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凝聚力是建立班集体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辅导员是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主体,要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和班集体的建设需要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班级凝聚力还有待加强,需要引起高校辅导员的特别关注。本文就高校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工作现状以及应该如何加强班级凝聚力的途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班集体;凝聚力
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照顾学生的学生以及加强对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凝聚力是建立班集体,也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所有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采取有效促使来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大学生的更好发展。本文就高校辅导员加强班级凝聚力的途径及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1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班级组织机构较为松散,凝聚力较差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班集体的组织机构较为松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固定的座位、固定的作息时间,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与学生和教师的充分交流,班级凝聚力自然会有所减弱。此外,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受到网络世界多样的价值观影响,导致他们的性格发展较为个性化,自我意识也十分突出。客观来说,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但是,自我意识的过分增强会导致学生在班集体中个人主体思潮蔓延,集体意识较弱,这对于提高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十分不利。
1.2 班级管理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在职情况是,辅导员人数较少,很多高校辅导员可能需要同时接收六个班甚至更多班集体。一个班集体的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就较为广泛,工作难度较大,更何况是多个班集体。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加大,这就导致很多辅导员在工作中难免出现力不从心的时刻,管理难度加大。虽然说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学生干部来半盲进行班级管理,但是学生干部兼有学生和干部两种职位,其在管理中与其他学生较容易产生管理冲突,这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来说又是重大的难题。此外,从班级凝聚力来看,学生干部在管理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产生冲突将会导致学生的离散心加强,不利于加强班级凝聚力,这对于加强辅导员的班级管理更加不利。
2加强班级凝聚力的途径分析
2.1 加强对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关心
要加强班级凝聚力,首先辅导员要增加对学生的关心,获得学生的认可。辅导员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也是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只有当辅导员能够加强对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关心,使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关怀,学生才能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建立更加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很多高校辅导员由于受到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对学生和班级的管理力度降低,或者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学习上的关心,其他方面如心理发展、生活发展等方面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之间经常发生一些口角、不良心理情绪等问题,影响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因此,要求高校辅导员除了要在学习上适当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更要积极主动的加强对学生生活上的关系,要适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联系,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辅导员在学生课余时间可以通过面对面交谈、班会、个别交谈等形式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注。很多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仅仅止于在档案袋上学生家庭背景的了解,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个人的特色以及性格等关注不多,这样给学生的影响就是辅导员对学生的关心和了解较为表面,将不利于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辅导员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和性格了解,更加要利用对学生的了解来正确关心和帮助学生,这样才能够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为增加班级凝聚力创造环境基础。
2.2 建立有效的班级管理组织机构
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较大,要做好各个班级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依靠辅导员的个人力量,还需要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因此,辅导员应该要建立有效的班级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让学生干部可以帮助督导员共同进行班级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还能够给学生相互之间更多的交流和沟通机会,有助于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然而,学生干部的建设和管理也需要辅导员能够特别重视。辅导员应该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教育,要选举积极主动、热情、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职位,否则将会导致学生不服从班干部管理,影响班级的和谐发展。因此,在选取班干部過程中辅导员可以采用民主投票选举的形式。此外,在选举出正式的班干部之后辅导员还需要能够对班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能够适当放权,让班干部在实际行动中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获得其他学生的认可,也要让学生干部在实际的管理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保证学生干部的素质。
2.3设计有专业特色的班级活动
辅导员可以开展多种与专业相关的班级活动,设计与时代相符的活动环节,增进学生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带动班级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辅导员应该结合专业老师的力量,共同策划和指导学生进行班级活动;也可以挑选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来做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指导,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班级凝聚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班级组织机构较为松散,凝聚力较差以及班级管理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要加强班级凝聚力必须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关心,建立有效的班级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同时要求辅导员能够开展有专业特色的班级活动。
参考文献:
[1]李红梅.高校新生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意义和有效途径初探[J].民营科技,2014,09:276.
[2]周兰兰.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加强班级管理的对策及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2:220+227.
[3]孙运玲.对高校辅导员加强党团建设与班级管理的探讨[J].今日中国论坛,2013,15:313+318.
[4]任杰,张基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1:129-130.
[5]张洁,计勇,杨鹏,张小兵.高校班级管理制度对凝聚力影响的调查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02:69-71.
