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问策略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fa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思维品质被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之一。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了当下英语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并以外研社教材九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2的阅读篇章My “perfect holiday”的阅读教学为示例进行分析,探究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问策略。本文建議阅读设问要围绕文本话题,启用先行认知;梳理文本内容,构建有效信息;拓展文本内涵,培养思维品质。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问题设计;思维品质;文本解读
  【作者简介】顾雅渊,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仓前校区)。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思维品质被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尤其是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成了当下英语教育研究的热点。
  阅读课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也是培养学习者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问题,作为“脚手架”,是启发学生阅读过程中思维的工具;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演示,评价的课堂教学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设计阅读课的问题时往往存在许多问题。部分教师甚至忽略阅读教学问题链的设计的内在逻辑关系,忽视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基于此,本文从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并以外研社教材九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2的阅读篇章My “perfect holiday”的阅读教学为示例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以及如何借助问题设计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问未能围绕核心主线,凸显文本脉络。一些教师在设计阅读问题时,只是基于文本的表层信息进行设问。教师本身未能对阅读语篇宏观的把握,没有从文章的主线出发设计问题链,设计出的问题缺乏整体性,这容易造成学生整体理解文本能力的缺失,让学生只是停留在对文本具体信息的输入,无法对深入文本的主题,体会其深层内涵。这样的问题往往是由于教师对本文的解读不够深入,忽略了文本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感情脉络,只关注了零散内容所传递的浅层信息。
  2.设问未能活化文本信息,拓展文本内涵。阅读理解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在提取文本信息时,适当转换文本信息,以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学生获取文本基本信息之后,教师还需要设计问题去深入挖掘和拓宽文本内涵。而一些教师的问题设计未能灵活转化文本信息,使学生缺少了对文本加工和理解的机会,进而无法推测出文本的深层含义。于此同时,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就无法在阅读的过程中被涉及。
  3.设问未能遵循认知规律,培养思维品质。问题设计要兼顾学生主体,要遵循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水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英语阅读教学中,一些问题的设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缺乏层次性和渐进性,既为学生的理解设置障碍,又造成学生语言输出的困难。问题设计本应该为语言的输入和能力的培养服务。不当的问题设计,不仅不能使语言得到有效的输入,更阻碍了语言的输出。因此,学习的增量无法在有限的课堂中得以有效实现,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学的问题设计存在问题。
  三、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理论依据
  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逻辑点是文本解读。教师对阅读文本的解读视角及其深度直接影响了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
  葛炳芳指出文本解读“4I策略”。“4I策略”包括:(1)理解文本表层信息(Identifying facts and opinions——what a text says);(2)理解信息点间的相互关系(Inquiring relationships——what a text discusses);(3)理解观点思想(Interpreting ideas——what underlies the text);(4)学习目标语言(Illustrating language——how meaning is conveyed)。教师可以依据这些文本解读的策略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此外,阅读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Crawley和Mountain基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阅读过程分为循序渐进的三个层次:字面阅读(literal reading),解释性阅读(interpretive reading)和评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修订版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维度由低到高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6个类别。因此,教师需要依据阅读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设计相应的问题,以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思维能力,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和问题设计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兼顾学生的主体性,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四、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促进思维品质培养
  笔者以外研社教材九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2的语篇My “perfect holiday”为阅读材料,对其进行了相应的阅读问题设计,以分析如何基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效的阅读问题设计,进而探究英语阅读教学的设问策略。
  该文本是一篇记叙文,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在脱离父母的照顾下,独自生活学习的故事。文中小男孩一直受到父母“细致入微”的照顾,并对父母事事为他安排的行为感到抵触。有一次父母因为公事需要外出出差一段时间,小男孩获得了“短暂的自由”,于是他开始度过自己“完美的假期”。   1.围绕文本话题,启用先行认知。语篇My “perfect holiday”的主题为“Life at home”。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有关日常活动的短语,学会使用一些形容词和副词短语来描述自身经历和表达情感。笔者以主题入手,用关键词“daily activities”引导学生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列出与主题相关的短语表达,再组织学生进行经历分享和话题讨论。读前活动的设问如下:
  Q1: Can you talk about your daily activities?
  Q2: What kind of things can you do alone at home? And what will your parents do for you?
  Q3: Do you like to stay at home alone? Why?
  Q4: What do you like to do, when you are alone?
  Q5: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are alone?
