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互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ter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是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的一种活动。即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征的信息交流过程。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实践,作了如下的探索与思考:
  1 目前生物课堂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教学的本质来讲,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过程。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师生间、生生间并没有体现真正的互动。如有的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课堂上确实也实现了“议论纷纷”的“热闹”气氛,但很快教师就会接着问题:“谁想发表自己的见解?”“谁还有不同的看法?”等等,根本没有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积极地思考。一番“热闹”之后,教师只是象征性的抽几个学生来回答。这样的合作只能流于形式,多数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讨论,只是“合”而未“作”;这样的合作学习处于无序状态,教师、学生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合作学习和讨论中的角色定位。究其原因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信任学生而剥夺了学生主动活动的机会;或者教师经常会由于教学时间、进度的限制而减少学生交流的机会;或是教师本身对“互动”教学理论理解得不够,以为多问几个问题,抽一些学生回答就行了,殊不知这远远不够;或者是师生之间缺少交流、平等、互相协作的师生关系,缺少民主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使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动”不起来。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呢?
  2 生物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互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对象,处于互动教学的中心地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和结果。
  2.2教师引导性原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和导航人的角色,在互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调控和引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教为了学,以教促学,以教导学,只有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才能保证“有效”互动教学的有序进行。
  2.3民主和谐性原则
  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师生互动、心灵沟通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发掘各自潜能的空间。要使教学互动真正开展,必须先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平等、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就会在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开展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合作与独立、尊重与反思。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在平等、民主动员号召之下,每一个人之创造力都有得到机会出头,而且每一个人的创造力都能解放出来。所以,民主性原则是‘互动式’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3 生物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互动的基本策略
  要实现生物课堂中的“有效”互动,教师应转换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成生物学习的促进者、 引导者,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其常用的策略有:
  3.1科学的预设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前提。
  现代课堂强调师生互动和动态生成,而且课堂教学中尚有许多不可预见性,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怎样促进、怎样引导,必须在课前充分的准备和预设;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动机需要教师去激发、点拨。没有课前的充分准备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因此,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课前的预设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才能科学预测呢?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不是惟一的资源,因而教师在备课时就不仅局限于教材,还要考虑如何从教材的知识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预设要有开放性;教学虽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备课时教师要尽可能的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备,力争将课堂互动运筹于帷幄之中,预设要有预见性。当我们的教学一旦在进程中的预设环节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不能拘泥于预设,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控,巧妙而灵活应变,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3.2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实施起点。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启发学生进入思维状态的“导火索”。因此,生物教学的关键在于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内化知识,发展能力。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很多:(1)贴近生活实际,生产实例设置问题情景;(2)通过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设置问题情景;(3)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寻找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设置问题情景;(4)通过实验,野外考察设置问题情景;(5)通过实事、新闻报道设置问题情景;(6)通过教具模型、实物标本、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置问题情景。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
  3.3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开展对话交流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基本形式。
  成功的课堂离不开师生间和谐的交流与对话。新课程背景下是一种体现师生、生生之间对话和交流的互动过程。如何才能实现对话交流呢?一是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切忌“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要与学生保持观念平等、人格平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独到见解;二是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的对话氛围,要对学生的独到见解及时的反馈和鼓励,要进行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三是给学生平等的话语权,给足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时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允许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
  3.4开展合作学习是实现“有效”互动的支点。
  学会合作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学会合作的重要途径。合作中学生之间可以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互相激励;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提高学生交往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学生的合作学习,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⑴科学设置合作小组。分好合作学习小组,是搞好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成员的组成按照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原则设置,给小组成员分配好任务。
  ⑵选择合适的合作内容。对需要学生合作的内容还是要有所选择。合作学习对于问题解决、探究性学习等尤为有效。
  ⑶明确要求。在合作学习前,要对所研讨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
  ⑷保证充足的研讨时间。在进入小组互动前,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自己独立思考,为小组交流作好准备。在进入合作研究阶段,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思考成果,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小组共识并整理准备汇报。
  ⑸交流信息。小组研讨之后,各小组便可将小组的研讨成果在全班交流。
  3.5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发挥学科特色是实现“有效”互动的灵魂生命。
  义务教育新课程《生物学》(人教版)教材安排了包括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模拟制作、进一步探究、演示实验、设计、技能训练和课外实践等多种科学探究活动。作为生物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设置的各种探究活动,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发挥学科特色,唤醒、激发、鼓舞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教育生态环境”,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就能积极有效地形成,学生的学习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可能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流连忘返,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在这些互动活动的开展中,知识的习得是形成性的,是动态生成的,“有效”互动的课堂就能真正形成。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应当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采取怎样的符合自身角色的基本行为模式呢?结合自身经验,我认为要做到“五多”。  多深入学生的生活。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按照预定的目的,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对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计划和调控。而有效的计划和调控,必须建立在对班级及学生的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
在平时的做题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难题都用到了神奇的构造,每次看完答案都会恍然大悟,但是再遇到其他题的时候总是想不到那些巧妙的方法,那么构造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用
讨论了《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基本知识框架体系,以问题驱动加深对基础知识理解,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并以数据元素插入线性表为例,选取合适经典算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
【摘要】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事关学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成长,要切实落实减轻学生负担,抬高教学水平,一定要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的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老师们越来越认识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效,而且应该高效。所谓“高效”应该是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物理初中高效课堂策略  高效课堂的达成,受制于多种因素,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学生的原有基
韦达定理是中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中学教学的一个难点.若在解题中巧妙的运用韦达定理,则可以简化和优化解题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
问答题,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推理、判断、论证等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物理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问答题的教学,努力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普遍觉得问题题难答,不知从什么地方入手,解答问题时似懂非懂,抓不住根本,题意不清,不理解:问题实质语无论次,不会以理言物或就物论理等等。例如中考问答题:“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把断了灯丝搭在一起,接在原电路上灯泡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使其受到政府、学校与家长的重视,逐渐成为教育的主要理念,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成为近年来理论界和教育界研究的主题。随着关于教育本质的探讨不断增
本文介绍了《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特点及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高职学院的特点和实际教学的经验,开发设计了《电子测量技术》实验平台,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取得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