代西方社会结构主要研究视角
  1.“去阶级论”视角
  主要代表人物有桑巴特、雷蒙·阿隆、哈贝马斯、李普塞特等人,代表作有《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1906)、《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1964)、《交往行动理论》(1981)、《社会阶级正在死亡吗》(1991)、《美国例外论:一把双刃剑》(1997)、《这里没有发生:为什么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2000)等。这一流派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是“富裕阻止激进”论。由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W.桑巴特提出。桑巴特认为,美国之所以未出现社会主义,原因在于工人阶级形成了特殊意识,比如美国没有欧洲的封建残余、工人具有国家认同意识;工会运动注重“利益分享”而非对抗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计件工资制使工人阶级比较富有,其潜在的激进主义因丰厚的物质报酬而消亡,富裕预防和阻止了社会主义和革命;中等教育的普及与高等教育的广泛发展使社会流动性增强,进而抑制了工人阶级意识的发育;西部开发提供大量“淘金”机会,使工人成为小业主、小农场主的可能性消解了其好斗性等等。在“桑巴特之问”提出的一百多年中,西方理论界对他的上述解释褒贬不一。
  二是“工人越来越不革命”说。由法国社会学家雷蒙·阿隆提出。阿隆承认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存在,但不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所说的阶级分明、两极对立的社会,不能简单地以人的社会声望或经济地位来划分阶级;承认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存在基本利益冲突,但利益冲突并不必然导致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资本及财富分配的不合理及其扩大化趋向,但同时也存在由于经济持续增长而产生的平等化趋向。[4]随着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阶级冲突、对立总体上趋于缓和。简言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人越来越不革命。
  三是“差异的文化冲突论”。由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哈贝马斯认为,经济成为基础只是资本主义早期的现象。在后工业社会,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交往等因素对经济结构起着决定性影响。资本主义阶级关系形成的基础,不仅要到一般商品生产过程中去寻找,而且要到上层建筑中去寻找。晚期资本主义由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阶级冲突已经大为缓和;且冲突不再具有传统的阶级斗争性质,而是以生活差异和政治观点差异的形式存在,是一种文化冲突。换句话说,他用一种基于差异的文化冲突论取代了阶级斗争理论,因而是一种“去阶级化”分析。
  四是阶级消亡说或“社会分层的破碎化”。由当代美国政治学泰斗李普塞特提出。李普塞特的阶级观点经历了从“阶级存在论”到“阶级过时论”,再到“阶级修正论”的变化。1977年后,李普塞特多次重提世纪初桑巴特提出的“美国例外论”。马克思主义者也认为,社会主义应当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发生。对此他认为,美国先天的民主因素使工人阶级难以形成阶级意识,且平等主义抵消了工人的社会主义思想。因此他既反对“经济决定论”,不同意简单的“富裕阻止革命”说,也反对“文化决定论”,不同意将之仅仅归结为美国的特殊民族性和文化特征。[5]30在这一时期,他承认阶级的存在。
  20世纪90年代初,在《社会阶级正在死亡吗》一文中,李普塞特提出,传统的等级秩序正在衰退,结构性的社会阶级关系也明显削弱,新的社会差异、社会分层已经出现,“阶级越来越成为一个过时的概念”,并呈现“社会分层的破碎化”趋势。[5]30因此,阶级统治理论已经被多元化、多维度的阶级概念所取代。其中,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下降,而社会和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上升。该文发表后,引起欧美理论界的一场大论战。在受到阶级存在论者的批评后,李普塞特修正了“阶级过时论”,提出“社会阶级没有消亡,但它的政治意义明显下降”的观点,认为应从阶级分析转向多因素的解释分析,比如种族、性别因素等。他尤其重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社会阶级结构演变的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起,西方社会兴起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新社会运动,正是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影响下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
其他文献
铅对人体来说是有害元素.铅经过呼吸道和食道进入人体后,在体内蓄积,将导致多种疾病,因此,国家对直接和间接涉及食用产品中的铅含量有明确的指标规定.
饲养母兔的目的在于繁殖出量多质好的仔兔,合适的营养水平是充分挖掘母兔生产潜力的前提.世界各国对兔的营养需要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制定了各自的饲养标准,这些研究成果在兔业
为了提高母猪单产效益,主要做的工作,笼统地讲,一是延长母猪正常使用年限,二是提高母猪繁殖力,减少空怀时间,三是设法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其中涉及一些关键技术,只有这些细节问
众所周知,饲料安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近年来,由于饲料安全引发的经济、政治问题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幸福美食对深田恭子来讲,幸福是十分简单的了。第二天不用工作,能好好的睡一天懒觉,对她来讲已经是很幸福的了,因为第二天有工作在身的话,小妮子总会惦记着而不能好好安睡。
5月28日,阳光明媚,和风熙人.无锡正大畜禽有限公司身披节日的盛装,迎来了成立20周年的大喜日子.公司内鲜花盛开,彩旗招展,龙腾狮舞,鼓乐喧天.四座硕大的红色拱门飞跨中央大道
喹乙醇,又称喹酰胺醇、喹奥多斯、倍育诺,商品名有快育灵、灭霍灵、灭败灵等,是1965年德国拜耳(Bayer)公司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合成的饲料药物添加剂,我国于1981年由北京营养
当前,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主要标志就是市场日趋规范、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和社会公众更加关注饲料的质量安全、更加重视企业产品生产的全程管理.因此,如
在文[1]的基础上,提出了等角变换的几个新的判别法,并给出了等角变换可对角化的几个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