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 大爱 大义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haiy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景、境、情等角度观照《兰亭集序》的审美意蕴,阐明作品呈现出自然意境之大美、生命情境之大爱与哲学理境之大义。
  【关键词】《兰亭集序》 审美意蕴 大美 大爱 大义
  作为一篇经典散文,《兰亭集序》脍炙人口,品析之文浩如烟海。笔者以为,若从审美意蕴的角度加以玩赏,便可发现其呈现出一种自然意境之大美、生命情境之大爱与哲学理境之大义,宏阔深邃,气象万千。本文拟从这三个角度入手,对此加以摭谈。
  一、自然意境之大美
  暮春时节,山阴兰亭,自然万物,生机勃发。高耸入云的山峰,峻峭深邃的山岭,重峦叠嶂,绵延不绝;茂盛葳蕤的林木,苍翠挺拔的绿竹,参差错落,相映成趣;清澈澄碧的溪水,奔涌激荡的湍流,疾徐相宜,仪态万方;辽阔高远的苍穹,清新质朴的空气,心旌摇荡,游目骋怀……此情此景,恍若仙境,怎不令文人雅士徜徉其间,流连忘返!
  置身自然,作者忽而仰望俯视,忽而远望近察,其观赏视角富于变化,而且不拘泥于一草一木的微观细读,而是追求山川天地的宏伟观照,胸怀坦荡,视野开阔,自然意境之大美尽收眼底,悉纳心中!
  中国是个农业社会,自然山水很早就进入了文学视域,只不过,魏晋之前的模山范水之作大都隶属于道德和政治层面,其审美价值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挖掘,而《兰亭集序》对山水竹木的生动描绘,饱蘸着作者的浓情厚意,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折射出大自然的审美价值在魏晋士人思想中的历史性变革,即从美学的角度来观照自然,从而真正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二、生命情境之大爱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人之相处,俯仰一世。天地之间,人们的生命方式堪称丰富多彩,有人坦陈抱负,畅叙胸怀,追求内在心灵之富足;有人钟情山水,放浪形骸,致力于外在形体之自由。这实际上揭示了魏晋士人的两种颇具代表性的生活类型:一是居于室内,谈玄说理,进行激烈的哲学思辨;一是游山玩水,情系丘山,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真切感受万物的盎然生机,尽情享受生命的自由畅快。无论是追求于内的清谈还是致力于外的神游,究其本质都昭示着对生命的深沉挚爱。
  东汉末年的动乱破败与西晋司马氏政权的恐怖高压,使得知识分子深感生命的无常与脆弱,油然生发一种对生命的反思与眷恋,令人动容。所以,本文随后产生的生命之痛并不是因为徜徉山水时的乐极生悲,而是那个时代对待生命的普世情怀。
  生命之乐,莫过于外在形体的活动契合于内在灵魂的律动,达到随心而动的和谐状态。而生命之痛则在于人生苦短,诸多体验似乎历历在目,转瞬之间成为历史陈迹。在由生命情境之美好与生命历程之短暂所构成的悖论性困境中,似乎不可能找到突围之径,如何不让作者深感痛心呢?
  生命是美好的,却不能尽情地享受,由此引起了作者对生命的深沉挚爱之情。对于生命历程,作者没有运用工笔技法进行精雕细刻,而是作了生动而简洁的素描勾勒,体现出作者对于生命情境的宏观把握和深刻领悟。
  三、哲学理境之大义
  如上所述,魏晋时期昏暗的社会现实,使得世人大多以老庄为精神信仰,老庄哲学的清静无为、回归自然、全真养生等思想深入人心,王羲之亦不例外。而且,《兰亭集》中不少诗篇都是谈玄说道的清谈之作,具有总括性质的《兰亭集序》显然不可能对老庄思想进行哲学层面的彻底批判。所以,诗人对“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生死观进行批评,只是因为其推崇“死生亦大矣”的生命价值观,而不赞成老庄思想中无视生死差异、将生死等同视之的观点。本文的哲学意义并不在此。
  实际上,结合历史背景,通观全文可以发现,本文的哲学价值在于实现了对生命的反思性觉醒。诗人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悲剧性本相,却最终没有屈服于此而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思想,而是力倡对生命应该具有一种热爱之情,以此实现生命的价值。这里引用李泽厚先生的一段话来说明本文哲学理境之大义:汉末魏晋时代的文人士子,在精神风貌上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他们强烈的生命意识的觉醒。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鲜明地表现在他们对人事无常、生命短暂的悲慨上。这种生命意识觉醒程度之强烈,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直接地面对生老病死、人事变迁,还是在宴饮聚会、览物观景时,都会触目伤怀、兴发感动、悲喜交集。从汉末的《古诗十九首》,到曹氏父子、阮籍、嵇康、陶渊明的作品及《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故事,无不弥散着这种精神特质。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更是以其完美的形式,典型地表现了这种时代精神。
  概而言之,《兰亭集序》描写大美之景,抒发大爱之情,表达大义之理,三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该文厚重的审美意蕴。
  作者单位:安徽淮南市凤台县一中。
其他文献
【摘 要】刘禹锡的田园诗基本写于贬谪之时,数量虽不太多,但在表现题材上作了可贵的开拓,并在情调上显示出与传统田园诗不同的特征:多以欣赏的姿态反映被贬之地迥异于北方中原的风土民情。  【关键词】刘禹易 田园诗 风土民情    刘禹锡(772—842)是中唐诗坛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不入流派,却独具一格,卓有成就。刘禹锡性格刚毅,意志坚强,在长期的贬谪生活中始终不屈不挠,富于乐观进取的精神。他的诗歌常表现