作者简介:
刘冬晖(1984.1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武汉;学位:学士;职位: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学生工作;单位:武汉传媒学院。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班集体;凝聚力
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照顾学生的学生以及加强对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凝聚力是建立班集体,也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所有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采取有效促使来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大学生的更好发展。本文就高校辅导员加强班级凝聚力的途径及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1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班级组织机构较为松散,凝聚力较差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班集体的组织机构较为松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固定的座位、固定的作息时间,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与学生和教师的充分交流,班级凝聚力自然会有所减弱。此外,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受到网络世界多样的价值观影响,导致他们的性格发展较为个性化,自我意识也十分突出。客观来说,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但是,自我意识的过分增强会导致学生在班集体中个人主体思潮蔓延,集体意识较弱,这对于提高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十分不利。
1.2 班级管理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在职情况是,辅导员人数较少,很多高校辅导员可能需要同时接收六个班甚至更多班集体。一个班集体的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就较为广泛,工作难度较大,更何况是多个班集体。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加大,这就导致很多辅导员在工作中难免出现力不从心的时刻,管理难度加大。虽然说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学生干部来半盲进行班级管理,但是学生干部兼有学生和干部两种职位,其在管理中与其他学生较容易产生管理冲突,这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来说又是重大的难题。此外,从班级凝聚力来看,学生干部在管理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产生冲突将会导致学生的离散心加强,不利于加强班级凝聚力,这对于加强辅导员的班级管理更加不利。
2加强班级凝聚力的途径分析
2.1 加强对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关心
要加强班级凝聚力,首先辅导员要增加对学生的关心,获得学生的认可。辅导员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也是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只有当辅导员能够加强对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关心,使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关怀,学生才能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建立更加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很多高校辅导员由于受到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对学生和班级的管理力度降低,或者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学习上的关心,其他方面如心理发展、生活发展等方面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之间经常发生一些口角、不良心理情绪等问题,影响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因此,要求高校辅导员除了要在学习上适当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更要积极主动的加强对学生生活上的关系,要适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联系,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辅导员在学生课余时间可以通过面对面交谈、班会、个别交谈等形式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注。很多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仅仅止于在档案袋上学生家庭背景的了解,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个人的特色以及性格等关注不多,这样给学生的影响就是辅导员对学生的关心和了解较为表面,将不利于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辅导员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和性格了解,更加要利用对学生的了解来正确关心和帮助学生,这样才能够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为增加班级凝聚力创造环境基础。
2.2 建立有效的班级管理组织机构
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较大,要做好各个班级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依靠辅导员的个人力量,还需要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因此,辅导员应该要建立有效的班级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让学生干部可以帮助督导员共同进行班级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还能够给学生相互之间更多的交流和沟通机会,有助于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然而,学生干部的建设和管理也需要辅导员能够特别重视。辅导员应该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教育,要选举积极主动、热情、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职位,否则将会导致学生不服从班干部管理,影响班级的和谐发展。因此,在选取班干部過程中辅导员可以采用民主投票选举的形式。此外,在选举出正式的班干部之后辅导员还需要能够对班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能够适当放权,让班干部在实际行动中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获得其他学生的认可,也要让学生干部在实际的管理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保证学生干部的素质。
2.3设计有专业特色的班级活动
辅导员可以开展多种与专业相关的班级活动,设计与时代相符的活动环节,增进学生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带动班级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辅导员应该结合专业老师的力量,共同策划和指导学生进行班级活动;也可以挑选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来做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指导,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班级凝聚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班级组织机构较为松散,凝聚力较差以及班级管理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要加强班级凝聚力必须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关心,建立有效的班级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同时要求辅导员能够开展有专业特色的班级活动。
参考文献:
[1]李红梅.高校新生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意义和有效途径初探[J].民营科技,2014,09:276.
[2]周兰兰.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加强班级管理的对策及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2:220+227.
[3]孙运玲.对高校辅导员加强党团建设与班级管理的探讨[J].今日中国论坛,2013,15:313+318.
[4]任杰,张基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1:129-130.
[5]张洁,计勇,杨鹏,张小兵.高校班级管理制度对凝聚力影响的调查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02:69-71.
作者简介:
刘冬晖(1984.1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武汉;学位:学士;职位: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学生工作;单位:武汉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