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理论与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j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名:嬗变中的网络语言
  作者:楚艳芳
  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ISBN:9787520348423
  定价:77.80元
  随着即时通讯软件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讯息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正潜移默化地被互联网形塑着,也衍生出了一种特殊语境下的网络语言亚文化。一方面,“互联网 语言”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内容。但另一方面,网络语言也带来了许多现实性的问题,例如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网络语言的辩证关系等。网络作为传统媒体之外的新兴“第四媒体”,网络语言更是被称为传统书面语与日常口语之间的“第三种语言”。学界近年来也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关于网络语言应用层面的研究书籍,以期在探索网络语言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等方面提供有效参考。其中,楚艳芳著的《嬗变中的网络语言》一书对网络语言的理论应用价值作了多维度的研究和总结,十分适合广大语言学、社会学等领域相关人员阅读学习。
  本书共分为九章,作者在这九章中分别对网络语言的兴起、网络语言研究的类型与特点、网络词语例释、网络语言语素化、网络语言词化、网络语言语境体态、网络语言传播与接受、网络语言的文化解读以及网络语言的全球视域与未来发展进行逐一探索。为了更好地便于我们理解网络语言,作者从它的发源开始讲起,为我们解说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不同之处,以及网络语言的社会属性。同时又为我们分析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以及目前进行网络语言研究的特点。为了加深读者的理解,作者还列举了不少网络新词,让我们对网络语言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作者指出,在当今这个时代,网络语言逐渐词化,短语降级为词,并分析了其中原因。接着作者又对网络语言的语境进一步展开研究,阐明了網络表情包语言的优点及弊端,以及在现阶段网络传播中如何更好地接受网络语言。最后,作者又对网络语言作了文化解读,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网络语言的关系,并对全球视域下网络语言如何发展作了探讨。作者指出,要想更好地发展网络语言,首先要加强网络规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来约束人们对网络语言的使用。
  本书援引了大量的一手调研材料,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其媒介和圈层文化共同造就的,网络语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网络语言中投射出追求平等、富于创新、尊重个性的时代精神,具有快捷直观、形象诙谐、多元生动等特点。我们要以积极、宽容的态度对待网络语言,但不能对它放任自流。相关职能部门也要不断建立健全适时的网络语言发展规章制度,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一、望故乡  师:会背诵关于故乡的诗词吗?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故乡总是跟什么有关?  生:跟月亮。  师:月亮高高在天上,故乡迢迢在远方。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用同一个动词——  生:望。  师:读课文。  生:(读)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
现行中职语文课程亟待改革。从国家层面看,中职语文自20世纪50年代始,课程内容便模糊不清,定位不准;教材缺少个性、取向不明,长期以来都是普高教材的缩编版和简易版,固守学科本位、知识中心,没有真正适合中职生的通用语文教材。因此,中职语文逐步陷入困局。从学校层面看,因“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的错误观念误导,许多学校已少开或不开语文课。学生的文化素质严重下降,职业教育成为职业培训。因此,要重新认识、正确
今年九月,陈平原教授卸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作为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双聘教授,陈先生今后将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他说:“做行政不是我的理想,我的志趣在学术。”做行政和做学问确实是两种思路,这几年,陈先生已经感受到行政对于一个学者思维的破坏。陈平原教授也曾经参与过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但是很快就退出了。退出的理由,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专业,不是“客串”—下就可以搞好的,我们必须尊重
鲁迅说过,年龄越大,越会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比如经常吃的水果,都是些非常普通的东西,却能引起永远的怀念。明知道这样的童年、故乡回忆,不免有理想化、美化的成分,甚至是一种“哄骗”,但却甘愿被哄骗,因为对童年和故乡的美好的回忆,能唤起我们自己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这是一种生命的神圣体验,是有着说不出的魅力的。因此,鲁迅有一本回忆性散文集,题目也很有诗意,叫做“朝花夕拾”。生命的早晨开的花,到生命的黄昏时节
历史小说家史杰鹏,这回从历史走向现实,推出了创作达三年之久的《楚墓》。与此前不同的是,作者有意将历史推远,将其作为小说的背景出现。  小说《楚墓》采用了复线结构:一条是暗线,描写战国时代的巫师伍笙,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楚国公主漪澜,他借助食梦之兽宛奇控制别人梦境,梦想与所爱之人结合,最终证明这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一条是明线,叙述北方大学的讲师方子郊,遭逢了一段露水姻缘和一段暖昧情缘,最终堕落为盗墓同伙
中考二轮复习如何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有创新,有突破?如何才能够使二轮复习的效果有明显的提升?这是个一直困扰着许多初三老师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近二十所学校的中考二轮复习课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后认为,要搞好中考二轮复习,在策略上必须紧紧地抓住以下三个关键词:  一、整合  从笔者调研的情况看,一轮复习绝大多数学校都是采用的专题复习形式,即围绕《2012盐城市中考说明(语文)》(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所列出的考
今年五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A Bite0f China),介绍中国各地美食,引发了新一轮的“美食争霸”。根据互动百科网站统计,在五月份的网络热词中,“舌尖上的中国”一词“热度”居于首位。与此同时,纪录片的热播也催生了一个新的流行语“舌尖上的××”。  (1)“舌尖上的高考”忙得家长冒汗(edqq com/a/20120604/000234)  (2)网友实拍“舌尖上
他们从诗的国度走来,衣袂飘飘。  他们带着历史的深邃与辽远,用或豪迈或温婉,或轻灵或厚重,或清淡或浓丽的笔触,书写了一章又一章特立独行的诗篇,唱响了一阕又一阕此起彼伏的天籁。  在他们的笔下,有驰骋疆场的恢宏,有月夜徘徊的静谧,有泛舟湖畔的闲适,有攀登山岳的奋勇。他们为春花秋月的灿烂举杯畅饮,亦为残荷落日的凄冷叹息踟蹰。宏图大志的昂扬,白首失意的悲叹,仕途坎坷的落寞,报国无门的悲愤,爱情逝去的遗恨
汉字是记录、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中华文化之一种。汉字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能读会认几千个汉字,理想的状态是让儿童获得较为全面的汉字认知,即在积累一定数量汉字的同时,养成汉字思维,积淀与汉字相关的中华文化,能够运用汉字进行契合其身心需要的阅读与写作,继而促进认知、情感的全面发展。下面将从汉字认知的视角谈谈识字教材(不含写字)编写的相关问题。  一、汉字认知视角下的教材状况  我们认为汉字认知的
书名:语文德育渗透艺术  作者:白金声  出版单位: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年  ISBN:9787503824050  定价:12元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摆在中学教育工作的首位,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而心理教育是以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语文德育渗透艺术》一书是作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出的学生语文德育培养体系,旨在使德育内容贴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