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非典型性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的多模式影像学特征

来源 :眼科新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ng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期非典型性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河北省眼科医院临床诊断为早期非典型性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的患者8例8眼,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眼科检查以及彩色眼底照相、红外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或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OCT、OCTA检查。同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密切检测眼底变化,病情稳定后继续观察3~6个月。观察患者不同时期的OCT、OCTA及FFA的特征性变化。对患者不同时期各项检查的临床特征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头颅C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并分析12~18岁中低度近视青少年患者视盘参数特征。方法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对2019年7月至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眼科的157例157眼12~18岁中低度近视青少年患者行视盘检测。根据等效球镜(SE)分为对照组(52眼)和低度近视组(60眼)、中度近视组(45眼)。对SD-OCT测量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进行光学放大效应校正。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患者间参数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视盘参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