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融合对元代俗文学变化发展的影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ei666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國文学发展史上,元代文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期间最突出的标志是文学的样式的主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元代之前诗词歌赋等所谓的雅文学占据着统治地位,从元代开始俗文学则渐渐地占据了文坛主流。然而本文就元代多民族融合对俗文学的变化发展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浅析元代民族融合对俗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俗文学;民族融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1
  中国文化自古就有雅、俗之分,文学亦然,就文学而言,广义的雅文学包括关系到国计民生诏令、奏章,士大夫的史传文学,以及供上层社会欣赏交流的诗词歌赋等,这些即是人们统称的所谓的“正统文学”。而就“雅”相对的“俗”,同样有属于它的文学,所谓的俗文学主要受众于市井小民,很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学作品,发源于民间的街头巷尾,其主要的艺术形式包括优语、歌词、评话、说唱、戏曲、小说等。
  对于中国俗文学的发展,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元代,作为通俗文学样式的元杂剧与元曲代表了元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并且从此俗文学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主流。然而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作为通俗文学的元杂剧与元曲会成为元代文学的主流,同样成为了我国古代戏剧文学的最高峰。抛开文体自身发展的原因,为什么元杂剧、元曲为代表的俗文学会如此的繁荣在元代?
  首先,由于元代是以北方草原上的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形成的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打破了过去中原仅仅单一民族的主体结构,社会文化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之前,中原的主要文化结构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农耕文化,这就与蒙古族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草原文化不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但蒙古族入主中原后,两种文化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产生了势不可挡的相互融合,然而文学的发展与社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文学的变化发展不能脱离文化史大背景。蒙古族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为代表的草原文化在人们看来是粗犷的,是简单的,可恰是由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草原文化的入驻,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融,这就导致了文化的通俗化,俚俗化。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学正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说,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交流、融合,促进了元代文学的通俗化,使元杂剧与元曲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占据了当时文坛的主流地位。
  还有,凡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往往都是促成中国古代文化走向通俗的重要阶段。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大的民族融合共有三次,分别是魏晋南北朝中的北朝时期;唐末五代十国至辽、金、元时期;清王朝时期。这几个时期所产生的文学样式也正是俗文学范畴中的民歌、变文、曲词、戏剧、小说等文学样式。如北朝的主要的文学形式就是民歌,唐五代十国产生的变文、曲子词,金元时期所趋于完备以及走向兴盛的戏剧。尤甚元代文学,所以可以说这也是符合民族融合促进文学通俗化这一规律的。
  其次,蒙古族审美观与中原人们的审美的不同,蒙古民族对真挚坦诚、质朴自然、明快直率、通俗浅显的文学作品尤其喜爱,这就直接影响了元代文学的通俗化。如罗斯宁在《元杂剧和元代民俗文化》指出:“元杂剧与元代民俗文化的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在元代社会独特的审美趣味上。元代是由蒙古族统治的多民族大融合的生活,与元以前以汉民族为统治民族的社会不同,其审美趣味异于唐宋时期;另外,元杂剧的审美趣味集中体现了元代俗文化的深层文化心理,是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趣味的有机结合,以酣畅、本色、拙野为主要审美特征。”这就是由于主体民族的审美倾向,导致了社会文化整体的转变,同时对文学审美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原汉民族为主体的含蓄文雅审美趣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文坛风气也一转成为通俗为主的叙事方式,并逐渐地主宰了元代文学。
  此外,由于蒙古族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他们大都能歌善舞,对于表演类的节目演出特别钟爱,再加上蒙古族上层统治阶级对于通俗文学样式的喜爱,如元杂剧、元曲,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民间剧作家、曲作家的涌现,致使作家的平民化,同样也就伴随产生了戏剧作品的表演者。在戏剧认同方面,蒙古族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并不认为作为戏剧的创作者,以及戏剧的表演者,是汉民族所谓的“贱役”“戏子”,被人们瞧不起,这就一改往昔人们对戏剧的认识,加快了杂剧、戏曲为代表的通俗文学的变化发展。同时,大量的上层文人、落魄文人也加入了杂剧的创作队伍中,使得创作队伍不断壮大,甚至有些人剧作家还粉墨登场,为自己的剧作充当演员。
