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音乐课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提出可以从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学生音乐视野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审美趣味 培养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小学低年级音乐教材选择了许多适合他们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笔者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着力对激发、拓展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音乐是最擅长于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黑格尔称:“音乐是心情的艺术。”音乐教学中的歌曲、乐曲等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努力揭示音乐要素在生活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主动提问,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另外,以学生的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善于为学生创设美的情境,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充分感受歌曲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音乐《小小的船》时,课前我将教室四周挂满各式小星星,又将学生坐的小椅子摆成半圆形,让学生在优美、抒情的歌声中走进教室,体验歌曲优美的意境。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注意,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
  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如:在低年级有一首《我的小宝宝》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抒情优美,描写了一位妈妈在哄孩子睡觉时的场景,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强烈的依赖之情,营造了一个温馨又美好的家的氛围。这首歌我试图让学生来表现,于是引导道:“假如你是爸爸(妈妈),你会怎样哄你的小宝宝睡觉?”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组成临时家庭,用歌声、表情、动作、造型来表现这首歌曲。学生的表现没有好与不好,只要参与,就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掌声。最后我让学生思考:妈妈对你是这样的关心,那么你该怎样回报妈妈呢?学生都很聪明,马上就回答老师的问题,都表达了对妈妈深深的爱,以及对妈妈的感谢,此时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音乐是一门艺术,一方面很抽象,一方面又能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音乐老师应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音乐教学活动,通过听听、唱唱、讲讲、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学手法,让学生体验每一部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同时教给学生必要的音乐知识以促进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音乐审美品位,逐步培养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从而净化心灵、培养高尚情操。
  如在音乐游戏“好朋友来了”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们愉快地边唱边进行角色表演:“客人”来了,轻轻“敲门”,主人“开门”,互相问好;主人招待客人“请坐”,告别再见……在唱唱、动动的活动中学生体验到朋友见面的快乐,懂得了团结友爱、礼貌待人的重要。事实就是如此,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学生音乐视野。
  低年级儿童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低年级学生往往对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然而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创作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小学音乐教师有责任不断扩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视野,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而且对古代、近代、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
  低年级学生往往对本民族、本国家的音乐作品感到亲切,因而感兴趣。然而,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式样。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正是音乐教学较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另外,从审美规律来看,人们本来就是有寻求新颖、向多元化发展的审美倾向,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向多元化发展,即不仅要教好本民族、本国的歌曲、乐曲,而且要让孩子们欣赏外国歌曲和乐曲,喜爱外国歌曲和乐曲。
  总之,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趣味,才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音乐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体验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陶醉,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参考文献:
  [1]高艳红.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趣味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13).
  [2]郑莉,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医学英语是高等医学院校在公共英语以外开设的一门专业实用课程.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发展和国际医学人才的培养.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教育产业
新生儿Fc受体(FcRn)是识别免疫球蛋白IgG Fc片段的特异性受体。大多数疾病的感染均发生在黏膜或由黏膜入侵机体。FcRn可特异性的结合IgG Fc片段,介导黏膜上皮细胞主动转运IgG
现代高中美术教材和教学明显不符合当代艺术多元化的形态和观念,更不要说能够代表当今美术发展的主流方向。鉴于此,为了形成有利于学生和社会的态度、情感及价值观念,我们让学生亲自体验美术,以此来探索高中美术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一、高中美术教学多元化目的  我国现代教育中,最主要的两方面是强调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重视相互合作和共事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生活背景,在美术教育中充分发挥他
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提供自由创造的广阔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感受真切。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潜能的开发对低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一、音乐课进行潜能开发的可行性  1.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习惯三年的幼儿园生活,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以游戏、活动为主。他们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刚来上课,不要说好的习惯没养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与拓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农业推广学》是农学专业中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