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经验的艺术实践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有中国本土特色名称的青年美术双年展,两年一届的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已经走过了它的第九个年头。继上届多伦青年艺术家群展以“后传统—放大的切片”为话题,来探讨青年创作现象的展览方式,在2012年底,多伦依然按照自己的步调,将侧重关注青年艺术创作中的日常经验,并以“日常观:一种生活实践”作为第五届上海多伦青年艺术家群展的研究主题,展开对青年艺术创作的梳理和书写。
  由青年艺术家的中坚群体组成的参展名单可谓成色十足:陈维、陈勇为、郭鸿蔚、胡筱潇、金石、康海涛、廖斐、李景湖、马秋莎、石至莹、苏畅、尚一心、申亮、陶大珉、吴笛、肖江、向庆华、殷漪、于吉。他/她们或多或少地从日常的观念和理念入手创作,采用生活化的物品作为创作材料,对他们来说,艺术作品成为融入日常生活情感的“容器”,成为日常经验与艺术家的自我对话,成为现实生活的思想外延,而非孤立地呈现物质形式。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观念指向性不是很明确,艺术诉求主要投射出对于生活世界中那些仿佛不太重要却如此贴近自身气质和艺术言说的日常物—生活环境、居住的城市、老房子的瓦片、草坪、一只杯子,以及平凡普通的物等都成了他们关注和表达的对象,通过生活化的场景、现象和经验来探索视觉的有效可能性,“日常”同样有它的多重逻辑和表达。
  在这些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中,对日常观有几种不同的视觉介入角度,对生活经验的“借用”和“修辞”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和倾向:一种是将日常物作为一种元素思考,表现为对生活空间和物的经验和迷恋,进行艺术创作;二是对生活世界和日常经验的反思和认识,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寻找艺术的力量;还有一种情况是作品气质上对日常视阈的内在书写。“日常观:一种生活实践”试图讨论这样的问题,除了艺术家挪用日常生活元素之外,艺术与生活如何彼此影响,日常生活形态艺术又如何与日常生活区别?对生活实践的私人化体验,以及日常的多重可能性汇总起来,会不会有一种共性的日常观?通过对这些艺术家进行个案式的集结和梳理,希望这些作品能够成为某种殊途同归的例证。
  其中代表性的陈维的摄影作品洋溢着对于道具和场景出乎意料的摆布和深思熟虑的建构、重组中,他往往赋予尋常物件某种异常的魅惑和象征,彰显出一种戏剧化的冲突和张力,以及对寻常琐碎事物的刻画,呈现出“静物”般的画意,重返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郭鸿蔚惯常以纸杯、卷筒纸、牙刷等工作室内常见杂物,以及矿物、鸟和植物标本等为收集、归纳、描绘创作主题;不断充满了对其所处世界中平常的、微小的、司空见惯物件的好奇。陶大珉的绘画描绘一些琐碎物品的局部场景,放大了微观的现场,以“物证”来想见与此发生关系的人,形成一种情感化的视觉空间,他留意着各种无用的、废弃的物品和自然物,如包装、纸盒、杂物、树枝、果实等,以此作为画面本身和描绘对象,在写生、涂绘与再组织后,日常生活的“形状”在这些剩余物的画面上得以诗意般呈现出来。马秋莎从不避讳自己创作中的日常性,在多种媒介游刃有余的创作中,她常以细腻、女性化的个体经验,并不断从身体经验转移到了日常生活经验与事物之间,日常材料和物的原生属性与惯常情境被架空,背后的象征和隐喻被注入其中。金石的装置作品带有浓郁的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气息,这种草根性的手法带有独特的个人体验,他使用最日常状态的材料,为底层人们制造娱乐设施与三轮车的结合体,一种廉价的奢华呈现在细节真实的物品,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显现出一幕幕的荒诞剧。李景湖的装置作品带有一贯生活化的创作经验,选取的创作对象与材料都是一些平庸寻常的东西,研究它们,再将它们的元素分解、集合、重构成它们的现实。其所思考的问题都直接来他的生活,而不是对艺术的某种策略性想象,使作品接近生活的本质。
其他文献
从上世纪90年代寂灭于瞬间的圆明园画家村到之后鱼龙混杂的宋庄,北京这座城市所散发出的文化芳香或艺术腥臭,总能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艺青年,来此为自己的梦想寻找着高低不同的落点,在那些抽屉般的错落房间中,有人的梦想冲破了现实的天顶,变成为众人所羡慕的奇异植物,招摇着自身绚丽的色彩,如电影般梦幻;有人在平淡中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让梦想的种子不断向下生长,用波澜不惊的外表覆盖着内心里纵横交错的根脉;也