【摘 要】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提高能力;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既要会教书,更要会教学生如何学习,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高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从情感互动入手设立磁场、以“五步”教学为纲教学相长、以全员参与为手段学习疑问等方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课堂 教和学 能力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千年以来,这似乎成了定律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教学《诗经》为例,详细探讨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方法,从而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和谐课堂 《诗经》    “有效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更是改进课堂教学的实践。语文教师应该以为学生发展服务为教学立足点,丰富课程资源,选择有个性的教学策略,实现创新型教师的角色转变,建立和谐的
【摘要】长期以来,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包办一切,学生失去了自主性、主体性,成为被填充和训练的纯粹的客体。因此,要突破作文评改的瓶颈,必须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体,授生以“鱼”,不如授生以“渔”,让作文批语真正走近学生。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作文评改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新课改理念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作文教学也不例外。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包办一切。学生失去
【摘 要】本文针对学生作文有生活没文采、有模式没思维的情况,从作文取材、作文语言、作文情感三个方面阐释了训练方法。作文时,取材既可以是阅读获得也可以是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的,运用个性化思维或个性化语言形成自我作文风格,用自己最诚挚最高尚的情感思想贯注作文的主旨。  【关键词】人文分离 生活之源 取材 个性化 情感真挚  现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模式”化。几种模式训练下来,也就是作文教学了,甚而有
【摘 要】中学作文教学一直乱象丛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考试制度之外,还有我们师生急功近利的心态、本末倒置的教学。因而,作文教学须要正“本”清“源”,返“朴”归“真”。  【关键词】作文教学 高考作文 正本清源 返朴归真    前些年话题作文盛行,宿构套作仿作泛滥,文体模糊的“四不像”涌现,作文语言貌似华美却空洞无物,而中学作文教学也是怎一个“乱”字了得。好在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摘 要】“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提出的一种教育理想,也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在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教是为了不教”,有利于更完整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教是为了不教 文言文教学 主体意识 探究精神 学习习惯    前一阶段,笔者上了一堂《石钟山记》的研究课。在这堂研究课中,笔者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载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摘 要】优美的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汉字的有关知识,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语文教学 汉字 文化    汉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时间长河的淘洗,变得异常博大精深,汉语言作为汉文化的主要载体又是维系这种承继关系的纽带。外国人学习汉语倍感棘手,因为她积淀的文化成分太复杂太浓厚。其实对于每一个国人,汉语的学习何尝
【摘 要】对郑愁予《错误》一诗的解读,通常从“过客”与“思妇”两个视角出发。而如果换个视角,即将诗中“你”“我”看作虚与实的重合,全新解读自会出现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错误》 解读 “误读”    《错误》是郑愁予最经典的一首诗歌,意境优美深婉,被誉为“台湾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此诗带有强烈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深受读者喜爱。对这首《错误》的解读,一般解说是思妇与过客之间产生了一个美丽的错误:
《荷塘月色》乃借景抒情之文。情之于人,有种种不同,形之于文,亦各有异,或见喜悦,或见哀愁,或喜中有愁,愁中有喜,悲喜参半,形形色色,带给读者许多感慨。朱自清之《荷塘月色》,起笔于“颇不宁静”,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为过渡,最后收笔于“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形成了“愁起愁结愁过渡”的基本框架,但文中写荷塘写月色,却又完全是一番美景,由此可以判定,朱先生是要借荷塘月色之美来消解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