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游戏的合理运用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表明: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的需要。实践也证明了儿童是从游戏开始学习的,他们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而英语是小学较难的一门学科,因为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比较抽象、枯燥,加之学生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不免会产生陌生感。要使小学英语变得形象、具体、有趣,使学生乐学,必须顺其天性,把游戏引入课堂,发挥通过游戏激发学习兴趣的神奇作用。
  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可有效促进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此做了简单的尝试。
  一、以游戏方式促进智力发展
  1.促进儿童记忆力的发展
  游戏教学有使知识形象化的特点,可增加记忆的强度,促进儿童记忆力的发展。如:我在教PEP教材Book2,Unit2的几个单词:grandfather,grandmother,man,woman时,我让学生边说边表演捋着胡子的grandfather,捶着背的grandmother,婀娜多姿的woman,孔武有力的man,并设计让一名学生表演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mother等,由全班同学问:Who'sthatman/woman?另一名学生进行猜测,这样学生在说说、演演、猜猜的游戏中,不仅感受到浓浓的趣味,而且产生了情绪记忆,增进了记忆强度,促进了记忆的发展。
  2.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游戏中,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积极思考而作出判断,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如在讲授“Howmany...?”这一句型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游戏“Howmanytriangles?Howmanysquares?”让学生动脑筋去想,去思考,到底有几个三角形、正方形。我经常让四年级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造句游戏,以单词“picture”为例(每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一人次):①Ihaveapicture.②Really?MayIhavealook?③Whatcolourisit?④It'sred,pinkandblue.⑤Isthisyourpicture?⑥Yes,itis.⑦Howmanypicturesdoyouhave?⑧Ihavetwopictures.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活动中,由以前被动地思考变为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提高了他们思维的流畅性,更使其认识到了集体智慧结晶的宝贵。
  3.促进儿童表演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小学生有丰富的模仿和创造潜能,这都要教师平时耐心地去培养。英语课堂上分角色表演的游戏活动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训练学生运用英语的好方法。如在教PEP教材Book3Unit5:Whatwouldyoulike?I'dlikesome...句型时,可以这样设计游戏:让学生把教室当成一个市场,一些学生扮成卖不同商品(oranges,bananas,eggs,beef,vegetables.etc)的售货员,其他学生则扮成顾客在不同的“摊位”上自由地购物。这样抽象的语言与有趣的实际生活应用联系起来,学生处于良好的听说氛围,内在的激情得以产生,不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而且把本课的句型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脑子里面。
  4.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如在教Isthis...?句型时,由一个简单的“0”引发的guessinggame中,有的学生会猜:Isthisanapple/aneraser/anose...?有的学生甚至会问:Isthisaclock/anegg,等等。在反反复复的猜测中,学生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与约束,不仅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句型。
  二、以游戏来开发非智力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是用情感认识世界的。这就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等情感因素。游戏教学的趣味性往往能激发儿童内在的动机,游戏活动中的合作形式又往往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而游戏教学的竞赛性质又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自觉地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化苦为乐,紧张变轻松。这样,动机、兴趣、情感、自信等非智力因素在游戏中就得到自然开发,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同时,师生关系也会因此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并给教学有力的推动。
  三、提高口语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那么绝大多数的学生会在轻松的环境里摆脱英语的生涩感,从而能大胆地讲英语,渐渐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如在Book3Unit3Myfriends这一单元的复习巩固课中,我利用课件设计了《神探柯南》的游戏。首先我请几位学生当警察,另外一些学生当过路人,接着课件播放:一名青年骑自行车撞倒一位老奶奶,老奶奶伤得很重而肇事者逃离现场,请同学们配合警察调查,描述这位青年的外貌,找出这位青年。顿时,同学们情绪高涨,一句句描绘性的句子脱口而出:Heisaman.Heisstrong.Hehaslongblackhairandbigeyes.Hehasabignoseandabigmouth.等等。全班气氛热烈,学生积极踊跃,不仅复习巩固了本单元的语言知识,而且使学生的口语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以游戏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重难点
  儿童在学习时出现一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错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或许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如果过于强调其正确性,不注意方法,则会损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游戏是学生普遍喜爱参与的形式,生动活泼、有趣的游戏可以避免反反复复操练的枯燥,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紧张情绪。如在一段时间学习后,学生掌握了一些单数概念的句型,好像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每说一句话,就会自然地在名词前面加上,而忘记在名词词尾加上,借助歌曲游戏可使学生及时领悟其间的差异,较好地掌握重难点。
  总之,游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运用这一教学手段的同时,如果注意了游戏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就会使自己的课堂绽放出别样的精彩。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
期刊
语文,作为关于我们自己语言的学科,理论上,一个初中生是不应该什么也不懂的,然而,近年来我总会教到一些什么也不懂的学生,每次的测验或期末考试总有得零分的,这让我很是想不明白,难道农村中学的学生就一定是如此吗?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的智力难道远不如前了吗?于是,我多方“求经”,从家庭因素、社会影响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在教学方法上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放得松一些  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人们信
期刊
自从实施小学“普实”工作计划以来,我校无论演示还是分组实验都有很大改观。实验教学已成为我校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当然也有不少启示。现将我对实验教学的几点反思总结如下。  一、反思对实验的准备  每次上课前,都要准备需要的器材,但若只是把器材准备齐全,而不进行试做或精心设计,可能得不出预想的结论。特别是电学实验,上节课老师或是自己刚做过的实验,如果不重
期刊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笔者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提出来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并就相关内容探讨如下。  一、研究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由于教师认识上的不够,在具体操作时出现了以下问题。  1.组合缺少科学性  合作学习中的“合作”就是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其中在生生合作中,可能有的小组能力较强,有的小组能力差一些,这样容易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小组发言人体现出来的新的学习方式。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压力、增强自信,使学生从被动向主动参与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合作学习是探究情景和问题层次设置成功的关键  小组合作探究需要在课堂中提供
期刊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
期刊
自2005年沿河县实现“两基”目标以后,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的生员开始向城里或中心学校流动,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由于生源严重不足,已经被拆并而关门停办。列如笔者所在乡镇的一所村小也停办四年多,另外两所小学近两年出现了学生人数由100人左右骤减为10人左右的尴尬局面,不少崭新的校舍人去楼空,而学生集中的县城小学又不得不要投入大量资金扩建校舍,这样不仅造成国家经费的严重浪费而且使农村学生不能就近入学,教育
期刊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
期刊