  对于受众群体,有了蒙古族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民族底层的贫民百姓作为坚实的接受群体,致使剧作品大量涌现,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剧作,繁荣程度在夏廷芝《青楼集》可知“内而京师,外而郡邑,皆有所谓勾栏者,辟优萃而隶乐,观者挥金与之。”由此可见当时剧作演出的兴盛程度,以及观众积极踊跃的兴致。
  综上,元代俗文学的变化发展离不开民族融合,离不开蒙古族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文化的相互碰撞,因为民族融合对于社会风气变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文学的通俗化也是一样的。又因为蒙古族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对于戏剧歌舞的喜爱,以及上层统治阶级的提倡鼓励,以至于杂剧、元曲等艺术样式的俗文学占据了文坛,逐渐兴盛,民因此说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进程阶段恰恰就是俗文学兴盛辉煌的时期。
  参考文献:
  [1]罗斯宁.《元杂剧和元代民俗文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
  [2]云峰.《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杂剧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3]徐子方.《元代文化转型与古典文学》,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意味着打破男权传统对女性的禁锢,重新构建女性家园,这一革命性行动不仅对中国女性获得自由与发展有重要意义乃至于对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都具有深远而有益的影响。然而从现实来看这又是一场知易行难的革命,表现在文学中则更显得露骨。刘慧英的《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用大量的材料与有力的论述表现了我国男权思想对女性深深的禁锢与毒害。书中作者将女权思想和论述批评完美结合, 对传统男权中心文化和
摘 要:一直以来,人们对三毛的散文多从创作手法、创作语言、文体特点、人物形象等多个方面进行解读,充分体现了三毛作品的特点和魅力,但三毛散文的字里行间还蕴含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其散文作品中充满着作者的诗性情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情感和自然的态度。为深入分析三毛散文作品中的诗意性,本文从对诗意人生的忘我追求、语言平淡而充满意境、融情于景体现原生态之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与同仁探讨分享。  关
课题项目:该论文系国家级创新项目《从沈从文及其作品看湘西民族融合与发展》成果论文(编码:201611407049)。指导老师:保惠,北方民族大学新闻系副教授;项目组成员:苑青青、谢禄玲、张九月、裴鹏霞、李有娜、杨娜。  摘 要:沈从文《边城》中的古镇茶峒宛如一个世外桃源,三省交叉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特殊的地理面貌。小说中边城的景物、风情、性情构成了湘西茶峒这一画卷。民俗现实的意义承载着文化本身的价值
该论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论述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对国有企业经营激励约束的必要性,指出了对经营者绩效评估是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环节,并分析了在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个“什么样”的外在表现,就是党的作风和形象。党的作风是党的性
论文的前面部分简单介绍了累积和图的起源,并对均值累积和图、二项变量累积和图及泊松累积和图的构造和使用的数学原理进行了完整的归纳和详尽的阐述.关于计数型累积和图平均
摘 要:《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古代神话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取材于唐朝僧人唐玄奘西去取经的故事。全书塑造了几百个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重点塑造了迂腐的唐三藏、追求自由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忠厚老实的沙悟净这四师徒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迂腐;自由;封建社会;皇权;束缚  作者简介:李铭杰(1995-),男,广东鹤山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 要:《韩非子》是韩非思想的集中体现,而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思想,以道论为其思想的理论基础,坚持“以道为常,以法为本”的法治观念,确立起“道纪”与“法纪”的内在统一性,并在道法结合的理论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因道全法”原则来完善“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法治理论体系,其思想虽有偏执之处,但其中关于道法的论述对法家思想甚至是对后世的法制观都影响深远。  关键词:《
该文是在分析影响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一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新模式,即"源头控制,末端治理".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此外,该文还结
摘 要:张衡的诗歌在接受诗骚美学影响的同时,张衡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又对诗骚美学做了相应的发展,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本文主要就张衡的诗歌,从抒发真情实感和运用赋比兴两个方面论述其对诗骚美学的继承,再从句式和情感内容两方面论述张衡对诗骚美学的发展。  关键词:张衡;诗骚美学;继承;发展  作者简介:崔志奇(1990.3-),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汉,辽宁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