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用而教:统编本教材应用文教学的旨归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fnxk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教材中,应用文分量颇重: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统编本教材几乎每学期都安排了应用文训练,分别涉及通知、寻物启事、书信、读后感、倡议书、作品梗概等。应用文是“为用而写”的,“为用而教”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应用文教学的旨归。
  一、聚焦“实用”,发现应用文写作的特点及价值
  实用是应用文最显著的特征,当教学的视角聚焦在这一特征上时,应用文写作的特点及其在习作教学中独特的价值就会清晰地显现出来。
  第一, 强烈的读者意识。应用文是为读者而存在的,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时候,即使教师不强调读者意识,学生头脑里也会有一个或一群读者,他们会根据读者的需要进行写作。美国国家教育学院在《成为阅读者的国家》这份报告中指出:“唯有让学生写得更多、且针对特定读者、从事更多有具体沟通目标的写作,他们才能够更进一步学习到一些写作细节。”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说,写作的第一课应该是认识读者,引导学生对或真实、或假想的特定对象发表自己的意见。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写记叙文时并没有读者意识,他们的习作也因此难以得到真正的突破。经常进行应用文写作,学生强烈的读者意识就有可能渐渐地迁移到记叙文的写作当中,当学生具备了读者意识的时候,记叙文写作的一些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第二, 关注真实的生活。叶圣陶先生一直主张习作要引导学生写自己真实的生活,他认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习作就是“寻常不过、容易不过的事儿”。但很多学生总觉得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不配写到习作里,而那些“说来很好听、写来很漂亮但不和实际生活发生联系的花言巧语”(叶圣陶语)才是习作的好材料。这样,习作就由一件寻常的、普通的事情变成了神秘的、特殊的事情。但应用文写作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应用文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它必须立足于生活,必须为生活服务,这种价值取向正是记叙文写作所需要的。
  第三,简洁平易的表达。谈到公文写作时,叶圣陶先生说:“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妥词稳,通体通顺,让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说的是什么。”作为处理公私事务的工具,应用文是用来说明事实、解决问题的,所以语言朴实无华、简洁平易,这也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表达的基本功,是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打好的“底子”。当下,追求辞藻、浮华虚夸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应用文干净、简练的表达无疑应该值得提倡和学习。
  在一些老师眼里,应用文常常是“鸡肋”一样的存在,这显然是不对的。除了应用的价值,应用文基于实用所呈现出来的写作态度、方法、价值取向等对矫正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基于“应用”,突破应用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它的格式相对稳定,表达特点鲜明,这些是应用文写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也是应用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有些教师包括一些专家认为,应用文教学仅仅是个操练性的问题,通过模仿就能轻松地得以解决。教材似乎也是这样理解的,如三年级下册的“寻物启事”,教材提出的要求是“读读下面的寻物启事,注意格式,照样子写一个”;而六年级上册的“学写倡议书”,教材则要求“仿照上面的例子,就你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是的,对小学生来说,“照样子”“仿照”并不是什么难题,但教学效果如何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数据:
  某校四年级某班44名学生,在有例文模仿的情况下,42人写信的格式完全正确,但在一次测试中,该班29人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四年级全年级格式正确率仅有30%。而超过50%的学生把信写成了一篇“标准”的记叙文,完全没有体现写信是“用笔跟对方交流”这一表达的特点。事实证明,简单模仿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寻根究源,引导学生追问:某种应用文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格式而不是其他格式?它为什么需要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应用文的理解,提升教学的效率。
  先谈格式,不妨以“倡议书”为例。倡议书为什么是这样的格式呢?倡议人想倡议什么,要让人一眼就看出来,所以它必须有一个鲜明的标题。倡议是向谁发出的呢?这就是称呼,礼仪中有“以左为尊”的习惯,所以称呼必须顶格写。倡议者是谁?是什么时候发起的?在正文结束后必须署名并写上日期读者才能明白。经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就会恍然大悟,格式其实不是人為的规定,而是从读者的需要出发,是读者需要的客观体现。有了这样的理解,倡议书的格式就会自然地从学生心里生长出来,机械模仿当然就没有必要了。
  再看表达的问题。应用文的语言客观、清晰,很少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这对从一开始写作文就被要求“描写要细致、生动”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也极不适应的。突破这个难点,我们还是回到源头,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重在“以事告人”而不是“以情动人”,它特别的表达要求是跟它的作用相匹配的。这样,学生在习作时就会有意识地从应用文写作的目的出发,调整表达的方式,再加上教师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个难点就有希望得到真正的突破。
  寻根究源,可以让学生找到应用文“应用”这个基点,并从这个基点出发进行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习作就超越了机械的模仿而变成了理性的写作,而这种写作状态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三、学用融合,“练习而同时应需”
  新闻记者、作家弗里德曼曾提出一个被广泛认同的观点:“引导学童针对真实的读者、因为真实的理由、分享真实的想法来写作,并且依赖这些真实的读者(如教师或同学)来得到真实的回馈,他们就能写得更成功。”在这里,弗里德曼强调学用融合,以“用”来引导、促进、检验“学”,这样的“学”就超越了书本和课堂,就无限接近了“学”的本质。这方面,于永正老师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他的经典课例《转述“通知”及写“留言条”》的开头和结尾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和思考。
  第一,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真实的训练。课的开始,于永正老师结合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了“转述”的注意事项,就在大家以为于老师接下来要指导学生写作时,校长却突然走进了教室(当然是于老师的安排),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于:赵校长,您有事?
