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历史问题教学中的启发式原则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net2002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启发式原则,或巧妙设置问题(大题)形式,或分解问题,分步启发,或多处设问,多重启发,或提供历史背景,让学生顺阶而下,可以促进历史问题有效解决,促进有效教学。
  关键词:历史问题教学;启发式原则;有效教学
  
  在高中历史问题教学中,教师得首先增强问题的启发性,让学生愿意学,跟得上,而教师巧妙设置问题(大题)形式,或分解问题,分步启发,或多处设问,多重启发,或提供历史背景,让学生顺阶而下,可以促进历史问题有效解决,促进有效教学。
  一、变换问题形式
  在历史课堂上,我着重创设问题,变换问题形式,让学生容易回答,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比如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课结束后,教师要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学生能否解答课后“本课测评”题(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如何设问呢?这时教师有许多选择,可以直接要求学生整体或部分地回答该问题进行检测,也可以由几位同学来回答,相互补充,最后综合点评。这样解决问题耗时较多,我在遭遇了这种情况后,改变了策略。我采取了间接迂回的方式,即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本课所学内容,几个同学回答后,答案也基本上出来了。在另外一个班,我则简单地要求学生说出答题的思路要点,这样学生无须组织严密的语言,说起来也容易,很快解决问题,课文的重点内容也得到巩固。
  二、分解问题,分步启发
  有的时候教师将问题分解,分步启发,也能达到简易解答问题的目的。比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课,在学完“文艺复兴”一目以后,设计“学思之窗”:请你就此谈谈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材料略)解题关键要抓住“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讽刺及宗教题材作品的人性化”,教师可以从文艺的手法(讽刺)和作品的题材(宗教)两个方面启发,指导学生结合史料和图片反映的信息作全面(即两个方面)的认识,分步完成即可。反之,如不这样做,虽有“解题关键”和“思路引领”的提示,学生也很难靠上谱,所以在之前学习“文艺复兴的成就”时,我就注意从文艺的手法(讽刺)和作品的题材(宗教)方面提醒学生,还引导学生鉴赏《修士修女纵情声色》和《十日谈》第一个故事(坏蛋成圣徒),出示《中世纪的圣母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子》的绘画进行对比,学生就能看出:文艺复兴作品虽是宗教题材,但教会黑暗腐朽,作品的人情味和人性化特点就显而易见了。教师再补充提醒,起到过渡的作用:人文主义者乐于接受教皇和教会的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这样,通过分解问题,分步启发,问题顺利解决。
  三、多处设问,多重设问
  高中历史的许多知识意境经常在具体知识点之外,这样更需要教师多处设问、多重设问,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发。有道习题如下:
  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说,灾异是天意的表达,应该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武帝召集大臣讨论,很多重臣愤怒地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汉武帝却赦免了他,这个故事说明()
  A.董仲舒借题发挥,汉武帝宽宏大量
  B.汉武帝内心不反对君主借天意行事
  C.董仲舒言者无罪,诸大臣量刑不当
  D.汉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对灾异说
  这道题学生一般选D项,可答案是B项。怎样跟学生解释清楚呢?解题关键是董仲舒新儒学宣扬天意为汉武帝所用,对加强中央集权和树立天子权威有利。可以分步启发学生:其一,汉武帝是否需要借天意行事?其二,反其意设问:假若处死董仲舒,下次有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挑战君权,谁帮他说话?因为汉武帝内心不反对君主借天意行事,故而赦免了董仲舒,故选B项。
  四、创设情境,顺阶而下
  有时学生直接回答一个问题比较困难,我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参考或一个台阶,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历史背景,让其顺阶而下,得出结论。比如学完《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如果让学生直接回答本课测评题(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有一定难度,我在小结阶段首先设计了两个预备性问题:①洋务运动破产的教训是什么?(不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达不到“自强”“求富”目的)②百日维新失败的教训是什么?(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也行不通)学生回答后,我再度启发:血的教训固然要汲取,但维新变法思想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样,学生在回答上述测评题时,基本上能从“承前”(推进学习西方程度层次、唤醒爱国民族精神)与“启后”(解放思想、促进民主共和思想传播和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两方面来归纳它的作用。可见,只要问题不显唐突而有一定的背景,学生就能顺藤摸瓜,解题时就能顺阶而下,促进问题有效解决。
  历史问题教学,要求用心教学,启发教学,举一反三。《学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师善于启发,勤于琢玉,举一反三,学生才能“知道”,才能举一反三,才能“成器”。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通过采取加强硫化矿浮选、使用白钨的强捕收剂、浮钨前预先脱泥以及改进白钨的常温精选等技术措施,成功地回收了新邵钨矿中难以回收的白钨。
在0.4mol·L~(-1)H_(2)SO_4介质中,微量Ir(Ⅳ)的存在对于KIO_4—对乙酰基偶氮羧的退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反应在沸水浴中加热2min即完成。由此建立了微量铱的催化分
采用多组分同时平衡计算的方法分别对C、CO、H_2及CH_2高温还原二氧化硫制取元素硫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选择出合适的还原剂,并确定了将烟气中SO_2直接还原为S_2的实验条件。
作为班主任,我当然希望成为一名让学校和家长“放心”的严师,但我所希望的不是成为那种让学生或“怨”或“怕”或“恨”的“厉害老师”,而是希望成为那种对学生严而有理、严而有道的“给力老师”,希望在张弛之间展现出教育应有的那种魄力或魅力。  一、松中有严——在信任中让学生学会遵守规矩  “在规矩的限制范围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这是李开复关于“规矩”总结的四条定律之一,他还强调要“尽量抓住每一个‘机会教育’
广东省佛山市作为早期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和今年确定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农业对外合作工作成效明显。今后,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结合实际,按照市场机制处理合作项目选择、外资
本文首先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涵义进行了论述.然后分析了农业技术创新的两个途径。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途径的历史经验作了简要的总结.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加入WTO
用熔融电解法制取铅钙合金该法以液态电铅作为阴极,用石墨电极作阳极,在熔融钙盐及HST添加剂体系中进行电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使钙离子在铅液阴极表面变为金属钙瞬间溶人铅液。因电
在较高酸度的H3PO4介质中钯与DBS-偶氮胂的新显色反应有较高的选择性。钯含量在0~10μg/10ml符合比尔定律,ε610=3.37×40^4。提出不经分离,准确、快速测定钛合金中微量钯的方法。
本方法在碘量法的基础上采用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分别测定溶液中S(2-)、和的含量。效果很好,相对误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