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小学招生要求家长本科学历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媒体2017年3月7日报道,有网友晒图爆料称,广州某私立小学在招生期间,校内的一个电子屏上显示,“本校只招收父母是本科以上学历之家长”。此规定一出,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有网友对此事表示怀疑:“显示屏上的语句存在严重语病。一个要求学生家长的学历必須是本科以上的学校,怎么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有网友更关注这一规定本身:“这是招学生还是招家长呢?家长的学历不够,他们的孩子就没资格接受更好的教育了吗?”有网友则认为,私立学校有自主招生权,学校根据招生的数量设置一定的门槛是合情合理的。
  据悉,该校官方微信曾发布了一个招收小学新生的通知,称3月11日学校将进行学生面试以及缴费工作,其中备注栏就注明,父母需本科以上学历,并请父母携带好本科以上毕业证、学位证和学历认证报告。
  而该私立小学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学校在前几天招生时确实提过家长需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要求,但现在已经取消了。“现在我们不再限制学生家长的学历,所有报名的学生均可以填写申请表,我们会在规定的时间统一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面试。”而对于此前该校为何要求学生家长需本科以上学历,工作人员没有做出答复。
  锐评:“只招本科家长的孩子”的要求,看似是私立小学的招生自由,实则是对低学历人群赤裸裸的歧视,违背了现代教育的本真,也折射出了我国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社会监管乏力的乱象。教育的歧视和不公,不仅阻碍各阶层利益的有序调整,而且将不断拉大原有的贫富、地位差距,从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其他文献
熊培云的《思想国》里有这么一篇文章——《汉字与国运》,我看了之后大为疑惑: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革命斗士们竟然曾经有“废除汉字”这么一段“黑历史”。这是我在教科书里从未见过的,中学历史书里只是这样表述:“传统的文言文较难懂,于是新派人士做了语言文字的改造工作,力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对于汉字废止、汉字拉丁化竟没有一丝半点的描述。不再提及新文化运动中的“废除汉字”等过激行为,或许是为了凸显新文化战将
2016年10月10日,“蓝瘦香菇”一词突然在网络上爆红。这个网络热词出自广西南宁一小哥“失恋”后录制的视频。视频中,小哥称自己与女友分手了,很难受也很想哭,因普通话不标准而说成了“蓝瘦,香菇”。这段喜感的夹壮(普通话 壮话)自白迅速点燃朋友圈,并登上微博热搜,不久便被网友争相模仿和改造,还产出了各种好玩的表情包。  不过事实上,这位小哥并未失恋,只是当时他的女友出去旅游没怎么搭理他,他担心难过之
收获代表委员热情点赞,记者会上被多次引用,片名成为流行金句……会场内外,一部电影传递着向上的力量。"厉害了,我的国;幸福了,我的家""有一种安全感叫我是中国人""如果有奇迹,那
给小孩脸上抹泥巴,引导其对着镜头诉说贫困,辅之以煽情的背景音乐……此前,在四川凉山布拖县一带,穿着简朴的村民成了线上直播的主角。而2016年11月,一场网络主播内讧、互相揭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