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来源 :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jhh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的能力包括思想品德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两个方面。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所处环境,思想品德能力就是依照教材中所讲述的高尚品德、正确的思想、革命人生观等标准,去评判人们的行为善恶、真假、美丑;让学生去崇尚效仿真、善、美,鄙夷摒弃假、丑、恶,从而表现人的觉悟、品行活动。思想认识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是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我认为初中思想政治课上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全部记住是不可能的。然而,通过对基本知识的学习而培养出来的能力,则对人的一生都起重要的作用。可见,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上述两种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学中认为初中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只能掌握基本的政治概念,无能力培养可言,放弃能力培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这是对思想政治作为一门学科缺乏正确理解所致。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针对当前初中生的低龄化和改革开放时代的大变化以及社会现象的多样化,既有反映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的高尚行为,也有反映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卑劣行为;有体现共产主义的好东西,也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坏东西。按劳分配与无私奉献,艰苦朴素与高消费,实现自我价值与集体、国家利益,金钱与人生幸福,劳动与享受等等。面对这些复杂现象,思想政治课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而只照着教科书讲些大道理,那是不能培养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四有”新人的。因此,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引导学生观察、判断,判别社会上的各种现象,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一个高素质的国民。
  如何培养学生能力,这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难点,以下做法可供同行参考。
  
  1.培养能力要充分发挥主体和主导两个积极性
  
  初中思想政治课要实现对学生两个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我们的教学过程完全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者,不仅能力培养不起来,恐怕连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也无法完成。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不论什么人如果他办事无兴趣,那么事情总是难办成的。
  
  2.着眼于提高能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一改过去那种教条条、背条条、考条条的思想,把课堂教学变为生动活泼、着眼于培养能力的阵地。改变过去人们对该学科的偏见,在实践中笔者采用了“精讲”、“熟读”、“巧练”、“配活动”的基本课型。精讲就是对基本内容、重点内容讲到精要处,使讲解透而精。如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容,在讲解时就要讲出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五处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关内容,让学生观其异同,从中认识各种社会在相对的历史阶段,都有其进步的一面,从而对知识有一个较深的了解。“熟读”就要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从理解的角度去掌握课文内容。“巧练”就是结合学生的能力点和可考点去进行练习。根据学生的能力,有选择的进行课堂练习,设置训练题,强化课本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配活动”即根据教材内容每单元教材结束后留一小段时间让学生参与活动。通过活动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现行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小栏目就是很好的活动内容。
  
  3.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
  
  能力的发展是以学好基础知识为前提的,例如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判断是非曲直、辨别真假善恶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邓小平特色理论,即书本上的基本知识。在讲授初三教材第一课第三节封建社会的产生和没落一节中独领风骚的中国科技文化一题时,认识到这一课题的设置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点睛之笔,不可忽略,于是就突出介绍了封建时代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和影响,并引导同学们认真作答课本48页,题为在封建社会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小论文一题,从而使同学们获得了爱祖国的情感。而这种情感获得之后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
  基础知识不等于能力,而能力的获得是需要对基本知识实行反复牵引的,这是教学的难点。要克服以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死记硬背、高分低能、脱离实际的不良现象,必须花气力进行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训练,将对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大有益处。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相信只要认真探索,大胆实践,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并能开创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
  
  收稿日期:2009-1-1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教师、学生等方面探讨了通过教师指导,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对教师、学生的要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转变方式方法,使学生多元化发展,成为真正的主人。  [关键词]主体作用;合作交流;创新    二十一世纪的钟声敲响以来,我国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与更新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的推出,要求广大教师更新观念,及时赶上教学改革的步伐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有利学生主动学习呢?因此,废除注入式,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双方的能动作用,教会学生怎样自己去获取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学会自己去学习的能力,让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新课改;自主创新;更新教学方式    21世纪来临之际
期刊
[摘要]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必经途径之一,其具体内容包括: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形成自主学习、探究的氛围;学会利用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来监控自主学习和重视拓宽知识摄入与能力培养的渠道。  [关键词]高中英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期刊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图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学会创新,就显得尤其重要。    1.优化教学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首先,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期刊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1.优化目标,提高素质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
期刊
[摘要]“东北熟,天下足”,东北农业举足轻重。在推进东北振兴的过程中,农业的基础地位绝不能削弱,农产品资源的优势绝不能丢。只有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农业优势变成工业优势,以工富农,以农促工,才能逐步形成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东北经济新格局,才能真正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关键词]东北;农业基地;振兴    《汉书.郦食其传》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食以
期刊
[摘要]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国家、社会、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学科德育在新形势下备受瞩目。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德育功能?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的实践探索,就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道德引导展开论述。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引导策略;德育    素质教育明确了“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的要求,强调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课课
期刊
[摘要]多媒体在现在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体现出很多的优点,但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缺点。本文就多媒体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加以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不足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与成熟,多媒体教学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由于多媒体能集音频、视频、图像等素材于一身,能极大的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
期刊
思想品德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尽量转换教师角色,改变教学方式,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中,重在调动学生求知欲,启动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独立、自觉地完成学习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增强了创新能力,又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从而实现了思想品德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现就我在教
期刊
美感是体验的感受之一,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得到的满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追求真善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语文新教材大多是名篇佳作,富含美育资源。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注重美育渗透,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实效,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美的信息传递,引导对美的情境感知    人的审美观的形成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