  …
  头脑风暴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较为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回答问题一,即对关键词“日常活动”的发散性思考,学生可以调动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激活先行认知。同时,也复习和巩固了有关日常活动的短语和表达。基于所罗列的短语和表达,教师通过问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表达自己在家时会做的日常活动以及父母为自做的事情。同时,一些新的词语和表达也得以呈现,为学生后续的阅读打下基础。让学生“通过联想、回忆并进行有序表达,形成了话题语义场”。这样既让学生熟悉了话题,又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语言能力。
  通过问题设计,教师还让学生表达了自己关于独自在家的一些情感态度,紧扣主题,为之后学生理解文章标题的深层内涵做铺垫。激活学生的先行认知,不仅仅只是相关的语言点,还有学生的情感态度。
  因此,英语阅读问题设计需要紧扣文本主题。读前阅读活动的问题设计需要围绕文本的话题,要继续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后续的阅读教学活动的展开服务。
  2.梳理文本内容,构建有效信息。该阅读材料是一篇记叙文,除了较为清晰的故事情节发展主线之外,还要一条隐藏的暗线,即主人公对独自在家的情感变化主线。教师可以围绕这两条线索,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凸显文本脉络。设问可以如下:
  Q1: What type of text does the text belong to?
  Q2: Who is the narrator?
  Q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hoices is the best one as the summary of the text?
  Q4: What did the boy think of his parents at the beginning? Why?
  Q5: How did the boy feel, when his was alone? What did he do?
  Q6: How did his feelings change over time? Why?
  …
  问题一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体裁。文本体裁是文本解读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设计读中活动时,不能忽略对文本体裁的挖掘。因为,不同的语篇形式有着不同的功能,为实现这些功能,相应的语言形式也不同。教师可以采用选择题的方式,让学生选择答案,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体裁类型。这对于后续的设问,尤其是有关语言鉴赏的设问尤其重要。关注语言使用的得体性,不仅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二的设计是让学生理解文本信息间的关系。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后续对该问题的追问,让学生探究第一人称叙述的优点。问题三的设计意图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和概况文章的主旨大意,还让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选择出概括地最恰当和最为贴切的句子。再回答这道问题的同时,学生概况和比较的思维能力就被涉及。
  问题四、五和六就体现了教师对文章暗线,即主人公对独自在家的情感变化的梳理。在之前的读前活动问题中,教师在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時,也给予了学生表达自己关于独自在家的情感态度的机会。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挖掘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通过前面的铺垫,文本主题暗线的挖掘就较为水到渠成。此外,在读中问题设计时,教师要善于用追问来深入挖掘文本的信息和内涵,用追问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通篇意识,在深入解读的同时,努力挖掘主线,使得文章框架清晰,主旨突出。在阅读教学中,通过问答,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为深入拓展文本内涵,构建好知识基础。同时,调动学生概括、推断、比较、归纳、分析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拓展文本内涵,培养思维品质。阅读理解的设问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浅层含义,教师需要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去拓展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文本的加工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多角度地阅读文本。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视角进行设问:
  (1)从文本语言的鉴赏点进行设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语言所承载的功能和意义。可以通过设问,让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鉴赏和评析。
  例如依据文本开篇的第一句话“As a boy, like all other boys, Iwanted to be a man”,教师就可以作如下设问: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What’s the function of the first sentence? 开篇的第一句话就为阅读文本奠定了基调。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叙事的主人公非常渴望自己可以独立,即从小男孩成长为一个男子汉,所以他在对父母事无巨细为他安排的行为表示抵触并渴望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   再如第二段的开头句子“Well, my wish came true!”,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设问,如What is “my wish”?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this sentence? Can you infer what will happen next according to this sentence? 通过这些设问,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上下文关系,理解文章的指代。可以引导学生挖掘该句子承上启下的功能,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同时,加深对语篇衔接内在逻辑的理解。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文中的“Now was my chance”。教师可以通过设问,培养学生语篇衔接的意识,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语言功能和意义的鉴赏,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语言的鉴赏点还有修辞。如句子“Actually, they managed every minute of my life”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突出作者对父母掌控自身生活的不满。因此,教师从文本语言的鉴赏点出发进行设问时,可以关注文本中的修辞手段。
  (2)从关键信息的蕴含点进行设问。标题My “perfect holiday”也是该文本值得深入挖掘的重要点之一。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来组织学生深入讨论文本主题:
  Q1: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 the “perfect holiday”? What the function of the double quotation marks used in the title?
  Q2: Do you think it is a perfect holiday for the boy or not? Why? Where can you find the clue?
  Q3: What do you think of a perfect holiday? Do you have a perfect holiday?
