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康养小镇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农村实用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zer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特色小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种探索模式,引起了各界特别是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文章将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通过对康养小镇建设的现状进行探索,并对建设发展策略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对2020—2021年度河南省主要推广小麦品种(郑麦379、百农4199、百农207、西农511、新麦26、周麦36号、郑麦1860、中麦578、平安11号、丰德存麦5号)进行评价,针对北部麦区、中南麦区、东部麦区、南部麦区、旱作麦区提出2021—2022年度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针对北部强筋麦区,中南部强筋、中强筋麦区,豫南沿淮弱筋麦区提出优质专用小麦品种适宜种植区域与布局意见,以期为全省小麦丰产稳产奠定基础.
进入2021年,国内稻谷市场在供需保持宽松的格局下,价格总体以平稳偏弱运行为主,陈粮供应充足,新粮丰收、增产,而终端消费整体疲软,加工企业采购、生产积极性不高.随着新稻陆续上市,收购价格持续下跌,政策托底作用显现,市场购销将围绕托市为主运行.后期,在国内稻谷供应充裕,大米进口保持高位水平的形势下,春节节日消费带动效应、托市收购陆续启动等会对稻米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总体上涨空间有限.
由于怀山药对土地要求非常严格,而且不能重茬种植,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从品种选择、选地和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怀山药、小麦一年两熟栽培技术,在保证怀山药、小麦产量的同时,减少了粮药争地矛盾,保证了粮药双丰收.
偃丰29是偃师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周麦22为母本、烟农19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多穗型、抗病、高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2021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10009).2018—2019年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试,14点汇总,14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产量9163.5 kg/hm2,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8.3%.2019—2020年参加河南省冬水组试验,15点汇总,15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产量7965.0 kg/?hm2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对黄瓜叶片造成严重的感染,进而影响整株的正常生长,最终导致黄瓜减产,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阐述了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规律(病原菌、侵染循环、危害特征)、环境影响因子(温度、湿度、结露时长)及防治技术(抗病品种的选育、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黄瓜种植提供参考.
科技创新基础弱、底子薄,创新政策环境不优、创新平台不多,创新主体不强,研发投入不足,区域创新体系薄弱……在发展进程中,云南仍面临一道道“坎”.rn记者7日从云南省科技厅了解到,在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教育、工业和信息化等多部门支持下,云南省科技厅瞄准科技创新中的政策难点、堵点和科研人员的“痛点”“槽点”,广泛调研,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起草和实施“云南创新29条”,力图破局,以创新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而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是我国乡村社会留存的独特文化.要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就必须弘扬和传承好农耕文化,实现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姑娘李子柒短视频中大量展现的中华农耕文化和浓缩的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美和神韵,为农业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农耕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作为弘扬中华农耕文化和展示我国农业农村建设成就的窗口,农业博物馆应该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具体说来,既要拓展思路
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重点,乡村振兴必须产业先兴.专业合作社是农村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州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困境:社员之间合作不友好,各种营销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合作社内部上下信息交流不通畅,专业合作社与外部信息不对称等.针对专业合作社面对的以上困境,本文提出专业合作社中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建立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保障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做到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信息通畅共享;提高专业合作社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种植者的技术水平,提高专业合作社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自先秦诸子百家开始,就不乏很多扶贫济困、改善民生环境的基本理念.“大同社会”、“桃花源记”、“天下为公”等都深刻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更为系统的提出了“扶贫”这一理念、政策.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深刻理解,立足于马克思基本原理的高度把握,以及多年来亲身深入基层的实践与感悟,为新时代的扶贫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