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meng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前提是认真做好园林规划设计,而做好规划设计工作不仅是在电脑前画好图,是要创新设计理念,遵守设计规范,遵循设计程序,深入勘察现场,深入沟通,深入施工配合,才能最终实现建造节约型、生态型、精品园林绿化工程。
  关键词:社会需要功能要求经济条件六大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新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一方面,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的需求;另一方面,园林又是社会的物质福利事业,是现实生活的实境。所以,还要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
  1、创新设计理念
  园林规划设计师所进行的工作大部分内容是和“水、山、植物”打交道。由于自然界是具有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的生态稳定系统,在做园林规划设计时,不但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原生态表土,防止流失,又要做好微地形地貌,营造出人类向往的亲近自然界的表象起伏地形。因此,在所需规划设计的宗地,需全面熟悉其自然属性,尊重自然规律,多做生态恢复,少做破坏改造,使建筑、人、生物和谐共存,并达到三者互动共赢。植物是园林运用的主要材料,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进行的植物配置好比中国传统中医的药材配伍,不但要将各种植物搭配得相得益彰,还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适宜季节植树的原则,充分考虑植物在所立地环境的各种因素,如阳光、水、温度、土壤、微生物环境,以及植物之间的互生排斥关系,这样才能让规划的园林景观能够和谐共存、长久保持,而且通过植物后期的生长能够形成一个更加和谐完美的园林景观效果。
  2、园林规划设计依据
  2.1科学依据在任何园林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依据有关工程项目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在园林中,要依据设计要求结合原地形进行园林的地形和水体规划。必须对该地段的水文、地质、地貌、地下水位,北方的冰冻线深度,土壤状况等进行详细了解。可靠的科学依据,为地形改造,水体设计等提供物质基础,避免发生水体漏水,土方坍塌等工程事故。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也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生物学特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要求进行配置。一旦违反植物生长的科学规律,必将导致种植设计的失败。园林建筑,园林工程设施,更需严格的规范要求。园林设计关系到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很多,有水利、土方工程技术方面的,有建筑科学技术方面的。有园林植物,甚至还有动物方面的生物科学知识。
  2.2要根据广大群众的审美要求、活动规律、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创造出景色优美、环境卫生、情趣健康、舒适方便的园林空间,满足游人是游览、休息和开展健康娱乐活动的功能要求。园林空间应当富于诗情画意,处处茂林修竹、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令游客流连忘返。不同的功能分区,选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如儿童活动区,要求交通便捷,一般要靠近主要出入口,并要结合儿童心理特点。该去的园林建筑造型要新颖,色泽要鲜艳,尺度要小,符合儿童身高,植物无毒无刺,空间要开朗。形成一派生动活泼的景观气氛。
  2.3经济条件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依据。经济是基础。同样一处园林绿地,甚至同样一个设计方案,由于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规格的苗木,不同是施工标准,将需要不同的建园投资。
  3、园林规划设计必须遵循适用、经济、生态、以人为本的原则
  适用是指园林的功能要求要满足人的活动需要;经济是指园林绿化的投资、造价、养护管理等方面的费用问题,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美观是指园林的布局、造景是艺术要求;生态是指园林绿化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特色是指园林的个性,要营造有特色的园林。以人为本是指园林的使用主体是人,园林设计要处处以人为中心的宗旨。
  园林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是否实用的问题,其次考虑是否经济,然后考虑是否美观和生态问题。适用、经济、美观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但必须建立在生态的基础上。这四个方面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既不能片面强调,也不能相互孤立。这是园林绿化认定的总方针,一般均需按照这个方针来设计。在不同情况下,根据园林绿地类型的差异,适用、经济、美观这三者的关系可以有不同的侧重。
  3.1适用原则
  以公园为例,首先要为游人创造出良好的休闲环境。有进行科学普及和体育活动的文体设施,有方便的交通联系,完善的生活设施和卫生设施,有儿童游戏的场地等,使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游人都能各得其乐。夏天可以少晒些太阳,雨天有地方避避雨,累了可以坐在椅子上休息休息,饿了渴了有饭吃有水喝等。这就是公园的适用问题,而且是首要的问题。
  3.2经济原则
  自古以来,造园活动就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挂钩。园林是否能建成以及其规模与内容,包括建成后的维护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经济条件。总的来说,园林建设应尽量降低造价,节约投资,使园林建设发展水平与国家,地区或单位的经济实力相适应,否则再好的设计也是难于实现的。
  3.3美观原则
  园林中美观,是指园林除了满足功能要求以外,还要考虑游人的审美情趣,满足游人赏景的要求。主要是指园林中地形、地貌、水体的起伏开合;建筑物的布置;游览路线的安排;树木及花草的搭配;园林空间的组织;色彩的运用等方面,要遵循一定的艺术原理,达到风景优美,使游人喜闻乐见,心情舒畅而流连忘返。
  3.4生态原则
  园林如果仅仅解决了适用,经济和美观还不行,还必须考虑将园林建设成为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环境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将生态环境引入城市科学,从宏观上改变人类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最大和谐。于是景观生态、环境美学的理论应运而生。国家公园的出现和城市生态系统工程的提出,即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
  3.5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事物特殊的内部组织关系的表现。特色产生差异,每一个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因此都应该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性景观对人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园林景观设计的追求目标。城市特殊性景观的创造一方面要清理历史文脉,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地域特征。城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越是有差异,特色越容易显现,这种个性和特征源于历史和传统,源于久远和遥远。城市的景观特色主要由文物古迹的特色、自然环境的特色、城市格局的特色、城市景观和绿化空间的特色、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的特色以及城市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色等构成,一个城市的景观特色是它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符号特征,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武汉的黄鹤楼、杭州的西湖、安徽西递古城等都是其城市仅有的特色景观。当代城市景观的设计应避免格式化的统一局面,应努力探寻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将各个城市精神纳入景观设计的风格之中,将城市看作一个整体,城市历史、城市精神与城市景观共同打造出城市富有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内涵。
  3.6以人为本的原则
