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技术:人与技术 的结合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技术化,技术人性化,这是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于是两种发展趋势相交,导致了意识技术的产生。意识技术人类利用技术改变自己以求更加完美,这种想法并非是梦想。例如,几个世纪来我们一直戴眼镜,后来出现了隐形眼镜,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手术植入晶状体来提高视力。我们还能用不锈钢来代替体内老化的骨骼,用
其他文献
地震活动区上空电离层的结构分析,已显示出在强震前电离层有持续几天的特殊的扰动。最近对岩石圈和电离层相互关系的观测,显然已对电离层扰动具有统计学规律性这一特点作了说明。这些扰动似乎由重力内波经过电离层所引起,而重力内波则由地震重力振荡在地震活动区内所形成,振荡本身成为即将来临的地震起爆的导火线。这些振荡及其对电离层的扰动也许会有助于将来对大地震的预报。
期刊
伦敦粘土(London Clay)是挖隧道的极好介质,它大大地促进了伦敦656公里隧道的快速发展。不过由于各种人为的和地质的因素,要把隧道控制在伦敦粘土层中仍然是困难的。在伦敦下面凿隧道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未预料到的工程技术问题,是由于对顶部岩石水平面(表生沉积底部)未能准确地预测所致。在许多特殊地带,挖掘者在穿过伦敦粘土挖隧道时都会碰到表面岩石露头,几百
期刊
EDI试点计划电子数据联通(EDI)可以算是一个贸易伙伴与另一贸易伙伴以电脑交换电子信息的统称,这种交换信息的方法将许多人手操作步骤变为自动化,是减低业务成本的其中一个途径。 1992年2月,香港零售业管理协会(RMA)联同香港货品编码协会、香港工业总会及中华厂商会组成EDI统筹委员会,以研究在香港零售及分销业采用EDI的可行性。
期刊
就计算机成像(CIG)技术发展的历史及特点,详细介绍了2100 CIG 系统,包括其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独特的设计结构,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和所达到的技术指标,以及整个系统的软、硬件结构。此外还介绍了2100CIG 系统在可见光成像制导仿真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人类脚下的大地是一个动荡的球体。大地既有水平方向的运动,又有垂直方向的运动,只是人们平时不易察觉罢了。地壳运动不断积蓄力量,瞬间爆发就发生强烈地震和火山喷发,破坏人工建筑和地表形态,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地球上有两大地震带,都处于陆洋板块接合线和新构造运动褶皱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为世界最长的地震带,从美洲西岸北上沿阿留申群岛、千岛
期刊
1923年9月1日上午11时58分,正是日本人进午餐、炉灶尚未熄灭之际,关东平原东南的相模湾海底断裂,下陷399.3米,爆发8.2级特大地震。陆地发出雷鸣般的响声,东京、横滨如同米箩一样作上下和水平方向筛动,建筑物纷纷坍塌。一霎时,炉灶打翻,木板壁引燃,火星乱飞。烈火蔓延到工厂、仓库,爆炸声此起彼伏。热气流引发了狂风,120条火龙卷、烟龙卷冲天而起,将房屋、汽车、尸体吸到空中,全城陷没于火海之中。
期刊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总裁斯卡利最近预言:就像个人电脑在80年代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样,在90年代多媒体技术必将大放异彩。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概念。多媒体技术具有处理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多类信息的功能。它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它将计算机、声像、通信技术合为一体。实际上是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游戏机、传真机、个
期刊
一、地质背景临汾盆地及其周邻地区(北纬35°40'—36°30',东经111°00'—112°00')挽近构造活动十分强烈,是汾渭地震带中历史中强地震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研究区北部为临汾凹陷、南部是襄汾隆起和河津凹陷的北部,东西分别以大断裂与霍山、罗云山相连接(图1)。其中,临汾凹陷是临汾盆地中的主体构造单元。中新世沉积物厚度和早更新世湖泊顶面高程计算以及黄土冲沟分形几何学分析分维值表明,它的下降
期刊
一、引言北京及其西部地区(东经114—117°,北纬39—41°)是华北东西向活动构造带和北北东及南北向活动构造带汇交的地区之一,构造十分复杂,它又是主要地震带汇交的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破性地震若干次,著名的三河-平谷8级地震就在此地发生。近期研究区内小震活动频繁,地形变和地应力资料都表明该区的断裂仍在活动。1989年大同发生的6.1级地震就是断裂活动增强的信号。那么,首都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在近几年
期刊
一、引言随着国际岩石圈计划的开展,板内应力场问题正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原地应力测量是了解现今地应力状态的最直观手段,它能较确切地绘出现今构造应力的方向及地应力绝对值大小。根据跨断层测点的运动方式和地震地表破裂形迹的分布、组合形态、力学特征,可追溯力的作用。因此原地应力测量、跨断层测量及地震地质破裂带资料都是了解应力作用方式、研究区域构造应力场、探讨地壳运动力源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原地应力实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