期刊
美术史博士,批评家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图说我们的美术史系  这些年很多来美国公干、旅游的国人发现美国的基础设施许多已经老旧,和中国新建的机场、车站、桥梁相比,显得很落后,其中尤以洛杉矶机场这个美国西部最大的对外窗口最为人诟病。美国的国力尤其是政府的财力确实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如今早已是在借债度日。但是,这些“面子工程”的老旧并不等于“里子”也都老旧了,比如说,许多大专院校尤其是私立
期刊
今日美术馆 执行馆长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伦敦艺术大学博士访问学者,切尔西艺术学院客座学者  去美术馆喝咖啡  我常常和朋友说:“去美术馆喝咖啡吧”。  美术馆的咖啡会比别的地方好喝吗?我想咖啡应该差不多,但是来美术馆喝咖啡的同时可以看展览、听讲座、买点有意思的小礼品和书,最重要的是比较安静。北京前段时间特别流行去“漫咖啡”上网、谈事、甚至工作,好像在咖啡馆里的效率更高。我就问很多朋友为什么?他们
期刊
在天涯海角的另一边不期而遇  与第一界的主题展“天涯海角的另一边”既取义于亚龙湾位于著名景区“天涯海角”的另一边的地理位置又有文化空间里的含义类似,第二届的主题展“不期而遇”,同样源于三亚的海洋、旅游城市特性,不同的是这次主打国际性和学术性,并试图涵盖自然与人文、大众与学术、城市与艺术,陆地的和海洋的、东方的和西方的、传统的和现代的等相遇的元素和对象。策展团队由张子康担任总监,黄笃和徐刚分别担任国
期刊
自由撰稿人,兴趣涉及各门类艺术,理论及其界限之消融。  “Outman” No.1  奥特曼偶遇都市浪子  昏暗的清晨,奥特曼(Outman)一觉醒来,一瞬间他似乎忘了到底身在何处?  睡眼惺忪中,对面的墙壁恢复了四角方方的形状,那个令人眩晕、凸形畸变的世界似乎消失了。这一变化还缓缓飘荡在奥特曼的头脑上方,并没有使他立刻惊醒。  也许还在做梦,奥特曼昏沉沉地想。  梦境里,的确有个光亮的出口天堂般
期刊
新一年来了,各种交替的事情都在发生;对于叫做艺术的东西,难道不是吗?艺术也在发展和更替,但是如果我们不报以警惕的心态,真觉得当下的艺术状态好极了。问题是,当我们要梳理、提取出哪些让人感动、让人触动、让人思考的东西,却发现少之又少,对于这么庞大的艺术家人群,真的需要一大批这样外向的艺术家。  如果不是从社会存在的基本层面上感知现实的状态,任何所谓的艺术性都是不足以回应这个时代的。艺术性离不开艺术家个
期刊
我似乎习惯了将感兴趣的、甚至经典的事物,总是滞后去品味,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时间的堪舆和探讨,更想作为日后细细品读的背景音而存在着。北京一场雪接着一场雪的下,在这一天,天地一片白茫茫的,迎着令人抖擞的风,中午的时候去了全艺社,看了这个开幕已久的澳门女艺术家李少荘的“绘画空间”展。门外的白与空间里的白,一时间让我恍惚。李少荘的画布都已爬到了墙上,也捆在了沟壑里。大有把整个空间与装置作品一起入画的气势,
期刊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艺术的意义已经超出了视觉以外,审美也不再是艺术家所追求的单一目标时,人们对艺术的期待与想象就变得愈加多重而有趣。见所未见(To See the Unseen)是独立策展人姜节泓2009年年底与广东美术馆达成的展览合作主题,在他看来,“见”与“未见”如同硬币的正反面,是人对事物认知的两面,“‘可见的’可以有‘不可见’的内在意义,而‘不可见的’可以有‘可见的’表象形式。这枚硬币,
期刊
上学的时候,应该是八几年,我记得有一次你跟我说,现在你这样的普通话特时髦,好多人开始学这个。    对,带一点南方腔。    当时我还没感觉,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感觉到了,有的人故意这么说。    过去是普通话的概念。普通话就是广播里的声音,广播里的声音就是一个最正经的,最权威的声音。但是,它逐渐被解构了。主持人的声音发生变化,特别电台里面主持娱乐节目有好多带口音的声音。这样就等于把方言合法化了。它
期刊
1985年前后,中国的前卫艺术达到了高峰。艺术史用“85新潮”记录了那个充满理想而又裹挟着模仿痕迹的时代。一些艺术家顺应这股浪潮,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在新世纪的艺术狂潮当中扬名立万;而另外一群艺术家因为地缘原因或者秉承独立的原则,一直游走在边缘的边缘。1987年,由2000年自杀的大同大张、朱雁光、任小颖、1989年煤气中毒去世的张志强与后来下海经商的姚林组成的WR小组应运而生,他们偏安山西但也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