  景观空间,如果不与人的行为发生关系,则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因为它只是一种功能的载体。人的行为如果没有空间环境作为背景,没有一定的氛围条件也不可能产生。空间与行为的结合构成了为人使用的场所,以适应人们各种不同的行为,只有这样的空间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以人为本”这个概念逐步走向大众生活,成为大家熟悉的名词。它的内涵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即人性化景观设计,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上,在景观设计工程中要始终把人的各种需求作为中心和尺度,分析人的心理和活动规律,依次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交往需求、安全需求和自我实现价值的需求,按照人的活动规律统筹安排交通、用地和设施,充分考虑城市人口密集、流动量大、活动方式一致性高和方向性、时间性强的特点,依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去设计、建设各种内外环境以及选择各种所需材料,对场地的规划设计致力于建设一个高度舒适的区域,杜绝非人性化的空间要素。合理安排无障碍设施,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类群体的需要,使不同層次的人享受设计的使用趣味和快感,进而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达到人和物的和谐。
  4、结语
  园林是一门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艺术,同其他艺术的创作一样,园林的建构必须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地形特点等因素,将设计者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创造出舒适、优美的休憩环境。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色,园林绿化发展就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园林的创造中,满足人们的休闲、游憩和观赏的需要,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良好生态系统。
其他文献
摘要: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协庄煤矿运搬工区通过工序模拟训练、“433”学习模式、“五型”班组、管理人员授课等安全培训方式,使基层职工牢固树立了“我要安全”的理念,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业务素质,强化了员工的正规操作意识,实现业务技能和安全管理的“双丰收”。    关键词:“433”学习模式 工序模拟训练“五型”班组 管理人员授课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煤矿基层单
期刊
摘要:在我国通讯工程建设速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通讯工程规模越来越大,通讯工程建设线路长、建设点多、涉及范围广,为施工质量的控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提高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本文主要对通讯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通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目前,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
期刊
摘要:阳台是指有阳光的平台,使人们接近大自然的地方。阳台是居住建筑中重要的生活空间.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阳台不仅满足建筑功能的需要,还能反映当时的建筑技术,反映当地的文化与风俗,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建筑风。  关键词:建筑阳台;视觉造型;要点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在建筑设计多元化的今天,阳台的造型设计已经成为建筑造型设计当中相
期刊
摘要:对于全世界范围的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来说,广播电视的收视率正在逐渐的降低,其地位正处于被其他行业兼并的状态,其发展模式和状态岌岌可危。就针对于技术来说,通过近年来数字化通信技术研发出了具有高频谱利用效率的通信传输手段;就通信业务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跟进了一些极具效益的新型通信业务;通过综合世界最受欢迎的两大数字电視机构DVB和ATSC的最新状况,可以得知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都是通过以上方式进行的
期刊
摘要: 县乡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发展,关系到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彻实加强县乡公路的路政管理,将有利于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公路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正确分析、把握县乡公路路政管理现状,研究探讨县乡公路路政管理对策,对于加强县乡公路的路政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
期刊
摘要:园林地形是人化风景的艺术概括,不同的地形、地貌反映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它影响着园林的布局和园林的风格。有了良好的地形地貌,才有可能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因而,地形地貌就成了园林造景的基础。本文通过结合园林绿化施工工程实践,提出土方地形工程施工技术,以加强园林地形的细部整理,提高其线形优美流畅,凸显园林设计效果。    关键词:园林绿化;土方工程;地形施工;土方填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
期刊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其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这整个工程建设的优劣。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的控制管理,对于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分析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现存不足,并给出相应加强措施,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 质量 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都是治国安邦
期刊
摘要:工程建设又称基本建设,是指横贯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之中,并为其形成新的固定资产的综合性经济活动过程,即包括了规划设计、建造、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类工作。工程建设工作涉及范围广,各方需协作配合完成。而建筑工程施工又是工程建设各阶段中,投资量最大、涉及部门和人员最多、管理难度最大的阶段。一项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的好坏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信誉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密切的联系。   关
期刊
摘要:建筑作为人们生活居住、文化娱乐和生产工作的场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建筑业在总体的国民经济中地位十分突出;而承载着满足建设项目的正常使用及安全保障功能的工程质量,其优劣更是关乎国计民生。质量问题同时也是建筑业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的生死红线,因此,如何控制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行业面临的、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
期刊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可以说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只有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对质量的重视意识,规范建筑程序,提高施工建筑技术水平,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水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得得了很大的发展,而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要对现有的水利水电工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