  赵:于老师,打扰您了。请问邓老师在这里听课吗?
  于:上课前有个人找她,她出去了。您找她有什么事?
  赵:刚才接到中心校打来的电话,通知邓老师明天上午8点到中心校参加广播操比赛。要求穿红毛衣、白裤子、白球鞋、白袜子,千万别迟到。等会儿邓老师来了,请您转告。
  这是于老师为转述“通知”及写“留言条”创设的一个真实的情境。所谓真实的情境其实就是真实的任务,它跟虚假情境最大的不同在于学生有明确的习作对象和强烈的习作动机。在这样的写作情境中,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更容易理解应用文特别的格式和特别的表达要求,往往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用真实的反馈检测写作的成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于老师指导学生顺利地完成了转述“通知”及写“留言条”的练习,但于老师并没有到此结束,习作评改完,邓老师“及时”推门而入,这节课也就有了一个“真实”的结尾:
  于:邓老师,您早来一会儿,我们就不必费这么大的事了!
  邓:怎么回事?
  于:哪位小朋友来告诉邓老师?
  (生转述“通知”,师相机评点。)
  于:邓老师,我们怕您不来,所以给您写了个留言条。
  邓:那好,请读给我听听吧!
  (生读留言条,师相机评点。)
  叶圣陶先生说:“练习而同时应需,此即解放军训练从实战出发之观点,宜可提倡。”于老师让学生跟邓老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一方面是通过“实战”检验写作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明白,应用文写作是有明确的目标的,达成了目标,习作才算成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和“用”已经融为一体,这是应用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写作是人类为了解决各种实际需要而产生的,这也是应用文教学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为用而教”,我们就能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径,就可以较好地达成教学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校)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摘 要 玻璃幕墙被广泛的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同时,也对施工技术有更多的要求。玻璃幕墙具有光影效果,能够极大程度的吸引众多城市规划者。但现阶段,在玻璃幕墙的施工过程中,还发现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因此,本文重点探索玻璃幕墙的施工技术要点,旨在推进玻璃幕墙技术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玻璃幕墙 建筑 施工技术  一、 建筑工程中玻璃幕墙的实施技术分析  (一)施工安装的技术要点  在
[摘要] 电视剧《闯关东》的成功首先体现在其主题意蕴上,该剧将镜头聚焦上世纪初闯关东大潮中的平民,以史实的风格展现那段平民历史,展现中国普通百姓在迁徙谋求生存中的故土依恋、家族奋斗、爱情追求和家国情怀,以独有的宏大叙事精神征服了今天的观众。  [关键词] 故土依恋 家族奋斗 爱情追求 家国情怀    相机的发明使人类流动的生命可能定格,影视的普及使人类逝去的历史获得梦幻般的重新演绎。作为电视类型
摘 要 当前信息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本文论述了会计专业信息化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信息化应用的现状,探索信息化应用的有效途径,以期有效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会计专业 信息化运用  一、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运用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信息化教学
当你的孩子跟你说,自己的梦想是“做一个电子竞技选手,因为一天能玩10个小时的手机游戏很幸福”时,你会怎么说?浙江省杭州市青蓝小学六年级某班班主任魏榕,在一次班会后,发现班里有三位男同学铁了心要当电竞选手,家长也为此感到很焦虑。魏榕觉得,不能武断地告诉学生做电竞选手不好,而应该告诉他们真实情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了解这个行业。于是魏榕特地去当地的一家电竞俱乐部观摩学习了一下午。2021年2月8日,她
摘要 论述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导入的重要性与实用性,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择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导入的方式方法,总结导入设计的科学性与必须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兴趣;情境;求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8)22-0047-02
摘 要 随着时代进步与科技发展,先进的网络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国各个行业出现了明显的改变,特别是对于证券行业而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效转变了过去证券行业的实际发展形势。经过移动互联网与证券行业之间的良好整合,为我国证券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基于此,本文主要是针对移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证券行业发展策略展开研究,期望经过本研究可以为将来的有关研究提供合理的参考。
摘 要 分析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时代要求和必要性,以湖南工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为例,从信息化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的灵活应用、信息化网络课程资源的构建、信息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课程组对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推广情况等方面介绍实践情况。最后,阐述开展混合式教学对教学团队建设的促进效果。  关键词 地方高校;混合式教学;雨课堂;信号与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
教学目标:  1. 正确朗读三首古诗,借助注释说出诗句的意思。  2. 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竹石》。  3. 借助诗句、资料理解诗人描摹的形象和表达的志向,初步感知“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三首》。是哪三首古诗?(《马诗》《石灰吟》《竹石》)  2.出示三首古诗。生自由读。  3.指名读,正音。  重点:“燕山”“还坚劲”的读音。  4.生齐
摘 要: “述经”和“叙理”是刘勰论体观的两个重要方面。“述经”不能离开“叙理”单独存在;“叙理”立论须依据包括“述经”在内的各种学说。另外,观点新颖、论证周密的论文能够得到刘勰的高度评价。嵇康《声无哀乐论》不依傍儒家学说立论,说理缜密,富有创见性,因此颇受刘勰好评。  关键词: 论体观 述经 叙理 《声无哀乐论》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提出“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所小学的课间操,一时备受关注。学校改变传统的课间操形式,代之以由多位民间艺人联合打造的《漳河大鼓校园秀》。漳河大鼓历史悠久,常见的多是一人一鼓一签打鼓说书,是当阳地方曲艺的典型代表。  你怎样看待该校课间操形式的转变?请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不要离开材料的含意和范围。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