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鹰记

来源 :小学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br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鹰是大型食肉性鸟类,性凶猛,飞行速
  度很快,视力敏锐,被奉为“百禽之首”。
  要想让一只桀骜不驯的野鹰成为猎人的得力
  帮手,需经过道道难关,其中的艰辛令人难
  以想象。在长白山里一个叫渔楼村的满族村
  庄中,就生活着这样一些驯鹰和养鹰能手,
  驯鹰的传统在这里流传了近千年,他们被称
  为捕鹰人。
  
  捕鹰
  
  在渔楼村,有一个叫赵明哲的人,他是中国北方捕鹰、
  驯鹰狩猎文化的第13代传承人,号称“鹰王”。他从小聪明
  勇敢,不到10岁就和爷爷上山捕鹰、驯鹰,13岁就能自己独
  立捕鹰、驯鹰,并用鹰狩猎。
  每到秋分前后,赵明哲就要去捕鹰了。因鹰巢建在峭壁
  之上,所以捕鹰一般在山头处进行。捕鹰人会先在山上挖出
  一个坑,盖上树枝,中间拉出两根绳子,在10米开外把网支
  起来,网下拴鸽子或野鸡作为诱饵。而捕鹰人就躲在这个窝
  棚中,通过一个瞭望孔紧紧盯住诱饵,根据诱饵的姿态和动
  作来判断鹰的远近,伺机拉网。
  这一次,赵明哲通过十多天的努力,捕到了一只鹰。
  
  熬鹰
  捕到了鹰,就要“开驯”,又叫“熬鹰”。
  这个过程,是一个考验耐心的过程。人和鹰要
  互相配合,人要爱鹰,理解它,掌握动物的心
  理和生活规律,鹰才能逐渐地听人的话,消除
  对人的戒备心理。不然如果鹰被人激怒,不但
  驯不好,它不是啄人,就是一头撞死,人的一
  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赵明哲说,在叫鹰从杠上飞跳到他的手腕
  上时,要先用肉来引它,它一飞过来,就喂它
  一块肉。这样一点点的,当他发出“这这”的
  声音时,它便一下子就飞来落到他的手腕上了。
  达到这样的程度,驯鹰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
  但一般上好的猎人也得在一两个月之内才能完
  成。
  
  鹰猎
  鹰猎,就是在驯好鹰后架鹰出去狩猎。
  出发时,大家结伴而行,还带上猎犬,十
  分威武地走出村子。鹰站在猎人的肩上或蹲在
  猎人的手腕子上。到了野外山巅,鹰眼便会放
  出一种威严的灵光。
  
  驾鹰狩猎要分成两伙。驾鹰的猎人
  驾鹰站在高一些的山坡上,另外一两个
  猎人手持木棍,到山坡下的树丛中不断
  用手中的木棍搅动,把躲藏在树林和雪
  壳子下面的动物哄赶出来,叫做“赶仗”。
  猎人盯着远方赶仗人的山沟。当他
  一发现有猎物窜出,就立刻把胳膊一扬,
  而鹰也早已看到目标,于是它立刻展翅
  飞奔出去。转眼间,猎物已被鹰按在雪
  地上。不管是多大的猎物,鹰毫不畏惧,
  它是捕猎的能手。
  这时,猎人要快些赶往鹰猎地点,从
  鹰的嘴边拿回猎物。如果猎人跑得慢了,
  猎鹰便会将猎物吃掉,这是猎人的失职。
  因为,一只吃饱了的鹰,就会不再去捕猎
  了。而猎人的出击,也要掌握好时机,要
  在鹰刚刚击倒对方,或刚吃上一两口时,
  就及时赶到取走猎物,否则会弄坏了鹰的
  脾气。
  如果运气好,一只猎鹰一个冬天能捕
  获上百只猎物。
  
  放鹰
  把鹰养大,驯好,经过大约三四个月
  时间的狩猎活动,到了春天,猎户们就该
  考虑如何把鹰放走了。
  赵明哲说,这是老规矩,祖祖辈辈都
  这么做。这样做为的是放鹰们回去再繁殖
  后代,是对鹰这个物种的保护。每一个捕
  鹰人都会遵守这个准则。赵明哲一直谨遵
  祖先遗训,捕鹰却不杀鹰。
  赵明哲说,高山与天空是雄鹰永远的
  家,尽管捕鹰人为了驯鹰付出了极大的艰
  辛,但放飞才是对鹰真正的热爱。
  
  
其他文献
本文从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具体对策。
机动车电气系统教学中实施了先化繁为简,再由简转繁的教学方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庞大的手工绘图量限制了该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采用CAD技术使用电脑绘图,使教学方法得以升华,先进的绘图技术配合全新的教学方法,使本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在江西省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有个叫刘武的人,他有一项特别  的爱好——养宠物。可能有人会说了,养宠物算什么特别的爱好啊。  这是因为刘武养的宠物非同一般,他养的是天鹅。    梦开始的地方    按照科学的定义,刘武饲养的其实是鸿雁。鸿雁又被称为灰天鹅、  天鹅,是一种大型候鸟。  刘武原本是一个银行职工,天鹅与他的生活完全不搭边。直到有一  天他外出旅游回来,突然对全家人宣布说,自己要去养天鹅。
文章介绍了由于各企业所处的市场状况和产品销售渠道等条件不同时所采取的定价策略也应有所不同的可供企业选择的定价策略,仅供借鉴。
智慧的宝库,科学的摇篮,《小学科学》这本杂志里有着关于全世界和大自然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有着从古到今的科学文化,还有着令人捧腹大笑且有趣的漫画图片。
你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吗?现在就来测测你的自我满足感吧!看到这幅图中的圆圈和方块,你联想到了什么?请在下面的选项中,挑出一个和你想法最接近的答案。
本文分析了锡林浩特市电力谐波对传统低压电网无功补偿方式的影响,指出了在畸变负荷中使用传统无功补偿时电容器和控制、保护装置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