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与行为生活方式的关联研究

来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erc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行为生活方式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的关联,以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方法2014年选择马鞍山市区91所幼儿园16 439名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并采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评估儿童的ADHD症状。将参加户外运动情况、学习日和周末看电视、学习日和周末玩电子产品的时间、挑食、喜欢的口味、睡眠时间、学习日和周末入睡的时间10个变量组成行为生活方式指数。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行为生活方式指数总分为10分,平均值为(2.64±1.78)分。调整了人口统计学信息以及户外运动时间、进餐时间、喜欢吃的食物类型及午睡习惯后,行为生活方式指数中分组(2~3分)和高分组(≥4分)是ADHD症状的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1.78(1.50~2.12)和2.82(2.37~3.35)。结论学龄前儿童ADHD症状的发生与日常行为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提示开展促进积极生活和健康饮食的干预项目,对预防和减少学龄前儿童ADHD症状的发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可能持续终生。对怀疑可能患有ADHD的儿童、青少年应启动诊断评估。临床诊断应建立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应按照慢性病管理模
目的了解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父母的一般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与儿童ADHD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1月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
目的探讨伴和不伴对立违抗障碍(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智力和反应抑制功能特点,为证明ODD是否会加重ADHD认知损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1月选取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