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地震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极限抗震与强柱构造

来源 :钢结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amis_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柱弱梁”是当前国际上主流的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理念,已有地震灾害调查表明,由于地震作用机制的复杂性以及对工程结构极限抗震认识的不足,强震作用后框架结构除出现梁铰的“强柱弱梁”破坏之外,还出现整体倒塌、柱铰以及局部楼层倒塌的“强梁弱柱”破坏.为合理认识各类破坏形式,首先对传统的塑性铰概念细分为“压铰”和“拉铰”,指出“拉铰”容易引发结构整体失稳;随后以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为对象,建立并采用实体单元与壳单元为主的组合框架结构有限元精细化抗震计算模型,开展组合结构极限抗震分析,初步探讨各水平地震波工况对组合框架结构位移、应力、轴压比等时程响应以及框架梁柱塑性耗能分配机制、塑性铰形成模式与失效机制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显示:1)柱端拉筋减小了钢管与混凝土之间滑移,从而增大了柱和框架的刚度,降低了钢管和混凝土的应变水平,增大了钢梁的应力水平;620 cm/s2及以上强度的地震波作用时,柱端拉筋构造可显著减小组合框架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在接近极限强度的水平地震波作用时,柱端拉筋屈服,框架梁端混凝土板纵筋一般不易屈服;2)“强梁弱柱”组合框架表现为“约束梁”与“耗能柱”,此时框架梁对框架柱约束较强,框架以框架柱耗能为主而梁端仅形成“压铰”,此时框架的耗能能力取决于框架柱;“强柱弱梁”组合框架表现为“耗能梁”与“承载柱”,此时框架梁对框架柱约束较弱,框架以框架梁耗能为主使得梁端先形成“压铰”,当梁端耗能至极限时形成“拉铰”引发框架柱长细比增大,导致框架加速失效,不利于发挥框架柱耗能潜力;3)柱端拉筋技术的“强柱”构造将提高组合结构的刚度、塑性耗能与抗倒塌能力,强柱构造对以柱耗能为主的6层框架抗震能力提升尤其显著.
其他文献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项目周口心意六合拳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为周口心意六合拳今后的传
2021年3月4~1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全国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京举行.《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进行了严密部署,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既切合实际又迎合时代的系
期刊
1 问题引入rn在钢骨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梁与钢骨混凝土柱常用的连接方式是在柱钢骨上焊接钢牛腿,将钢筋混凝土梁的纵筋焊在钢牛腿的翼缘板上.关于翼缘连接钢板厚度的取
期刊
礁滩型碳酸盐岩气藏不同于常规碎屑岩气藏,该类气藏的有效开发面临很大问题。龙岗气田是典型的礁滩型碳酸盐岩气藏,地质研究和试采动态特征研究表明气藏储层存在强烈的非均质
风起天南,后生可畏.有家船企十分年轻,不仅成立时间短,而且上至总经理下到一般员工平均年龄不超过26岁,但成长势头迅猛,年经营收入以1~3倍速度递增,成为低迷船市一道亮丽风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