  对标题的深层含义的探究,可以作为一个读后活动。学生可以在讨论中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解读和提炼,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对关键信息的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维能力。
  在对语言点的鉴赏与关键信息的评价和分析中,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教师借助问题为支架,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和拓展,感受语言,建立起语言形式与文本所承载的意义(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深入阅读的实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结束语
  “阅读教学的研究要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基于语言,理解文本的表层;通过语言,去建立语言与意义之间的联系;超越语言,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问题设计作为教学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问题的设计,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尤其要关注问题的设计的恰当性和有效性。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文本核心主线,凸显文本脉络;要灵活转变文本信息,拓展文本内涵;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培养思维品质。教师可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上述原则和策略进行问题设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贵丽萍,黄建英,周勇,林妮.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林静.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提问策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J].英语教师,2018,18(21):65-69.
  [4]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5]Crawley, Sharon J, and L. Mountain.Strategies for Guiding Content Reading. [M]. Boston, MA: Allyn
其他文献
随着昔日的盟友ATI投入宿敌AMD的“怀抱”,英特尔正悄悄地展开“复仇”计划,除了打击对手外,也在完善自身的芯片组产品线。对于ATI退出后留下的市场份额,NVIDIA、VIA以及SiS自然不会放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近年来刻录盘片市场品质良莠不齐的状况有所改变,随着品牌盘片的价格逐渐下降,大厂产品占据了刻录盘的大部分市场。近日市场上出现了名为MR.DATA数码先生的刻录盘,这是业内知名的记录媒体厂商中环所推出的品牌盘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
■ 解法的综合运用  转化思想在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解答这类综合题时,一般的方法是:先求出题中不等式(组)的解集,再与已知解集进行比较,从而转化为方程(组)的解;或先把题中的字母看成已知数,把方程(组)的解求出来,再根据解的情况列出不等式(组)进行解答;或是利用方程(组)、不等式(组)联合求解.  ■ (2011湖北鄂州)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x y=1 a,x 3y
【摘 要】木版画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学生在制作木版画的过程中既要动脑也要动手。根据教材,将木版画教学内容拓展为:木刻直写、黑白节奏、套色迹象三大部分,并进行教学,可有效地体现美术课程文化、双基、审美的理念。  【关键词】小学美术 木版画 校本实践  木版画是整合刻与印、化“板”为“版”的艺术。我校拥有设施完备的版画教室,六年级学生在持续地实践尝试中,已初步掌握了木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有兴趣去追
放眼各个档次的DIY配件,均普遍存在性能好的价格不便宜、价格便宜的性能又难以令人满意的市场规则。不过,只要您耐心寻找性能与价格的平衡点,“淘”出性价比突出的超值产品并非难事。近期显卡市场更是如此,为了清理库存给新产品让路或者为了增强竞争力,双敏、昂达、迪兰恒进、蓝宝对主流或中高端显卡的售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下调,致使款超值显卡从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对追求性价比的主流和中高端玩家来说,最佳购买时机
多年以前,当DELL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得知康柏将要进行一项直销计划时,他做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比喻:“我们都是最好的球员,不过Dell打棒球,康柏打篮球,现在看来康柏也想到棒球场上出出风头了”。戴尔说这话时正值美国篮球“飞人”迈克尔·乔丹离开篮球场改打棒球,结果因表现不佳不得不重返篮球场这条新闻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然而时过境迁,当我们得知戴尔继在美国、日本之后,又将于8月4日在重庆开办中国内地首家
■  命题者常常结合其他知识点来考查三角函数,运用多个知识点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组合出题,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题型可大可小,难易程度忽高忽低.  ■  解答这种类型的综合题不仅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好三角函数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而且还要熟练掌握相关结合知识点的内容,然后分别考虑题目中三角函数的特点与其他知识点,采取各个突破的策略.  ■  ■ 命题“若α=■,则tanα=1”的逆否命题是(
随着主流硬盘容量的不断提升,不少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用户都有升级硬盘的计划,那么升级之后留下的硬盘如何处理呢?尤其是笔记本电脑不能同时使用两块硬盘,如何“废物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在倡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改革精神指引下,新的作文理念像一缕清新的春风,给新时期小学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怎样真正冲破传统作文的束缚,给学生带来一块自由交流的空间,一方能倾吐真情的净土,使他们乐写、善写作文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除了引导学生要善观察,勤积累,奠定深厚鲜活的写作底蕴外,还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引导学生放飞囚禁的情愫,提倡个性化的写作,尽情让学生在作文天地里以独特的视角演绎千姿百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求φ;(2)求函数y=f(x)的单调增区间;  (3)画出函数y=f(x)在区间[0,π]上的图象.  (2)求使f(x)≥g(x)成立的x的取值集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